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国时期女生校服:以旗袍为主,时髦清丽

2018-02-06 老衲读史


欢迎添加老衲个人微信号:couhuo2014

~~~~如若此地作别,也好他乡再见~~~~


本文原载于《北京晚报》2016年9月20日,原题《民国时期女生校服》。


校服也是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民国时期,不仅中小学校有校服,某些大学也有校服。不过,有校服的学校大多有西方教学背景,如北京的培华女中,上海的中西女中、清心女中等中学都有统一的校服。这些穿校服的女生们,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一股新鲜的风气,而围绕着校服,也发生了诸多故事。


教会女校流行新式校服


封建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大大阻碍了女子接受教育。清道光二十二年(1844年),“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的英国人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女子学校,开启了中国正规化女子教育之先河。此后,外国传教士相继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多所女学。


1916年的北平,国民教育尚不普及,出现了一些教会学校,其中有专门接纳女生的女子学堂(校),其中著名的一所就是由英国教会创办的培华女中。


这所学校的女学生主要来自生活富庶,且思想开明的家庭。作家林徽因就是其中一员。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8岁时,林家移居上海。1916年,林徽因父亲林长民供职北洋政府,举家迁往北京,林徽因进了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中。大约学习了4年,林徽因中断了培华女中的学习,1920年4月至9月,她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考察。1921年回国后,林徽因再次进入培华女中读书。


在培华女中读书期间,林徽因和她的几个同学穿着校服,一起来到照相馆合影,留下了一张照片(见下图),这张照片也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



林徽因穿的培华女中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


文明新装形制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文明新装裙子也比较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因为留洋女学生和本土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这样的服装,被称为“文明新装”。在文明新装的基础上,除去“倒大袖”,除去装饰的花边,衣料颜色以素雅为主,就形成了上世纪20年代前后,女校校服的基本格调。


禁穿新式服装酿退学潮


清末以来,妇女服装已发生较大变化,民国初年剪辫易服风气又使这种变化推波助澜。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妇女的装饰趋于洋化,追新求异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然而,作为学生,盲目追求奇装异服必然引起教育当局的不满和担心。


1913年,一些时髦女性的奇异服装很快令广东女学生仿效,就像当下女学生疯狂追星一样,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尽管当时没有互联网,但是时尚的流行,依然如滔滔江水,蔓延全国。


广东那边女学生刚刚流行的新服装,很快就传到了江苏。南京的女学生也开始穿着流行的时装,这让当时的教育部门颇觉头疼。后来南京政府发布《江宁县整顿女校令》,以增进女子学识,改良家庭习惯,养成他日之良妻贤母的目的来要求学生,并对服装提出了要求:“今后在校生一律用布服,不得侈用绸缎,发髻求整洁不得为各种矜炫异之式样。”


随后,广东教育部门也下令整肃女学生的奇装异服,“此后除中学以上女生必须着裙外,其小学女生凡14岁以上已届中学年龄者亦一律着裙,裙用黑色,丝织布制,均无不可,总须贫富能办,全堂一致,以肃容止。”


其他地区,如江苏苏州、无锡也采取了禁止学生穿时髦服饰的做法,南通女子师范学校还针对学生服饰制定出裤长与膝盖距离,袖子与腕距离,衣服颜色和质地等详细规定。


虽然校方的理由非常充分,但是学生们并不领情,选择了与校方对立的态度。校方与教育部门的禁令,激起女学生们的反对,有的女学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选择退学,顷刻间,部分城市兴起了退学风潮。


