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害怕过气么?不,过气可以补气,还能撕得你满血复活

2017-04-15 风和日丽 她影

此文章原载于|风和日丽  

singthelife


美剧《宿敌:贝蒂和琼》看了么?


里面有不少娱乐公关宝典个人事业回春大补丸


这部剧相当于中年版《金枝欲孽》,老牌奥斯卡影后之间的爱恨情仇,真人真事改编,豆瓣打分9.3。



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有几个:


1,娱乐圈的公关斗法100年来皆如此,但能看到“不伪装”,“没有偶像包袱”的真刀真枪撕法,很难,更何况是两个“活化石”直接开炮。


2,这部剧的撕逼是有章法有策略的,是带着“格局观”去撕,至少她们都是以“业务能力”作为基础去撕,至死不渝,只能说她们太爱“表演”了,戏里戏外都要融入到各类角色中,这是一种忘情忘我的投入。


3,好久没有看中年演员的女主戏了,这种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很多人内心都住着“小恶魔”,却又不得不做“乖宝宝”,活出真我,不是喝一年鸡汤就能做到的。



骨灰级的公关斗法,马上开撕!




毒舌娱记如何找选题?过气影后如何跳过“标准答案”?


Joan Crawford拿了一座奥斯卡影后之后,慢慢就进入“过气期”了,好莱坞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剧中还描述了好莱坞骨灰级娱记Hedda Hopper,这位被称为“帽子女王”的娱记,从小配角出道,转型做了娱记,当年在《华盛顿邮报》开了专栏,算是一位“毒舌影评家”吧。


这位娱记负责采集一手素材,顺带激发明星们的“斗志”。


娱乐KOL当年应该还是稀缺岗位,所以相当有话语权。


看到明星们开始打“官腔”,会及时制止他们。(如今我们看到明星给标准答案,只能内心默默念咒语了......)


John一开始还端着,过气了还要给自己贴金,时不时搬出“Pepsi代言人”。对的,这位老戏骨的前夫是百事高层,所以剧中有不少Pepsi入镜。(对的,Pepsi在剧中的出镜很有爆发力,应该不是植入,而是剧情设定)


娱记只能继续“毒舌”:你已经过气了,你老公死了,你的赞助费已经没有了,你还在把值钱的家具变卖,赶紧给我爆料,你还能挽回一丝丝存在感。


John没有生气,她很克制,用了一个“wouldn't”,相当委婉。然后绽放出牡丹花的笑容说了一句:老娘要复出了。


娱记急死了: 大姐,别给我装了。


快快快,帮我完成这个碉堡的选题:过气明星如何看待当红明星?(John过气的时候,梦露当红~)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的影后亦如此。


她深知娱乐圈的资本力量来自于男人们,男人们可以把女明星捧成“神”,但女人们会不断拆台。


娱乐圈的斗争主力军还是“女人们”。


John的话术也相当精辟:


我看不起梦露的性感,这种性感在摧毁整个行业,观众还是喜欢“我”这样的明星来演戏。


John最后都是“微微抬头”地说话,纵使大环境现实,自己的内心也不能萧条。这才叫傲骨。



过气影后复出之前,首先也要炮制一些话题,当然John这次选择了“抨击后辈”。


如今的娱乐圈,我们能看到非过气的老戏骨抨击“小鲜肉”,但人家也不会指名道姓。


但我们肯定看不到过气影后       抨击当红女星       的,当然你们脑补一下这个空白。


Joan Crawford懂得为自己筹谋,面对娱记的不请自来,她没有自乱阵脚,说明她随时都在准备。


她也懂得如何敷衍,前面的各种“标准答案”其实是给出时间和空间让自己想出“出人意料的答案”。


她宣布复出,抨击当红演员的不作为,凸显出自己的稀缺价值,还要站在一个行业高度。


这位好莱坞影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演员该如何兼容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为自己争取最佳角色,但也要懂得抱团


John能选的剧本很有限,都是一些婆婆妈妈的角色,而且都是配角。


如果她想养家糊口,也许拍拍这些边角料角色就可以了。


不过她是想赢回下一座奥斯卡奖杯的,好莱坞女演员的野心就是“影后奖杯”,无关其他。


好喜欢这种纯粹的充满斗志的野心。


John去书店买了很多小说,最终挑选了最佳剧本《兰闺惊变》,找到同样不得志的导演以及最佳对手Bette,一群冷宫的人要懂得抱团。



Joan Crawford有自己的格局观,她和Bette向来“后不见后”,两人生动展现了“史诗级的撕逼”。


而《兰闺惊变》里的姐妹不和简直就是量身定制。



John和Bette共同的敌人是“过气”,所以两个人结盟也是很有格局的。


两人的斗法从“谈剧本”开始,当年绝对没有“双女主”这个词,谁主谁配很重要。



John的每一次回眸都很有层次感,整张脸都刻着“谋略”二子。


当然后面两人也会因为主角而较劲,番位之争从来都没有断过,只不过两位影后还会靠自己的实力说话。有时候,我都觉得他们更享受这个过程,因为结果只能偏向一人。


发布会永远是明星公关的名利场!


