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精益,那知道它的发展吗?(二)

2017-10-21 工业工程实践者


精益生产的方法论不但可以减小浪费,还能够增进产品流动和提高质量。



题目:

精益发展史

来源:《精益思想应用的研究》、《精益思想的研究综述》、《精益思想》、《丰田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的发展   

20世纪末21世纪初,精益思想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生产实践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出现了规模化生产与精益制造相结合、单件流、生产单元,将质量建立在过程中的新发展、全员设备维护保养的新发展等。


当提出生产单元这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很多生产工人都感到困惑不解。


兰开公司里有些熟练工人纷纷出来表示,他们习惯于过去的那种生产系统。那时,每个人都掌握一套过硬的技能。现在他们习惯于自己的部门中,按照自己的速度,完成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每天定额完成就没有事情做了。


他们还可以组成“志愿救火小队”,为加速某项紧急订单生产或为消除某一突然出现的妨碍生产的瓶颈环节。他们喜欢这样的角色。


发展阶段中,精益思想只是停留在制造业吗?不不不,其实它已经涉及更多的领域了。各行各业都推行的管理体系,如服务领域,航空领域,软件开发等。


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要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


精益生产的目标被描述为"在适当的时间使适当的东西到达适当的地点,同时使浪费最小化和适应变化"。精益生产的原则使公司可以按需求交货,使库存最小化,尽可能多使用掌握多门技能的员工,使管理结构扁平化,并把资源集中于需要它们的地方。精益生产的方法论不但可以减小浪费,还能够增进产品流动和提高质量。 


精益生产的基本目的是:要在一个企业里同时获得极高的生产率、极佳的产品质量和很大的生产柔性;在生产组织上,它与泰勒方式不同,不是强调过细的分工,而是强调企业各部门相互密切合作的综合集成。综合集成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本身,还包括重视产品开发、生产准备和生产之间的合作和集成。 



   丰田生产方式阶段    

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一以非规模化经营为目标》和《大野耐一的现场经营》中,初次提及丰田生产方式的系统思考和理念的总结。


门田安弘的《丰田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理论界的第一本体系化、理论化的著作,对丰田生产方式作出较为完善的阐释。并且指出准时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是实现丰田生产方式目标的两大支柱。


美国工业工程协会的《丰田生产系统》一书,将丰田生产方式的内容扩展到销售、组织、新产品开发等多方面领域,门田安弘又对前期的研究工作做出补充,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准时化生产的混合体。


大野耐一则对丰田准时化生产方式(JIT )进行了定义描述,指出必须彻底排除不必要的在制品及成品存货, JIT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浪费、追求生产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节约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他还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浪费归纳为七种。


在之后的研究中,多位学者也对丰田生产方式

的形象描述——“丰田屋”展开讨论,提出“丰田屋”

的概念。


张根宝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提出精益生产的屋形结构,其基础是计算机支持下进行行工程和小组工作方式两项,支柱分别是以人为中心、准时化生产和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和零缺陷、柔性制造以及企业精简化五项,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阶段   

《改变世界的机器》中首次将丰田生产方式定义为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指出“世界并不是面临供大于求的危机,而是面临着严重短缺具有竞争力的精益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的危机”,为此起了一股学习精益生产的狂潮,从此,世界制造业从大批量生产方式开始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化。


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副会长张富士夫先生结合多方研究,将丰田生产方式概括为新的“丰田屋”,新“丰田屋”以最佳品质、最低成本、最佳安全、最高员工士气为目标,以生产均衡化、标准作业、目视管理和丰田模式理念为基础,以准时生产和自动化为支柱,在此过程中需要人员与团队进行持续改进。



   精益思想阶段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对精益生产的

研究,除了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投入到实施精益生产的大潮中来。


而将精益生产方式提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的是《精益思想》。该书概述在《改变世界的机器》基础上,将精益生产中包含的管理理念进行高度归纳,指出精益思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它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


《精益思想》一书出版两年后,数百人加入到了“精益高级会议”活动中开展交流经验,并获得在精益路上走下一步的启发。


1999年,汉德生和拉科合著出版了《精益企业》,这是对《精益思想》的补充。这标志着从精益生产中衍生出来的精益思想,作为一种从环境到管理目标的全新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的取得成功,并与企业环境、文化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


1992年Lauri Koskela在一篇报告中第一次提出

将“精益思想”运用于建设行业中,“精益建造”理念便应运而生;德国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形企业和精益管理的思想;英国的理查德·拉明率先提出“精益供应”的概念;此后“精益物流”、“精益制造”、“精益采购”、“精益营销”、“精益成本管理”等概念也相继产生。


20 世纪初 ,James P. Womack 等人首次提出了精益企业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精益思想开始在综合制造、航空航天和电子制造业内深入贯彻;随后精益思想又延伸到服装、食品和快速变化的生活消费品行业。


到90年代末期,建筑行业也走上了精益化发展的道路此外,精益思想还进一步扩展到农业、机械制造、电子、消费品、运输业等领域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也在军事后勤和补给方面得以应用,在该领域提出的“精益政府”概念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2006年底,James Womack的《精益解决方案》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观念—“精益消费”,从消费视角对精益思想的重新解读。James P.Womack在《精益思想》出版之后,在美国创立了精益企业研究所;2003年丹尼尔·琼斯在英国建立了精益企业研究院,正是这些精益组织,精益思想的传播得以更快。


采集:小小

编辑:小小

排版:小小

本文由“工业工程实践者”微信公众号小编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务必保留此署名模块,否则按侵权处理。


推荐阅读:

佐佐木元:资本周转加快 0.1 ,利润就可以增加10%

实施精益的目的不是KPI,是客户和员工!

精益是一个骗局吗?


长期招收在校生

做文章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