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9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保护的是受害者,而不是小畜生!

2016-04-14 Mr.Child 她影

最近因为一些私人原因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初中当实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真实但却残酷的现实。


比如学生之间复杂的等级关系和暴力事件的发生,老师对学生的漠视甚至鄙夷,学校制度对于学生天性的束缚和抹杀,等等。



这些长久以来被我所忽视的东西,因为我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而浮出水面,同时也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


然而,可悲的是,做了老师的我并没有秦海璐这么美


加上最近微博上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热点一直未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起校园里发生的事,于是我萌生了通过电影与大家探讨校园事件的想法。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 校 园 暴 力 事 件 


说起校园暴力事件,我第一个想要阐述的就是,校园暴力事件并没有互联网上表现的那么频繁,但是,却远比互联网上所表现出来的要严峻得多。


在这些看似孩子无意识的“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更可怕且无孔不入的 “ 强 权 主 义 ” 


瑞典获奖影片《校园规则》(也译作《恶形恶状》)就为我们真实的展示了这个以暴力为手段维系的孩子们世界里的“强权体系”。




以下内容转载自 Mr.Child 于 2012-04-01 撰写于豆瓣的《秩序的形成与打破》一文,由于时间久远,暂不能联络到作者,希望原作者或其亲友看到后能够与我们联系,万分感谢,并致以我们未能拿到授权的歉意,如有任何不妥,联系后我们将即刻删除此篇文章。


校园,无疑是整个社会简略版的缩影。他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自己的等级制度,特别是他的群体天然是教员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这样简单的关系,也就更容易把人类社会的一些特性表露出来。

我们知道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我们的祖先在无数代的竞争中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岔路,我们今天才有幸在这里大言不惭,议论感慨。然而我们身上的社会性却自猿类到现代鲜有实质性的进化。



猿类社会是具有很强封闭性的,一个群体一旦建立,就很难接纳新成员。如果先把一群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过一段时间,再加入一个新来者。那么这群猴子就会集体威吓、殴打它,抢夺它的食物,骚扰它。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接纳它。

然而更加有趣的是,当又有一个新猴子被放入这个群体后,所有的猴子的欺凌对象就会转向,而参与欺辱行为最凶狠的,正是比新来的猴子早来几天的猴子。

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并不新鲜。一些知名高校的组织,如兄弟会、俱乐部等,新入会者也必须接受一些被欺侮的行为,如脱衣服,喝恶心的饮料,被体罚等,才能入会。而哈佛的“骨头人”(小布什等一些政要正是其中成员)传言更会举办一些神秘的仪式,如必须独自一人前往墓园,掘出一根已故著名校友的骨头研成粉喝下去,才能入会等等。



无论是何种古怪与暴力的方式,这些行为似乎都指向一个信号——无条件的服从。为何如此?因为这是维系阶级的最直接简单的方式。

作为组织的领袖,最怕的就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维系地位的有效方式是什么呢?仅仅靠能力是不行的,因为领袖会变老、会变弱。


而且总有后起之秀可以比自己更有资格领导。所以更聪明的方式,是建立起一套机制,让新来者服从后来者,那么作为前辈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拥有特权,保护得到的利益;而后来者尽管会受到一时尊严的丧失,和利益的损失,然而因为后来者的加入,按照他们所接受的“阶级规律”,他们也可以一步步增加特权,最后甚至可能成为领袖。


所以他们也逐渐乐于接受这样的排序规律,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秩序更替,通过暴力方式确立“规矩”变得越来越顽固。



正如Eric一进入寄宿学校,学生会的会在就告诉他,“一年级住最差的宿舍,每高一年级,就能住好一点,最后你会住进叫做奥林匹亚的最好公寓”。想想这个名字吧,“奥林匹亚”——众神的行在,可见那些6年级的学生把自己放在一个多高的地位。



比起猴子简单的暴力,人类的暴力,更为含蓄,也更为残酷。因为它的惩罚机制是看起来“有道理的”。在Eric的学校,规矩是这样:


  1. 如果学长觉得你有错,你要欣然接受他用餐具打你,以示惩戒;

  2. 如果你拒绝学长的惩罚,你将被要求周末留校,不得回家;

  3. 如果你拒绝留校,你将接受学生会的审判,以劳动、留校、禁闭,加重你的惩罚;

  4. 学长可以在任一时期,要求你到“拳击场”接受惩罚,你可以还手,但是你要面对两个打你一个;