好羡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演员,他们算真正意义上吃过苦,无论是拍戏还是生活。


这种打磨有利于拍戏,戏剧的灵感永远来源于生活。


《兰闺惊梦》发布会看点太多了,两位“宿敌”终于同框。


Bette饰演恶毒的角色,而John一反常态饰演“苦情娃”,其实也是想利用这个角色争取更多观众的怜悯和同情。


合影环节,拿上代言品牌做“最佳道具”,这是向大家展示“老娘还有商业价值”。


Bette也是超耿直,看这甩手的动作幅度。


还有这抢座技巧,焦点图在哪,我就要抢哪里。


都不是省油的灯,最后的合影图就是这样子的。


发布会是演员们的“本色”展现,她们毫不吝惜这些“火花四射”。


都是娱乐圈的“活化石”了,每一场发布会都要拿出拍纪录片的架势,不遮掩任何小动作,因为娱乐圈的江山就是要这么“拼”下来的。


John和Bette的这套公关动作,可以说是“炒作”,可是人家有作品,有奥斯卡奖杯,况且这些真性情炒作都是为角色预热。


讲真,炒作需要硬实力。


爱憎分明,始终拿出专业的态度。


而John对Bette的恨也是克制的,并不是歇斯底里,对手的才华和演技还是不能嘲的。




这也是John最开始选好了剧本,然后亲自找Bette谈角色的原因之一。


可以“恨”,但要保持清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野心的人总会把对手的长处当成利用价值。


而且一个角色的成功要靠“对手戏”。


Bette明着对John说:我们互相看不顺眼,没关系,但请你好好演戏,我们都需要这部戏的成功。


而且还提醒对手注意角色的“细节”,尽全力演绎。


最近国内娱乐圈不是抨击“各种替身”么?尤其演对手戏,对词的演员其实没有镜头,但是得配合你,给你一个“情感上的反应”,这样演员才能“入戏”。


如果都换成替身,演员永远是和空气对话,情绪一下子就阳痿了。


一个角色的成功演绎,一定要感谢“对手戏”演员,“对手”会激发你的力量。


两位老戏骨不亏是奥斯卡影后,她们活得潇洒而自我,但并不自私。


有全局观的演员才会知道“整个项目”或者“团队”的重要性,演员不是靠“独角戏”取胜,团队的力量才是神助攻。


就像我们上班,不是每个人都看着顺眼。上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专业”,专业的态度是客观的,你可以不喜欢他,但如果他在业务上有亮点,你得学会协同作战。这时候,你要学着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


每个人的成功都应该感谢他的“对手”,竞争可以激发每个人的潜能。


拍戏的时候,两个人都拿出了最佳状态,但完全不会用力过猛。


高明的演技是不露声色的,智慧型演员知道如何收放自如。


用力过猛的都叫“演”,而人戏合一才是自然流露。


John和Bette,镜头下的每一帧都是精致而严格的,而镜头外,他们也会玩转潜规则。


这部剧有很多神助攻,导演常常游走在两位女主的闺房中。


而毒舌娱记也常常挖掘各种猛料。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意见领袖对演员还是有致命影响的。


演员们会在记者面前演“苦情戏”,博取同情,从而换来各种笔下生花。



两位阿姐在拍戏中的“小心机”看起来幼稚,却也很可爱。


比如“真踢”对方,泄私愤。


身上绑着4.5公斤的腰带,让对方拖不动。


也许,这对宿敌也幻想过“做朋友”吧。


目前更新了三集,不知道后面的走向如何。


《兰闺惊梦》在现实中只拿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影后梦落空。


但在《宿敌》里,剧中剧表演以及其他老演员的“纪录片镜头”都让故事线非常有层次感,你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体会演员本身,也可以从摄影机的视角感叹角色的精湛。


当很多人都是聚焦两位影后如何撕逼的时候,我却觉得这是一种敬业,毕竟这种“撕”缔造了好的作品,好的角色。


感觉如今我们看的“撕”才是乌烟瘴气,都是噱头,对作品没有任何期待感。


有些人天生适合做演员,剧中John和Bette也有过恳谈,交流各自的成长故事,还有如何做一个好妈妈。两个人从小都“缺爱”,感情上各种崎岖,各种对现实的不满足,才会激发表演的欲望。


养尊处优的演员是演不出好角色的,出色的演员或多或少都有“情绪故障”,而角色则是最好的“修复配方”,因为可以把情感寄托在其他人格上寄养。


宿怨源于痛苦。


《宿敌》也可以当成血淋淋的励志片。


也许很多人都相信“这一行是吃青春饭”的,无论是娱乐圈,还是我们的职场圈,可青春到底是指脸上的褶子,还是指内心的力量?


演员会过气,职员也会过气,瓶颈期谁都会有,重点是在这些波折中,懂得变通和调整。


斗志很重要,《金枝欲孽》最后一集,如妃依然保持满血的斗志,我们见证了她的低潮,年华逝去,但依然凭借对后宫的“敬业”和“专业”,最后依然手握话语权。



职场上,遇到瓶颈时,往往不知如何使得上力,方向感很重要,也要懂得抓住市场的热点和需求。


John和Bette拿了奥斯卡影后之后,纷纷过气,但始终她们没有放弃过自己,心中还有一口气。机会始终青睐有准备的人,于是她们选择了《兰闺惊梦》。


之前推荐过的电影《实习生》也是很好的例子,退休CEO重回办公室做起了超龄实习生,你会发现好的经验经得起时光的打磨,而且永远有竞争力。


可能目前中国的娱乐圈比较现实,最好的资源都给了流量们,而最好的编剧却不知道去哪里了。


于是演员们开始做明星,他们害怕自己过气,所以拼了命维持热度,制造噱头,缔造了如今热烘烘的粉丝经济。


国内也很难看到大龄或者超龄女演员们的精湛演出了。


其实,我也希望目前的娱乐圈快快过气,让我们回归到正常的观众视野。



推荐阅读|历史消息(👈点击可看)

或者点击 阅读原文 进行关键词搜索


再不关注我,就要放大招了!!




作、投稿、商务联络tf@nxnightwave.com

由“她影”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