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清户部,陈赓日记,以及发票的故事

2017-12-10 老衲读史

欢迎添加老衲个人微信号:couhuo2014

~~~~如若此地作别,也好他乡再见~~~~

长按下面二维码可订阅

"老衲读史"的兄弟号“老衲秘史”


本文作者冯学荣,原题为《大清户部,陈赓日记,以及发票的故事》。


陈赓(左三)


“发票”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物,而是由来已久。


镇压太平天国之后,1868年,曾国藩奏请报销三千多万两银子“剿匪军费”。当时,曾国藩问慈禧太后:是否需要上呈“细目账”?慈禧太后当时说:不用了。免了。


慈禧太后有心赏赐曾国藩,没太较真,恩准了这笔报销款。


曾国藩于是屁颠屁颠飞奔到户部,报销这三千多万两银子军费。三千多万两银子,是多少钱呢?如果以同治年间一两银子约等于今天人民币150元来估算,大约相当于今天人民币45亿元。其中的“油水”,那是大大的有。


户部负责报销的大官儿,当然不傻,可是,曾国藩也不傻。由于数额太大,曾国藩为了报销顺利,他给户部负责报销的官员,送去了八万两银子的“回扣”,约等于今天人民币1200万元。


如果曾国藩不给财务人员送这笔好处费,他的报销款能不能拿得下来呢?也许能,也许不能,而就算能,多半也是要被拖个三五年的,拖死你。


这就是清廷的生态。


当年,清廷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满清贵族人家指派太监出去采购东西,是不能问价钱的。依据溥杰的回忆,有一次,溥杰叫太监去帮他买一台照相机,他问太监要多少钱?太监答道:“您是当爷的,问价钱干什么?您要知道了价钱,小的们如何托您的福呢?”


太监的意思是说:别问价钱,我买了之后,自然会拿发票来找你报销,你要知道价钱了,我们当太监的,又怎能依靠发票作假、谋取油水呢?而如果当太监没有油水,凭啥我当初要割了自己的小鸡鸡呢?


满清统治者心里其实知道这个“潜规则”,所以平时也不太较真,所以宫中有“帝恩深似海”的说法,实事求是地说,在紫禁城里当太监,的确是高收入的职业。


在当年,白道有白道的发票,黑道也有黑道的发票。在黑道上,路霸收取商旅人家“保护费”之后,也会开具一张“发票”,但那是一面“小旗子”的形式。


依据《亲历晚清四十五年》的作者、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的目击记录,在晚清年代,东北地区的土匪路霸,收了商旅过客的“买路钱”之后,他们会发给商旅人家一面小旗帜,以此为凭:“你已经交过保护费了”。


交了保护费,拿了这面小旗帜之后,从此一路上,不但不再怕路霸抢劫,而且路霸还会主动給你提供保护,大概是提供“售后服务”的意思。


可见这面小小的旗子,也有“发票”的功用。


当然,发票这种东西,也只是在老板和你斤斤计较的时候才有用,当老板有意打赏你的时候,老板也就不必较真发票这玩意儿了。在民国初年,王怀庆平定外蒙古,回到北京,找大总统袁世凯报销军费,算了一下,是30万元,实报40万,拟贪污10万。


王怀庆忐忐忑忑地呈上去之后,不料袁世凯有意奖赏,看了报销单,却说:“报销太少了,重写!”王怀庆心中大喜,结果改成140万元,袁世凯大笔一挥,硬是给报销了。


袁世凯打赏王怀庆的这件小事,史料出自《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第168页,王怀庆的幕僚赵世贤的回忆短文《我所知道的王怀庆》。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来旧官僚习气之重,做事全不择手段,只有目的,没有手续,没有程序。长期以往,人的三观就坍塌了,人心那有不腐败的道理?


可是,并非只有北洋的旧官僚才会“报假销”,骇人听闻的是:就是在八路军里面,也有人“报假销”,而且还有人为此而被逮捕治罪,这不是作者有意诋毁,而是陈赓大将的日记里面,白纸黑字记录的历史事实。


《陈赓日记》1938年6月5日,有这样的一篇记录:


“七七二团十连指导员贪污公款,其手法为多报人数,领取津贴,假造发票,报销领款。当令逮捕,首先在党内开展斗争,作组织上的结论,然后在全旅举行公审,广泛地开展反贪污斗争,并送师军事裁判所治罪。”


陈赓的这篇日记所记录的,是八路军第七七二团第十连指导员通过“伪造发票”的典型手段,骗取报销款项,结果被八路军查获,以军法治罪了。


而更为显而易见的是:同一类的事情,在国民党的阵营里面,自然也不会少、反而甚至只会更多。


《蒋纬国口述自传》这本资料,记录了蒋介石的次公子蒋纬国所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1936年,蒋纬国赴德国留学,中华民国驻德国大使馆的二等秘书某君,来给蒋纬国接风。


这个二等秘书,显然不敢怠慢“太子”,一路上热情招呼蒋纬国,为他买火车票、订旅馆、安排餐饮…….不过,这些都是用蒋纬国的钱来支付的,可是,发票归谁呢?归二等秘书。


蒋纬国亲眼目睹:这位二等秘书,将这些发票,通通都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面。


也就是说:蒋纬国付账。二等秘书去报销。


显然:这位大使馆二等秘书,报的是“假销”。


这也并不是什么影视剧、历史小说的桥段,而是《蒋纬国口述自传》中的文字。有据可查的。


1943年,鹿钟麟到陪都重庆,找何应钦报销一笔巨额军费开销,何应钦说:“你没有发票,口说无凭,不能报”。鹿钟麟于是找了老上司冯玉祥出面。冯玉祥于是找了蒋介石投诉去了。

冯玉祥对蒋介石说:“人家鹿钟麟在河北打小日本子,丢了发票,很正常,鹿是个穷人,亏不起这笔账!”蒋介石于是写了个条子,就这样给鹿钟麟报了,何应钦尽管不爽,但碍于蒋介石的面子,最终也只能给报了。


当然,至于鹿钟麟到底是“丢失”了发票,还是根本就没有发票?这个恐怕就见仁见智了。大家都是中国人,你懂的。


鹿钟麟的这件芝麻绿豆小事,出自于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冯玉祥》这册史料,可参第41页。


其实,鹿钟麟的小事还没什么可笑的。最可笑的,恐怕要算郑介民的事儿。郑介民是谁?大家都知道,当年“军统”的头子叫戴笠,戴笠飞机失事摔死之后,“军统”改组成了“保密局”,而新改组的“保密局”局长,就是郑介民。


依据在郑介民部下做事的沈醉回忆:郑介民有一次,竟然拿了给自己孩子买玩具的发票,找公家报销,这事儿,沈醉是目击者,被他记录了下来,一时间传为笑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纯手工熬制的阿胶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