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个童星被抛弃,长成了大人讨厌的怪小孩

2017-06-23 氢钨硫 她影


图丨胸毛毛

监制丨酒仙桥水冰月

文丨氢钨硫  正经的不严肃者


今天是芦田爱菜的生日,你或许并不了解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这个姑娘的传说。


5岁即能演戏,9岁出演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一个绝望的眼神令全球观众折服。




10岁在《明天妈妈不在》里出演性格复杂的孤儿院少女,演技直接秒杀对手的成年人,别说是我国的流量小花,就是正经演戏的成年女演员也不一定能比得过她。




她只有13岁,但已经是日本人气超群的实力派偶像女明星。


芦田爱菜5岁,就得到了第65回日剧学院赏新人奖,是学院赏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后她又凭借《高护木的规矩》获得第69届日剧学院奖最佳女主角,同样是史上最年轻,在日本她被誉为“天才子役”(子役就是日语中儿童演员的意思)。


她可爱的长相、可爱的声线还有令很多成人演员都拜服的演技,令她成为子役圈乃至整个日本娱乐圈称霸一时的“爱菜女王”:最多的时候,爱菜酱仅靠半年就能拿下价值4亿日元的广告代言,排名女艺人总榜第三的水平。




唱歌就能登上红白,演戏就能大热然后夺奖。


她仿佛有一种力,令全日本为她着迷。


芦田爱菜的走红与她自己的个人魅力分不开关系,但除此之外,也仰赖于日本人对于幼女的近乎偏执的执着。




从动漫人物中层出不穷的人气萝莉角色,到现实中女性娃娃音和芭比造型的经久不衰,都对这种微妙地游走在“变态”和“热爱”之间的民族兴趣又一次发生作用有所体现。


但是漫画里的角色可以永远童颜巨乳,芦田爱菜却终究有长大的那一天。


芦田爱菜的成长与她所遭受的争议,仿佛一面冰冷锋利的镜子,反射出这个“怜惜弱小”“崇尚纯真”的世界背后真实的对女性成长的敌意。



 

最近几年,芦田爱菜的“魔力”虽然没有像仙女教母的南瓜车一样一夜消失,但她的曝光率和好感度却出现了很明显的下降。


最直观的表现是广告代言,2013年她的代言费从原来的2500万日元,下跌到现在的1000-1500万日元左右,与同期的其他子役如铃木福、谷花音持平。


她主演的剧集也不如以往受欢迎。


2014年她第三次担纲主演,出演了NTV水十档《明天、妈妈不在》。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一群因为不同原因而进入名为“野鸭之家”的儿童福利机构的孩子们和那里的6工作人员,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的挣扎与纠葛。




身为主役的芦田爱菜爆发出了惊人演技,国内营销号曾经有过一阵疯狂的追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芦田爱菜天才演技的动图,可这一切却仍然没有挽救该剧后期的收视低迷,甚至出现了大量赞助商撤出赞助的罕见局面。




在这部剧里,她所饰演的“邮箱”性格成熟而扭曲,可以在院长要求下立刻哭出来,又能在“表演”后毫无影响地吃饭。




这个角色完美地展现了爱菜超越年龄的演技,却印证了此前导致她代言大减的争议:


芦田爱菜的 “成长” 是不受欢迎的。


日本某杂志社以2000名读者为对象,就“广告中最不想看到的面孔是?”进行了问卷调查,芦田爱菜以165票排名第一;多数反对者表示,“爱菜酱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只是想着如何取悦大人。”




而她的可爱容貌逐渐随着年龄成长而发生改变,也被拿来大做文章。关于她是否长残的讨论,也是芦田爱菜相关热搜中的前列。


还有直言不讳的广告负责人表示“儿童的可爱容貌会在1至2年内消失,目前芦田爱菜就处于这样的一个紧要关头,而今后代替她的将是人气童星谷花音。”




一个小女孩,逐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走向成熟,本来是一件自然而又美好的事情,如同花朵最后结出果实一般。


爱菜的成长却似乎变成了不可饶恕的事情。


我们究竟在她身上寄存着什么?