苏州省立第二中学学生不穿制服,违抗校长命令,受到校方批评,有16位学生为此退学。当16名学生退学时,校长挥泪目送他们离开学校。此外,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也有退学风潮(《申报》1913年11月16日)。


为了扭转女生追求奇装异服的风气,长沙影珠女校设立了女子崇俭会,校长朱德裳说:“女子于衣服首饰等项,消耗尤巨,况现已提倡剪发,更无需用首饰之必要。特集合同志数人,发起女子崇俭会。”


当时,因为上学的女学生越来越多,她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同时对服饰等时尚潮流也有追逐的心理。因此,社会流行服饰与传统理念的交锋在她们身上历经反复。


1913年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对学生装中的奇装异服进行过整顿。但是到了1917年,都市服饰又发生了变化。1917年夏季开始,京、沪等地流行一种无领、袒臂、露胫的女装。窄小袒胫露手臂的服饰不仅流行于京沪大城市,在一些交通较便利的中小城市也成为时髦。


不过,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后来,当时的教育部门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时尚元素,制作成黑裙作为女学生的校服,随后各省纷纷执行。上着长至腰间的竹布上衣,下着黑裙,成为上世纪20年代的流行服饰,很多女性的校服也倾向于这样的款式。


上着长至腰间的竹布上衣,下着黑裙,成为上世纪20年代的流行服饰


女学生装束成当时的时尚


今天的人们对于男女学生同校读书司空见惯,却不知百年前男女学生仍然不能同校读书,女性上学只能进女子学堂。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男女同校才有所松动。


1919年12月7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陶行知在第10次校务会议上提出建议开禁女子上学禁区,允准女子与男子同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接受教育。得到校长郭秉文、学监主任兼史地部主任刘伯明、教育系主任陆志韦等坚决支持,校务会议决定自1920年暑假正式招收女生。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女禁消息传出,朝野哗然,甚至思想开明的实业家张謇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老校长江谦都表示反对,但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排除种种困难,在南京如期开考招生。


首期报考的女生多达百人,张佩英(后改名张蓓蘅)得到陈独秀、张国焘、茅盾等人的鼓励,专程从上海赶来南京投考。经过千挑万选,学校最后只录取了李今英、陈梅保、黄淑班、曹美恩、吴淑贞、韩明夷、倪亮、张佩英8位女生。她们被安排在不同系科,与男生同班学习。


女生与男生同堂,在当年非常热闹。习惯了清一色男生上课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忽然间来了几个女同学,同学们也充满好奇。


学校对这8位女生也是格外照顾,为她们制作了专门的校服,校服沿袭教育司规定的竹布上衣,黑色裙子的款式,上衣是下摆至腰间的素色袄子、长袖。这8位开女禁直接受益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女学生,穿上校服后,在校园里草坪上,她们拍下了一张纪念照(见下图),留下了这张令人回味的照片。照片上,有两人坐在草坪上,一人半靠长椅,另五位则在长椅旁站立,有的双手抱胸前,有的双臂下垂,坐与站都很随意。



1920年初,私立上海大同学院为实行女子解放主义,效仿美国制度,允准中学毕业的女学生进文商各科学校,南京金陵大学也因北大开放女禁,而新开一班“英语教授法”实行男女同学,有金陵女子大学女学生十余人到该班与男生同学。大学男女同学的禁令被冲破之后,中学男女同学也开始实行。1921年,湖南第一师范、岳云中学开始招收女生,北京等地中等学校男女同校的也逐渐增多。


女学的兴起,男女同校“女禁”的开禁,女学生人数渐渐增多,她们开始追逐时尚,将西风东渐带来的文明、科学,在社会上传播。女学生因此成了时尚的急先锋。东洋发式和西式围巾,西式皮鞋,以及金丝眼镜、手表、怀表、洋伞、手提包等,在女校都有所展示。


1924年,清纯的女学生装束成为时尚。张恨水先生在《啼笑因缘》就有关于女子穿学生装的记录,“看她身上,今天换了一件蓝竹布褂,束着黑布短裙,下面露出两条白袜子的圆腿来,头上也改绾了双圆髻,光脖子上,露出一排稀稀的长毫毛。”她们的学生装,成为一种流行的服饰。


