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它

陆月 | 门上繁花 “来斯南村”

徐汇房管 2024-06-01

陆月·门上雕饰 归家信物

插画灵感:以六月初夏和门上雕饰为灵感,寓意首夏清和、花翎锦绣
五原路205弄

建筑类型 | 新式里弄

建造年代 | 1948年建筑地址 | 五原路205弄

建筑师 | 黄家骅

建筑风格 | 西班牙式&现代风格

五原路205弄2-6号为现代主义样式,带有西班牙式、中式装饰元素的花园里弄住宅。其名称常与五原路175弄的来斯南村混淆,在民间却被称为“孔雀弄”,这一雅称源自弄内建筑的孔雀元素装饰。混搭的建筑风格、独特的铁艺装饰、扑朔迷离的历史信息给该处弄堂蒙上神秘的面纱。


五原路205弄2-6号范围

——《上海市行号图录1947》

五原路205弄2-6号,建成于1948年,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杰出建筑教育家黄家骅设计,三层砖混结构,为带有现代主义风格和西班牙风格装饰元素的花园里弄住宅。199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五原路205弄院内照片

黄家骅毕业于清华,后赴美留学,是中国建筑师学会第一批正式会员。留美归国后,担任沪江大学建筑科第一任系主任。沪江大学建筑科由中国建筑师学会与沪江大学商学院合办于1933年,是上海最早的正规建筑学教育。黄家骅教授毕生从事学术和教育工作,曾任多所大学建筑系系主任,重视中外合作,参与《辞海》土木建筑部分与《土木建筑工程词典》的编辑工作,并培养了众多当今中国建筑界的著名建筑师,如院士郑时龄、建筑大师徐尚志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教育事业发展。

黄家骅建筑师履历

来源:《近代哲匠录》

有关资料介绍五原路205弄2-6号原名来斯南村,由美商普益地产公司投资于1935年建造。然而,经过资料考察研究,认为上述信息有误。首先,根据《上海行号图录1947》第八十三图标注显示,1947年五原路205弄为空地,且五原路175弄处已标注有来斯南村字样;其次,在五原路205弄历史图纸上,上海市工务局审查通过盖章时间为民国三十七年,即1948年,同时注明建筑师为黄家骅,1948年恰为自营(上海)黄家骅建筑师事务所创立的年份。

五原路205弄历史图纸信息

来源:上海市城建档案馆

里弄内五幢建筑排成一行,共三种类型。红砖组合四坡屋顶,立面整体为现代主义样式,墙面采用水泥砂浆压毛。立面钢窗形式多样,包括矩形、正八边形及带有菱形装饰的弧拱窗,檐下有连续圆券齿饰。建筑主入口位于北立面,南立面挑出阳台,花园位于建筑南侧。

正八角窗与圆券齿饰

现代风格装饰线条

建筑内铁艺装饰丰富,阳台墙身与楼梯扶手中间镂空,铁艺形成中国传统纹样装饰。

阳台铁艺装饰

楼梯扶手铁艺装饰

而在北立面主入口门扇中央,镶嵌的铁艺装饰图案形似孔雀的“三眼花翎”,花翎为清代贵族冠饰,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有单眼、双眼、三眼(“眼”即孔雀翎毛上圆花纹)之别,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

“三眼花翎”图案铁艺(修缮前)

通过与几位1950-1955年陆续迁入的老居民访谈得知,五原路205弄1号内原有孔雀开屏图案彩色玻璃,附近居民因而称五原路205弄为“孔雀弄”,而五原路205弄2-5号门上铁艺后则同样镶嵌有铅条彩色玻璃,铁艺与彩色玻璃的组合令“三眼花翎”的意向神形兼备。

修缮复原后

2023年,徐汇区房管局完成了五原路205弄2-6号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在解决房屋安全、民生问题的基础上,按现存样本复原了灭失的门上铁艺,并参照老居民的共同记忆,复刻了彩色玻璃,“三眼花翎”得以再次绽放。

修复后在黑暗中熠熠生辉的“三眼花翎”

资料来源[1]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郑时龄.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2] 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伍江.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3] 我国建筑界的前辈老教育家——黄家骅教授生平简介[J].时代建筑,1989(02):23.

[4] 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知识产权出版社


相关推介:

1、伍月 | 门上繁花 上海新邨

2、肆月 | 门上繁花 中信一村

3、叁月 | 门上繁花 大通别墅

4、贰月 | 门上繁花 剑桥角公寓5、壹月 | 门上繁花 愉园6、门上繁花 Blooms On Doors — “徐汇衡复风貌区门上铁艺”系列推介


文 / 奚源宁仪、施佳宇、贡梦琼整理

照片 / 施佳宇拍摄

插画 / 贡梦琼设计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