〖情深〗旅外乡贤建言:深挖名人资源 助力三乡文旅融合发展
挖掘名人资源
推动三乡文旅融合发展
97岁高龄的郑汉钧博士祖籍三乡镇乌石村,是香港科技大学名誉工程学博士、太平绅士;孙必达先生是孙中山先生曾侄孙、香港两岸和平协进会名誉会长;郑吉祥先生则是郑观应先生之孙。3位乡贤纷纷为三乡的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表示挖掘名人资源有助于“百千万工程”建设。
在三乡镇人民政府,郑吉祥先生捐赠所著的《郑观应的孙子——回望家史》一书,向郑汉钧博士和孙必达先生讲述了他的祖父郑观应的传奇故事,让在场的人们都沉浸在这段历史的回忆之中。孙必达先生回忆四十年前第一次来到三乡时的情景。“那时候,三乡刚步入发展的轨道,高楼大厦少,饭店也不多。但是经过四十多年发展,三乡发展得很好,应有尽有。”孙必达先生说,三乡经济社会文化都发展得非常快。
“孙中山后人与郑观应后人在三乡相聚,延续了家族的情谊。”郑汉钧博士表示,孙中山跟郑观应十分有渊源,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深受郑观应思想影响,“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和郑观应文化资源,更能通过名人资源促进三乡文旅的繁荣发展。”
郭明星对郑汉钧博士、孙必达先生、郑吉祥先生表示欢迎,对郑吉祥先生赠书表示感谢。“孙中山和郑观应都是历史文化名人,孙中山故居和郑观应故居都是粤港澳大湾区著名景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郭明星表示,三位乡贤回到三乡建言献策,助力文旅事业发展,体现了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深中通道开通,郑观应文化展示区等景点受到游客热捧。希望三位乡贤提供各种帮助,深入挖掘孙中山和郑观应的名人资源,推动孙中山故居与郑观应故居形成有效联动,进一步促进三乡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唤醒”名人故居
助力“百千万工程”
在三乡交流期间,郑汉钧博士一行还回到乌石村沙尾坊4号的祖屋。这间祖屋见证了郑汉钧博士家族的兴旺发展。
“这间祖屋是我的祖父修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历经风雨沧桑,虽然它老旧了,但是始终是我的根。”在祖屋内,郑汉钧博士分享家族故事,并和孙必达先生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探讨修缮计划,委托三乡镇党委政府做好祖屋开放相关事宜。郭明星表示,在落实“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三乡镇实施“兴香山文化”行动,精心谋划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规划布局精品文旅项目,计划把郑汉钧博士祖屋作为名人故居活化利用,展示郑汉钧博士奋斗经历和家族事迹,配套文旅业态,打造新景点,把文旅作为重大产业进一步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 完 ==
得闲(⊙o⊙)再睇
〖关注〗近百位孙中山亲属后人回中山寻根,捐赠孙氏家族文物史料270件
中山侨刊社编辑部
来源:三乡发布
编辑:吴小梅
责编:杨玉坚
编审:温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