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太平天国妓院红火,禁鸦片只是句口号

2018-01-16 老衲读史

老衲读史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点此

关注

老衲秘史不容青史尽成灰点此关注


欢迎添加老衲个人微信号:couhuo2014

~~~~如若此地作别,也好他乡再见~~~~



荣获2012年坎迪尔历史奖的《天国之秋》一书,以“全球史”的新鲜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太平天国历史,也为历史著作的新书写方式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本文原载于《南都数字报》,作者:曾靖皓、唐山。


《天国之秋》,(美)裴士锋著,黄中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由于近代史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位置,研究著述汗牛充栋,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可谓难之又难。同时在官方意识形态的指引下,绝大多数人眼里中国近代史就像一部中国社会历经劫难终获真经得解脱的现代版西游记,要改变也是十分不易。近代史真的就如此盖棺定论了吗?显然不是,之所以难有进展,可能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历史思维的僵化和视野的狭隘,造成丰富的史料无法掩盖意识形态干扰下史识的匮乏。茅海建先生用一部《天朝的崩溃》让我们看到,正是一味反抗侵略的民族心态让史学家们在鸦片战争的研究上陷入无休止的造神造鬼运动,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忘记了近代化这个关乎中国命运的核心问题。正如蒋廷黻先生所说,在反抗中诞生了被严重高估的忠臣良将,忽略了时代的重任,结果就是在传统的迷恋中丧失几十年的宝贵光阴。


要打破这种僵化的历史认识,放开视界,无疑外国的声音是一个很好的凭借,毕竟近代史带来的不仅仅是侵略者,还有中国历史的参与者。葛剑雄先生曾经用《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和《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两文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中西历史记录和思维的差异对历史走势的影响。《天朝的崩溃》里只是简单地对比了中西战况的史料,一个靠谎言撑起的英雄形象瞬间就大白于天下。当然,单靠中国学者的挖掘显然不够,外国人的书写也应相当值得重视。最近二十年,国内大量出版的外国研究著作给我们的认识带来了不小的助益,诸如费正清、魏斐德、史景迁、孔飞力、佩雷菲特这些老一辈汉学者的书引起很大反响,如今在他们的后继者中,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美国学者裴士锋就是其中一位,他关于太平天国的《天国之秋》为这段历史研究增添不少新意。


外国著作能给我们提供的帮助一般分为四种,一是提供一个不同的历史视角;二是提供外国一方的历史史料;三是阐释不同时期外国人的历史认识;四是作者本人的历史分析。《天国之秋》在第一和第三项上做得比较好。


首先裴士锋选择的切入人物比较奇特。他选择了洪仁玕作为贯穿太平国历史的线索人物,这种做法十分罕见。洪仁玕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平天国历史不算最突出的人物,若不是他短暂掌权,提出了为后世争论不休的《资政新篇》,估计也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天王弟弟。但正是因为他真正入过教,受到过外国文明的影响,思想上带有一定近代化的成分,使得从他的角度引出了一个处于国际视野之下的太平天国。虽然过往的太平天国研究也非常重视外国势力的干预,但是终归把太平天国局限于中国的内部事务,外国势力介入多被视作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而一致否定。不过在裴士锋的笔下,天平天国上升到了一个国际事件的地位,对太平天国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洪仁玕的一举一动也就为左右外国态度的来源,变得非常关键。


