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挽救世界的神奇女侠,她的出现竟然是为了挽救男人的漫画业?

2016-12-30 Dracarys 她影

今日文章来自

酷拉君

原题目|女权主义,BDSM,多边关系——你所不知道的神奇女侠


今天的文章配合BGM食用更美味啊


在微博进行最鼓励人心女性角色评选时,很多人都提名 神 奇 女 侠 


还没参加的,快搜索我们的微博 @她影herinfilm

参与置顶微博的投票吧~




超人的成功离不开其科幻内核,蝙蝠侠得益于1930年代流行的硬汉侦探形象,而神奇女侠的出现,则要归功于女权主义运动。


超级英雄漫画诞生于正经历着经济大萧条的1933年的美国。


随着超人(1938年)、蝙蝠侠(1939年)和绿灯侠(1940)等超级英雄的出现,漫画里暴力的角色和情节,以及早期漫画角色的疑似法西斯主义的刻画,引发了1940年代的反漫画运动,人们致信出版社投诉、抗议,甚至聚众焚烧漫画书。





1940年代的反漫画运动上,人们在焚烧大量漫画书


正在漫画出版社们纷纷为这场反漫危机苦恼时,一篇发表在1940年10月25日的Family Circle上的采访,引起了超人的漫画出版者马克思.盖恩斯(Max Gaines)的注意力。


在这篇由威廉.莫尔顿.马斯顿(William Moulton Marston)的学生欧丽弗.拜恩(Olive Byrne)撰写的采访里,她写道,“遇到希特勒式的刻画,我总是依赖马斯顿博士的意见。” 


采访里,马斯顿则说,他认为漫画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正是这则采访,给从1928年至1940年间已经断断续续失业了十余年的马斯顿博士找到了新的工作。不久后,DC漫画出版社的前身,National Periodicals和All-American Publications就聘请了马斯顿作为他们的教育顾问,帮助他们重塑漫画角色。


然而这不仅仅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因为马斯顿创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作品,神奇女侠。



诞生于女权运动里的神奇女侠



在1911年,马斯顿是一个哈佛的新生。然而他入学的这个秋天,哈佛陷入了一场风波。


被哈佛女性参政联盟(Harvard Men’s League for Woman Suffrage)邀请前来哈佛演讲的英国妇女参政运动领导者艾米林.潘克斯特(Emmeline Pankhurst),被哈佛校方取消了演讲。当时的报纸头条如此质问哈佛:“哈佛,你惧怕潘克斯特女士吗?”(答案当然是“是!”)



然而美国的女权运动并没有因这点小阻扰而丧气。1910年间,当时还是护士的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与她的妹妹艾索.拜恩(Ethel Byrne)意识到了女人控制自己的生育权的重要性,并在1916年在布鲁克林开了第一家堕胎诊所。


但她们两因此被捕。受到在1900年间潘克斯特领导的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为抗议女权主义者被监禁而进行的一系列饥饿抗议的启发,拜恩也进行了自己的饥饿抗议,几近饿死。



为了救妹妹的桑格不顾她的反对,与当时纽约州长达成协议,只要放了拜恩,她便不再参加任何与女性节育有关的运动。不过她们当然没有放弃为女性生育自主权奋战——她们离开美国,转战欧洲,继续研发女性节育的有效方式。


在1946年,她与拜恩成立了现在全球最大的妇幼健康非盈利组织Planned Parenthood。



之后,她为研发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短效避孕药的生物学家格力高立.平克斯(Gregory Pincus)找到了科研资金,在避孕药被研发出来后,她帮助合法化与推广避孕药。(刚开始避孕药是不合法的,后来合法后也只有已婚妇女才能拿到处方……)


在这期间,马斯顿认识了从女子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毕业后在波士顿大学攻读法学学位的伊丽莎白.哈洛维(Elizabeth Holloway),并与她结婚。(当时的哈佛法学院仍不录取女学生!



