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哪些气象要素?


农业文化遗产

少不了气象要素的参与

编者按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中国3个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农业系统不仅保存了丰富多样的物种基因,还拥有秀美的农牧业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人文社会价值。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景观 谢旭东摄影
那么,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出现和发展与当地独特的天气气候条件有何联系,其“活态”传承又需要气象部门发挥什么作用呢?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草原游牧文化  /  雨量偏少,干旱多风

地处中国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在巍峨群山、广袤草原、诸多河流中发展起来,蒙古族传 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很好保存。——联合国粮农组织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景观 刘树山 摄影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


这里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常年雨量偏少,干旱多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67%—75%,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非常艰难。





为了适应脆弱的草场环境,这里的牧民长期保持着传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地把草场划定为夏牧场和冬牧场,采用夏牧场、冬牧场轮牧的方式,既让牛羊获得充足的饲草,也让草场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避免因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确保了肉、奶等畜产品稳定生产。
当地草原游牧文化,依然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骑马射箭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每年六月初,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开始,牧民沿着黑哈尔河、苏金河、达拉林河等几条路线向目的营地进发。    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包括民俗风情、歌舞音乐、民间工艺等极富区域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牧民、草原、牛羊、河流等彼此依存,生生不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对草原游牧系统保护,延续和发展蒙古族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体系、民族文化,改善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草原的人们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依赖自然、适应自然。漫长的游牧生活,少不了风雨雷电的“造访”,最让牧民担心的就是牛羊的安全了。


牧民巴雅尔说:

为了服务我们牧民的生产生活,地方党委牵头,组织气象、卫生等多个部门组建游牧区‘敖特尔’联合党支部,定期给我们解决困难,提供及时的天气预报,传播气象灾害防御科学知识,我们的心里有底着呢!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景观 刘树山 摄影


每年迁徙前几日,牧民往往比平时更关注天气情况。这时,气象部门设立的24小时服务热线、党群服务驿站总是很忙碌。牧民打来电话:“我们从助理员那里也了解了今年的气候情况,谢谢你们的提醒。我想加个气象局的公众号,请问怎么加呢?”业务人员便耐心地指导帮助牧民添加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气象服务平台。


阿鲁科尔沁旗气象局开发的气象服务微信小程序具有服务本土化、使用便捷等特色,可帮助用户随时获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相关科普指南;气象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的为牧民送温暖、送气象知识等系列服务活动,也受到欢迎;在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气象部门还配置了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植被生态自动观测仪等气象探测设备,为实时监测草原游牧系统生态环境提供了数据支撑;定期制作游牧草原生态监测分析等服务产品,为牧民生活、春秋转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直以来,阿鲁科尔沁旗下定“自然保护区脚下即便是金子也不去开发”的决心,保护传承着北部巴彦温都尔苏木原生态草原游牧系统。气象部门将继续助力草原游牧系统保护,助力草原游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石堰梯田  /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


其为依山而建的雨养农业系统,是当地百姓为适应恶劣环境而发展起来的。涉 县在中国以核桃和花椒闻名,当地还种植其他农林产品,如小米、玉米、大豆和黑 枣。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种类,同时在土壤、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景观 路海东摄影

河北省涉县王金庄,这个“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古柏参天,湖水潋滟,如诗如画。山上旱作石堰梯田间农耕文化与山下村庄独特的风土人情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当地属半干旱地区,全县常年降水量535毫米,自然环境恶劣,而石堰梯田为陡坡种田创造了条件,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计,也为这个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发展样板。



过去,“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为了生存,当地百姓凭借“地种百样不靠天”的生存智慧和顽强拼搏的毅力,凿石垒堰,集雨蓄水,营造了规模庞大的太行梯田;椒粮间作、轮作倒茬,形成了整套的农耕技术体系。如今,以王金庄梯田为核心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可延伸至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3个乡镇,涵盖46个行政村,总面积达204.35平方公里。该系统分布密集、规模宏大,是涉县乃至太行山地区旱作梯田的杰出代表。

气象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近年来,涉县围绕梯田农耕文化,挖掘石头文化、毛驴文化、饮食文化,建成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王金庄研究院和梯田展馆,带动农旅产业发展。同时,太行山高速公路通车,涉县“四好农村路”完善提升,王金庄的交通出行状况得到有力改善,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一路直达。