民国初年,女学生的打扮一般是短耳齐发,浓密的长刘海,脸上一副无框眼镜,短袄长裙,脚蹬一双黑皮鞋。素色上衣四周镶这鲜艳的滚边,斜襟上插着一支自来水笔。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还有许多女孩子模仿十几年前的女学生打扮。


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走红的京剧名伶孟小冬留存一张照片,活脱脱是一个女学生的样子。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影星王人美仍然照常穿学生服、短裙,装扮着女学生的样子。


张爱玲上学时爱穿旗袍


民国时期的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商埠,有着流行性气质的城市,西方文化最先进入上海,时尚流行也从上海蔓延。


清末民初,上海的学堂如火如荼,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圣约翰大学,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名校。此外,小学、中学教育也颇为发达,其中著名的女校有圣玛利亚女校、清心女中、中西女中、裨文女中、民立女中等。


圣玛利亚女校也就是女作家张爱玲的母校。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晚清四大重臣之一李鸿章的女儿。圣玛利亚女校也是教会学校,教师主要是外籍人士,学校按照外国教材,用西语授课,校园文化有着浓厚的西方色彩。


不过圣玛利亚的校服并没有完全洋化,不同时期校服是有所变化的。1920年前后,女生们穿着高领大袖袄,中式的风格;1930年前后则穿着中西式紧身旗袍,其服装风格中西合璧,旗袍虽然是本土化的服饰,然后西风东渐之后,西式服装的腰身,拉链、亮片的装饰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现。1940年前后,女生们的校服又变成了西装、西式衬衫与绒线编织服装的组合。


1931年张爱玲进入上海白利南路(今长宁路1187号)美国圣公会创办的贵族学校——圣玛利亚女校读书。受母亲的影响,张爱玲打小对服饰就有特别的兴趣,她喜欢花花绿绿的服装,步入青春期时,继母孙用蕃(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带来两箱子旧衣裳,料子尽管很好,但是毕竟是旧衣裳,有的领子也破了。


张爱玲穿着暗红色薄棉袍,走进了圣玛利亚女校。圣玛利亚女校是一所贵族学校,学生来自富裕或殷实的家庭。对于忽然间看到一个穿着仿佛碎牛肉颜色棉袍的女生,同学们投来诧异的眼光,让敏感而自尊心很强的张爱玲不免有些难堪。“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若干年后,张爱玲以这样的文字记下了她刚到圣玛利亚女校的感受。


好在圣玛利亚女校的校服并不像其他学校统一制作,而是规定款式、面料,符合要求即可。张爱玲1931年入校,这时期的校服是旗袍,学校规定土布、阴丹士林布料都可以,风格上素面花色、碎花、条纹都可以,总体上要求俭朴。张爱玲便用新的阴丹士林布料做了一件旗袍,这着实让她兴奋了一阵,旗袍也是张爱玲喜欢穿的一种服饰。


上世纪30年代,女学生穿的短款中袖旗袍


上世纪30年代,阴丹士林布料流行于中国,阴丹士林旗袍也大行其道,也被很多学校选为校服。

到了上世纪40年代,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校服仍以旗袍为主,简朴大方。此时,大多数大学女生的校服以朴素大方为主流,式样变化的布质长旗袍、搭扣皮鞋、齐耳短发,成了女大学生的标准形象。


当然,除了上学时必须穿的校服,其他时间,女学生的服饰就更加丰富多彩。比如,遇到迎新聚会、节日庆典等活动,很多学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风采,允许穿其他服饰,于是各种潮流服饰,时装,争奇斗艳,校园里就会上演一场场“时装秀”。


顺便提一句,这里说的是女生校服,并非指男学生没有校服,上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的男生准校服就是蓝布长衫。


西风东渐的民国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女学生校服的应运而生,使得女学生摆脱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制,展示出清纯靓丽的新面貌。


1930年,上海晏摩氏女校身着校服的学生


广州培道中学女生的白色旗袍校服照


1927年,广州校园中身着不同校服的女大学生


圣保罗男女中学初期的校服。圣保罗男女中学是香港一间著名学校,创立于1915年,当时名为圣保罗女书院,早期只收女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