那时,精通希腊文,熟读萨福的文学作品的哈洛维已是一位笃定的女权主义者。


与此同时,刚从哈佛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马斯顿开始研究性别与情感、气质。


在当时的行为学家约翰.沃特森(John Watson)看来,女权主义是一种心理和行为偏差,那些有主见、有行动力的女性都是由于女性气质出了偏差。



不仅如此,帮助设计出IQ智力测试的刘易斯.特尔曼(Lewis Terman)还设计出一份测试,来测量一个人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目的用来找出那些气质出现偏差的人。


与此同时,在美国1923年,女性刚刚取得了投票权,但是却仍不被允许出庭作陪审员。


在这样的学术与政治环境里,马斯顿与妻子哈洛维一起进行了许多有关性别的实验,他们最后的实验结论是,女性比男性更可靠、公正、有良知,因此比男性更适合出庭作证,或当陪审员。


虽然这个实验结论在现在看来,也可从社会构建论的角度进行批评与反思。但因为这些实验,以及一项财产诈骗的罪名,马斯顿被任职的American大学开除了。


之后的马斯顿转战Tufts大学,继续研究性别,并……爱上了他的助教,欧丽弗.拜恩,也就是玛格丽特.桑格的妹妹艾索.拜恩的女儿——然而此处并没有宫斗狗血!


马斯顿的妻子哈洛维不仅接纳,也喜欢欧丽弗,在1926年,他们三个人一起搬进了一个大房子,之后一起抚养了4个孩子。1947年马斯顿去世后,哈洛维与欧丽弗一起住到了1980年代末,直到欧丽弗去世。



但是,正是由于马斯顿一家不寻常的婚恋状态,导致了之后十余年马斯顿求职路上的处处碰壁。


在这十余年间,马斯顿被有着稳定的经济来源的哈洛维和欧丽弗养着,与欧丽弗进行了许多有关电影对观影者的影响的实验。他先后给电影公司当做顾问,写过剧本……直到1940年,文章开头提到的欧丽弗发表的采访才给马斯顿带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机会!


被DC漫画出版社前身聘为顾问后,马斯顿说服出版家盖恩斯,要堵住反漫评论家的嘴,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女性超级英雄。



不过马斯顿的这个想法,其实来源于他的妻子之一,伊丽莎白.哈洛维提供的建议。在1941年12月发表的的All-Star Comics #8,马斯顿笔下的神奇女侠(原型基于他的两位妻子哈洛维与欧丽弗)作为受到召唤的正义联盟里的一员,第一次出现在漫画纸上。



与马斯顿搭档的画家是在1910年间画过支持女性参政运动的政治漫画的漫画家哈利.G.彼得(Harry G. Peter)。在他笔下,神奇女侠就是艾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 贝蒂.格莱布(Betty Grab)与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三位一体的合身。


1942年,DC漫画出版社的前身在All-star Comics里附上一份读者问卷调查,问道:“我们该允许神奇女侠——即便她是个女的——继续成为正义联盟里的一员吗?” 在收回的1801份问卷回应里,1256位男性读者与333位女性读者回答赞成。


就这样,来自亚马逊母系社会的神奇女侠化名Diana Prince,正式为正义联盟而战。



“未来应该统治世界的新女性形象”


但是,在马斯顿的笔下,神奇女侠并非只肩负着平息1940年代的反漫危机这一个重任。用他原话说,神奇女侠是一个“用来推广未来应该统治世界的新女性形象的心理战术。” ("Wonder Woman is psychological propaganda for the new type of woman who should, I believe, rule the world.")


1942年,在神奇女侠成为正义联盟的一员后,正义联盟的作者却把神奇女侠写成了正义联盟的秘书,她只能坐在办公桌之后挥手送别其他超级英雄——这一刻画使马斯顿十分愤怒。




同年,美国美军就已收录了十五万女兵入伍。桑格赞扬了美国军队为“女性实现与男性一同竞争的梦想”提供了机会,但批评美军不仅不提供节育方式,还开除怀孕了的女军。


1943年,马斯顿为神奇女侠动笔,写了神奇女侠号召“为女性而战”的故事。


在故事里,战神马斯抗议女性参战,深感威胁与忧虑:“如果女性在战争里找到她们的力量,她们就会逃脱男人的主宰!她们会变得独立……如果女人都像亚马逊女性那样参战,她们会变得比男人强大,并停止一切战争!” 



马斯顿笔下厌女症的化身Dr. Psycho复活了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控制他说:“女人会导致美国战败!女人不应该被赋予她们现在有的这些权力……她们的软弱和多变会使她们背叛她们的国家!”