  5. 如果你逃避“拳击场惩罚”,你将被冠以“老鼠”的侮辱性称号,全校学生一起执行。


在这简单的惩罚机制中掩藏着比之真实社会的惩罚机制,隐藏着众多维系阶级的诡计。

首先,你是否“有错”,是学长决定的,提出异议只会加重你的惩罚。

你开始接受的“餐具惩罚”从痛苦上说,是在人的接受范围之内的,所以人会有一种“忍一下就算了”的心理。然而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你接受惩罚机制的开始,无论后退1步,还是100步,你已经放弃了你的判断和独立人格。


所谓的“审判”,看似有合理性。然而实际上只是你独自一个面对一群人的指责。一群高高在上的人,给你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你无从辩驳,还冠冕堂皇的给这样的行为披上一层“法”的皮。


你可以选择“不服从”,但你必须独自面对强大的暴力。一旦你在压力下“主动选择”了暴力解决,那么他就会以自己最强大的暴力把你打得体无完肤,以儆效尤。


归而言之,他们不会以赤裸裸的方式打击你,而是处处占有优势,让你一步步在他们定的规矩面前被玩弄,直到丧失勇气,丧失自尊,丧失思考的能力。

面对如此冷冰冰的阶级制度,Eric最让我佩服的不是他以暴制暴的能力。而是他在有这个能力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克制与忍耐。



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目标:顺利毕业。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他必须先取得一张起码的门票,而那也是妈妈的愿望。所以无论面对何种羞辱与欺负,尽管他处处“不合作”,也明确的以行动申明自己的立场,他始终没有用暴力去反击暴力。至到他最好的朋友被逼走,他才在“规则的前提下”,用暴力让施暴者低下了头。


特别欣赏他在“拳击场”的表现。“你最想打哪里?你用哪个手搞?(自渎)”“好,就打你的鼻子,打断你的右手。”先承诺后果,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兑现诺言。整完两个狗腿子后,一手指着学生会会长的鼻子暗示:下一个,你。



而这种无畏和暴力的能力,也在后面的桥段中把装腔作势的学生会长吓得跪地呕吐。对一个已经尊严扫地的人,Eric都懒得动用暴力。



胜负已分,高下立判。


学生会长是一个残酷的人,然而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可悲的人。



他在发现Eric的顽强后,转而对付他朋友的时候忍不住说过一段话: “其实这一切都是没必要发生的。你是何苦呢,大家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你非要特立独行呢?”可见,他也经过了从被凌辱者到施辱者的过程。他只是觉得自己在理所当然享受忍耐之后的特权。他不明白,为什么Eric就不接受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则呢?



在这个层面上,学生会长正是代表当时瑞典社会的一种状态——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一个有纳粹种族论残余的社会,一个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社会,一个男权暴力横行的社会。

最后,Eric被卑鄙的方式算计,勒令退学。这个时候Eric并没有如我所想的那样,将他一直压抑的暴力完全释放出来,而是去求助于一个更高的规则—— 法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最终让自己得以顺利毕业。而Eric的志向,也是要当一名律师。




所以Eric正是代表了超越等级的新秩序—— 法 的 秩 序 


他与整个学生会的抗争,正是新的高端文明的法制性,与旧的人类动物阶级性抗争的缩影。

孩子们,当你们被欺负的时候,请握紧你们的拳头,也保持住自己的头脑。因为有一天,你们会变得很强大,会让那些丑恶的嘴脸倒在你们脚下。这些话,与年龄无关。






整部电影里最让我深有感触的就是Eric在电影的最后选择适用法律手段去抵抗暴力,并立志成为一名律师,就如上文的原作者说的,法 律 ——是高端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里束缚人类原始兽性的手段。


也是受害者唯一可以保护自己的武器,我们不可能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孩子都变得孔武有力,但我们却可以适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弱小的孩子免受侵害,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文明所应该做到的,也必须做到的。


但是,可悲的是,总有人质问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际上只算得上小畜生保护法,大多数时候保护的都只是施害者,因为选择原谅年幼孩子的过错而让受害的孩子的正义不能够伸张,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未成年保护”的讽刺。


就像《校园规则》里描绘的那样,施害者的成长往往伴随着受害,但是,不管这些伤害来自于家庭还是学校或者其他,都不应该成为其再去伤害别人的借口,也不应该成为逃避惩罚的理由。


因为对这些施害者的宽容最终会导致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恶性循环的“强权体系”之中,唯有打破,才能改变、才能拯救。




如果你对校园恶性事件感兴趣,也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写的一篇关于韩国讲述校园恶性事件的网剧的推荐:那些无法启齿却又蠢蠢欲动但绝不会去实施的阴暗想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