他从英国外交的角度将太平天国和美国内战联系了起来,指出正是由于美国内战的爆发使得英国失去了美国的原料供应和贸易市场,这一事件让英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也让英国人更加重视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得的在华利益,最终改变了英国政府一直以来的中立态度,让清政府获得了英法军队的直接干预和洋人雇佣军的参与,打破了军事上的平衡。加上洪仁玕企图利用信仰上的优势拉拢外人让太平天国在和外国的交往中处于低位,受外国势力的威胁错失了好几次战略时机,对战争最后的结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正是由于中国市场得以保住———至少英国人是这么认为,才让它没有涉足美国内战,对美国历史也产生了关键影响。


无疑裴士锋这一角度不仅丰富了这段史实,也为完整理解太平天国提供了线索。为什么英国不是通过推翻清政府扶持太平天国来保住在华利益呢?这其中有《北京条约》的因素,而更为关键的是,经过长期复杂的舆论拉锯,偏向清政府的一方发现,太平天国和清朝是一路货色,都是传统保守势力的代表,他们并没有在观念上和制度上有倾向西方的趋势。洪仁玕带来的不过是一种假象和外表,与我们认为的它只是没有条件实现不同。而他和天王洪秀全在信仰上的出格举动,通过传教士在媒体宣扬,让英国人认为他们的信仰都是虚假的,只好倒向了自己出面干预的政策。最后政策通过几位仇视太平天国的官员和将领,变为了帮助清政府的行为。裴士锋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天平天国从本质上来说对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使命是毫无知觉的,它根本没有什么新意,洪仁玕的作为更像是对手段。国内研究也早有人指出,天平天国“无法突破传统的事业,却取得了猛烈突破传统的外观”,这样的结论通过裴士锋之手变得更为牢靠和丰满。


除了提供这一很有新意的历史视角,裴士锋还提供了很多历史上外国人对中国史实的不同认识,非常有趣。比如,当时外国学者、媒体、政府对太平天国是不是“革命”一说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辩论,结果部分人在洪仁玕对外宣传的引诱下,将其视为和欧洲革命一般的大变革,是一个古老文明新生的前兆,这激起了英国内部对政府不完全中立的讨伐,差一点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和以往认为的外国势力只是为了利益进行侵略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而后英国政府对干预一再后悔更是强化了这种差异。再比如马克思对太平天国反复不定的评价,从一开始的看好,到最后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恶魔”估计会让很多相信传统观念的读者感到惊讶。还有外国史学界对李泰国-阿思本舰队和洋枪队态度和国内截然相反。他们将前者视为将中国引入近代世界的一个入口和契机,他们相信一个现代化的舰队可以引来关注和思考,带动一场变革的发生。对于后者,他们把它的领导者视为挽救清政府的英雄。这样的理解自有其道理,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裴士锋和其他汉学者也有同样的毛病,除开那些史实错误和引用错误的瑕疵以外,裴士锋依然更多地扮演着一个说书人的角色,比起国内最新的研究来说缺少几分严谨和紧凑。


《天国之秋》的几个细节


与以往太平天国史写作不同,《天国之秋》从世界史的视角去解读这场灾难,未堕入窠臼。在作者看来,如果不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英国人也许不会帮助清廷;而没有巴夏礼的干预,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败可能延迟;为争取“外援”,洪仁玕做出重大牺牲却未成功,这亦失败原因之一……凡此种种,都丰富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本书还有一大亮点,即大量撷取海外史料,展现出历史更丰富、更生动的细节。


1、跪不跪是原则问题


1861年12月20日,英国驻华参赞巴夏礼与海军司令何伯来到太平天国的天京,此时英政府态度正在游移间:英国在上海投资巨大,欲保证其安全,只能与太平天国和平相处,可麻烦的是,此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英国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市场,要弥补这一损失,必须全力拓展对华贸易,而这又要靠清政府支持。


巴夏礼对清政府并无好感,几个月前,作为谈判代表,他被僧格林沁扣押,并遭遇虐待,短短3天,39人仅生还18人,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包尔贝被分尸。而导致谈判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巴夏礼要求面见清帝,但拒绝下跪。在天朝,跪不跪是原则问题。