马斯顿笔下的神奇女侠再也看不下去,站出来指出Dr. Psycho实则是为核心国效力。她闯进Dr. Psycho的实验室,并解救了被Dr. Psycho蒙蔽住双眼并铐在床上的他的妻子。



“我的丈夫的残忍与控制毁了我的一生!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Dr. Psycho的妻子在被解救后问到。


“坚强起来!为自己谋生,独立起来——加入军队,为你的国家而战!”神奇女侠这样回答她。


就这样,神奇女侠挣脱了男性的控制和性别角色的限制,成为了马斯顿设想里“未来应该统治世界的新女性形象“。




充满了BDSM隐喻的神奇女侠


受到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以及研发出的测谎仪的经历的影响,马斯顿赋予了神奇女侠一条可以“测谎”的“真言套索”——凡是被真言套索捆绑住的坏人都不得不吐真话。



但是,神奇女侠漫画里捆绑这一仪式,在马斯顿笔下还象征了马斯顿眼中女性解放、赋权的必要性:


在漫画里,倘若神奇女侠自己被捆绑住,她就会失去一切能力,因此她必须,也不得不挣脱任何试图控制她的枷锁。在1910年间,挣破枷锁是许多鼓励女性参政与觉醒的政治漫画里常用的意象。


浸淫在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思潮里,与女权主义者有亲密关系的马斯顿运用了这样的意象,也绝不是无意为之。


左图为1933-34年哈利.G.彼得(Harry G. Peter)创作的神奇女侠插画,图中神奇女侠正在挣脱名为“偏见、拘束、男性至上”的枷锁,右图为1912年Lou Rogers为<Judge>杂志创作的名为“挣破约束”(tearing off the bonds)的插画。


不仅如此,漫画中神奇女侠调教与征服的形象,还来源于马斯顿自青年时期起就对BDSM(捆绑、调教、施虐、受虐)的热衷兴趣。


漫画中有关捆绑与征服的情节与元素,蕴含了马斯顿的另一个创作目的:为了训练男性读者渐渐习惯、认同被征服、被调教的角色。



马斯顿说:“给男人一位比他们强大、充满魅力的女性来服从,他们会不仅心甘情愿,还会深感自豪地成为她的奴隶。”(Give them an alluring woman stronger than themselves to submit to, and they'll be proud to become her willing slaves!)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完全认同原作者马斯顿对神奇女侠的所有设定,我们可以带着批判性的视角来解读、批评这些设定。



批评的重要性


许多漫画人物在被创作出来时,原作者就已经设定他们为LGBTQ,然而由于创作时代的局限性,漫画出版社纷纷禁止了对他们的同性情节的刻画,又或者,有些角色原本并非LGBTQ,直到一二十年后,经历了社会变革,比如80年代由艾滋病危机催生的LGBTQ权益运动之后,超级英雄角色才纷纷“出柜”。



同理,在电影里,许多角色不遵循原著设定,改变原著角色的性别、肤色、性取向,这些改编设定的决定,都同样受到当下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环境的影响。


例如,用白人演员来取代有肤色角色的决定(white-washing),向来是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制作者担心有肤色主角角色不被观众接受,影响票房或收视率。


再例如,隐藏角色的性取向(straight-washing),或干脆不写LGBTQ角色(或不用LGBTQ演员)则是受到异性恋霸权和恐同的双重的影响,担心观众不接受LGBTQ角色。



而之所以媒体创作者会假设观众更喜欢白人、异性恋、顺性别角色,则是由于媒体、文化作品需要保证赞助商/收视率/票房/购买率,而媒体、文化创作者们依然还在假设构成这些赞助商/收视率/票房/购买率的中坚力量依然还是中产白人异性恋顺性别男性。


因此为了吸引他们的惠顾,就必须迎合他们的爱好与口味——这是一个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社会情况的决策思维,然而,至今很多媒体及艺术创造者们还在沿用这个决策模式,在创作的作品里企图迎合这些”目标受众“的口味。



另一方面,和50年前相比,虽然如今少数、边缘、弱势群体的媒体使用、消费能力已大有提高,然而在媒体与艺术作品的创意决策层,却依旧以由中产异性恋顺性别(且欧美白)男性构成。


由于种种就业歧视,如“玻璃天花板”和“竹子天花板”,和就业政策的不完善,女性、LGBTQ、有肤色族裔,残障人士,依然难以进入创意决策层,或成为自由创作者并受到社会认可。



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还没有一部女性主导的超级英雄电影,流行文化里少见成功的、经典的LGBTQ与有肤色族裔角色;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其实是一个经济与政治问题,因为如果没有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提高,女性、LGBTQ、残障人士、少数族裔人士就依然难以发声,难以掌握话语权;


最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批评这些由男权、异性恋霸权、资本主义、欧美白人主导、健全人主导的意识形态构建出来的媒体、文化角色与设定,因为批评与抗议,是促进社会改革的第一步。



推荐阅读|以下链接在【她影】微信端点击跳转 或者回复【她影】查看




关注我们,让我们为你们看烂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