县加大对传统农作物的保护力度,在农业农村、气象、林业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农作物不同品种的适应性,设立“农民种子银行”,为农业生物多样性“备份”“农民种子银行”不仅向农民提供种子,而且提供技术指导,极调动了农民种粮、复耕的积极性。农民领取种子收获后,还要返还种子,既保护了种子,也保护了耕地。目前,“农民种子银行”已收集、保存当地传统农作物77类、品种种质资源171个,复耕撂荒梯田2000多亩。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景观 路海东摄影

道路畅通也让这里的花椒、核桃“走出了大山”,为梯田里的优质小米、大豆等农产品“插上了翅膀”,助其销往全国各地。涉县是全国花椒重点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目前,全县有花椒树600多万株,面积12.4万亩。“几分钟就上了太行山高速,全国送货都方便了。”王金庄村花椒收购站负责人王国林说。

县气象局副局长马骁介绍,涉县花椒8月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每年从6月开始,气象技术人员都开展花椒采摘期专题气象服务,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为花椒增产增收提供精细化服务。

涉县梯田不仅种出了远近闻名的核桃和花椒,还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枣及其他农林产品。几个世纪以来,当地人采用环保农耕技术种植多种作物,既满足了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也留下了壮丽的梯田景观,见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邯郸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说:

据我们几年来的调查,单王金庄一个村,便拥有26科77种171个传统作物品种。为此,我们以这里为核心建设了‘农民种子银行’,还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典型案例。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茶文化  温和湿润,降水充沛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安溪有着悠久的种茶和制茶历史。在漫长的茶叶 种植和制作过程中,安溪形成了以铁观音品种选育培育、病虫害防治、茶园生态系统管 理、茶叶采摘制作工艺及相关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型农业体系。该体系还具有生态系统功 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加速养分循环、调节小气候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景观 谢旭东 摄影


向上滑动阅览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种植栽培、制作工艺和茶文化等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系统首创乌龙茶制作技术和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方法,丰富了世界茶叶种类和茶树繁殖技术;至今仍保留的铁观音母树丰富了世界茶树基因库;茶树的生态种植管理模式,对全球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茶文化传承模式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300多年来,茶乡百姓靠着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制作技艺,让这片东方神奇的叶子一步一步进入世界级荣誉殿堂。


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北纬25°附近,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21℃,年相对湿度在70%—90%,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600小时—1800个小时。内安溪平均海拔在700米—800米,外安溪平均海拔300米—500米,铁观音主要种植区在海拔300米—1000米,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阳光充足,云雾缭绕,独有的气候环境为铁观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气象科技守护现代茶产业

一杯好茶,不仅源于茶树品种、优良土壤、匠心制作,更与气象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安溪县茶叶专题气象预报网格精细到5公里,预报时间为12小时,短临预警精确到1小时,靶向预警发挥趋利避害作用。气象部门确定其气象因子权重系数,建立茶叶生长、采摘期预报模型等;确立茶叶气象服务指标,制作《茶叶气象服务手册》,为茶农科学、合理安排生产提供服务保障。

2020年,县气象局选取铁观音茶叶主产区的9个代表性茶园,在650米—1100米不同海拔高度建设13个茶园小气候站,实时监测温度、降水、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湿度等要素,初步建成茶叶梯度观测网

2021年,县气象局在国企茶业——云岭茶庄园建设18个茶叶实景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茶叶生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2022年,开展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建立茶叶不同生长状态图片库,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自动判定茶叶长势及预估产量,“以点带面”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提供气象数据支撑。

茶园小气候站实时监测着茶园的气候环境等情况 庄金泉 摄

县气象局还与福建省气科所、泉州中科星桥空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气象监测、多源传感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并处理多源数据,构建茶园智能数据中心,为政府与相关部门及茶农进行茶园规划、管理、估产及灾害治理等提供数据支持,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注入气象科技力量。

2020年,县气象局在福建省率先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近年来共为35家茶企开展45批次认证,有34批次获得“特优”、11批次获得“优”。据调查,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有助于提升其品牌价值,认证后,高端茶销量约增加15%—20%,经济效益明显。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景观 谢旭东 摄影


对于兼顾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气象服务不仅应有所为,而且必定大有可为。


附: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清单

来源:人民网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钊


 🔗 往期回顾🔗
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出台
为跨境物流打通“气象路”,有啥好办法?
我国的暴雨个性鲜明,对生活有利也有弊!
“高仿台风”的江淮气旋,到底啥能耐?|手绘

长按识别小程序

了解天气实况信息


 小据喊你点亮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哪些气象要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