巴夏礼曾考虑过:英舰溯长江而上,遮断南北,英国分别与清政府、天平天国建立关系。这本是洪仁玕一再向列强推销方案,为此他专门组织了一支洋人写作班子,其中最有分量的笔杆子是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洪秀全当年曾追随他学道3个月,因入教动机可疑(洪秀全反复打听是否有固定工资可拿),罗孝全最终拒绝为他施洗。


罗孝全带着当“国师”的准备来到天京,但洪仁玕告诉他,要见洪秀全,必下跪,倒是洪秀全特批了他不跪的资格。参见当天,罗孝全战战兢兢地走上庙堂,太平天国将领们一个个跪倒,洪仁玕突然大喊:“罗孝全,跪!”罗孝全不由自主地跪在了昔日弟子面前……


罗孝全写了不少有“战斗性”的文章,认为江南残破完全是清军造成的,而太平军个个是圣徒,他不明白:既然太平天国对洋人这么好,为什么英国反而要帮清朝?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英国国内舆论有利于太平天国,毕竟,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清政府已让人们丧失信心,那么,为什么不和天天喊自己“洋兄弟”的人多往来?但巴夏礼充满疑惑。


太平天国正处在困境中,当此之时,再大的谎言、再无耻的诺言、再没节操的誓言,都有可能被抛出来,可真坐了江山,这些真能兑现吗?


巴夏礼看到了战争造成的千里荒芜,看到了无辜民众们的悲惨遭遇,他试图与平民交谈,但没人敢说真话,在反复劝慰下,人们告诉他:清军和太平军都在烧杀抢掠,连彼此手段都差不多。巴夏礼与何伯很不走运,他们到天京时,洪仁玕派出作战,洪秀全亲自抓外交,可见洪秀全是要下跪的,这成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巴夏礼等了好几个小时,靠仆人来回传话,双方总算完成了谈判,洪秀全接受了几乎全部要求,但巴夏礼仍怒气冲冲,现实证明:天平天国与清政府没什么两样。尤其让他生气的是,在他等待的房间中,挂着一张“世界地图”,图上中国面积惊人的大,而英国、法国被画成两座小岛,挤在角落中。


在天京,妓院依然顾客盈门,而禁鸦片,也只是一句口号。


2、要进步,就要杀戮


对太平天国来说,巴夏礼这次到访是灾难性的,最终影响了英政府的决策。他们认为,太平天国并非革命,而是叛乱,从本质上看,他们与要推翻的东西一致。于是,“洋枪队”有了正规军人来领导(戈登),而李泰国、阿思本则为清廷组建了一支舰队(由600名英军组成)。可惜清政府并不领情,戈登不久愤而辞职,阿思本舰队亦遭解散。


事实上,巴夏礼始终未能理解清府的逻辑,他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大破坏、大倒退、大屠杀的局面,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人的基本权利从来没得到过承诺,他们的生命尊严随时可能被剥夺,每当人民痛苦到再也忍不下去时,除了极端手段,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叛乱是他们“制止滥权与暴政的唯一工具”。要进步,就要杀戮。


安庆之战,上万名太平军俘虏排着整齐的队伍,十人一批,只用一个上午就被屠戮殆尽,连曾国荃都深感过分,反而是理学名臣、讲道德的曾国藩却习以为常,认为弟弟太过妇人之仁。


像割草一样残杀同类,像片草一样平静就戮,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因为从来如此、只能如此。清军在抓住太平军的孕妇后,当场将她开膛,取出已成型的婴儿,并将其放在准母亲的身上,被虐杀者发出了一声人类无法发出的悲惨而绝望的叫声……

这一场景,被刊载在西方的报章上,引起巨大反响,英国人在追问:支持这样一个残忍的政权,难道不是在犯罪吗?我们为什么要参与这样让人恶心、不正义的事?


3、伊藤博文的洞见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当时大量存在,甚至与信仰、原则、立场、理想等无关,参与双方都在拼命地破坏,拼命地释放着人性恶,野蛮漫过了文明的堤岸,于是,历史被动地进步了。


太平天国亡于秋天,可清政府的秋天,却被遏制。伊藤博文说:英国人阻挡了一个正常、有益的自然过程,清朝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清朝垮台必然会在不久后发生,但到那时,动荡将持续更久,而且会更加猛烈。


伊藤博文颇有洞见,太平天国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沉入了人们的心中,变成传说。屠杀、肢解、饥荒等记忆统统淡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