社会对于女性的矮化。




无论是爱菜还是最初走红的这些女童星们身上大多都带有同样的特质:外表可爱,性情天真,表现出听话和有礼貌和一点点超越年龄的成熟。


这些特质出现在尚未完全形成的女孩身上,有着与其年龄自洽的完整感。但是相对的未成熟与弱小本来只应该一时的。观众们对于这些特点表现出的执着与痴迷,暗含着的就是男权/父权思维下对于女性的完美假设。


许多人把女性主义者当成“男性公敌”,认为这是在使得女性同男性对立。而实际上,男权社会的实质是男权/父权社会,是一种家长思维和强者思维的混合逻辑。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塑造的女性往往不仅仅是一种“相对弱势”,更是近乎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绝对弱势”。强化对于原本属于女孩的特质,会阻碍女性获得完整的独立人格,使女性主动将自己放置在依附的位置上。


我们发明了“骑士精神”,歌颂“英雄救美”然后“以身相许”,却没人在意女性是否真的需要被保护,或者男性提供的究竟是保护还是限制。


总而言之,优势地位的男性们不喜欢女性有太多的自我,他们更不喜欢女性享有太多的安全感,这会令他们难以控制她们。




几代女权主义者的努力迫使制度化的父权无法采用强迫性的压制来实现矮化,而采用更精密和隐蔽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点。


首先是对于爱慕的重要性的放大,这一点在娱乐业里本来就天然成立。


观众的喜爱取代了技术性的或者道德性的评价标准,于是艺人的义务就从传达作品、表达自我变成了无条件的取悦观众。




人格、外貌取代了才能变成了最重要的品质,艺人的追求进而就从磨练自我、精进技艺变成了满足观众合理或不合理的双标要求。


其中对于外貌和个性的苛责最为严重。


为了满足观众的这种苛责,媒体和广告商采用了一种偷梁换柱的手法,相对于更为宏大而多元的“美”,他们更喜欢用“可爱”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女孩。




偷换概念之后,女性在外貌之外的努力就会更加容易被否定,而她所竞争的场域将会被划定的更加明晰。


为了迎合外貌的“可爱”,性格也变成了需要被包装的内容,这种压迫削弱了女性原有的人格,将她们的价值压缩为一些形容词的物质形态。


最终就是无休止的比较:谁更可爱,她以前可爱还是现在可爱。


被捧上红人的位置意味着的往往不是认可,而是此后不断地被拿来比较。



在日本被看着长大的乒乓球国手福原爱也是这种“可爱”的受害者


胜极则衰的常事,被放大成每时每刻无孔不入的贴身战争。每一个新人的出现都被塑造成是对于原本在这游戏之中的人的威胁,彼此之间的敌意取代了面向群体外的敌意,而没有人能挣脱甚至意识到这层原本不该存在的束缚。


芦田爱菜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本身是极大的不幸,因为稍有不慎她就可能像麦考利·卡尔金那样一路走偏,半路“夭折“。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她既有足以自豪的外貌,也有精湛的演技,而更加令人赞许的是她的家人和她自己的头脑。


芦田爱菜出生于一个富足且教育良好的家庭,父母有着足够的能力支撑她,又有开阔的视野没有把她当做金丝雀束之高阁,让她主动地接触和见识世界和他人。


他们为她提供了独立的空间,同时又做着坚强的后盾给她安全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小妮子自己。


她拒绝在私底下被一直叫“爱菜酱”而要求更专业的“芦田桑”,这是为自己确立尊重与敬畏的第一步——这样的自尊,为她招来了“耍大牌”“脾气臭”的黑名;




她没有一直浸淫在演艺圈中,而是阅读和学习,考入名牌高中,在与直木奖获奖作家的对谈中表现出了智慧与积淀——这样的努力,让她变成了“没有童真,不像孩子”的“电视怪人”。


她没有滥用自己的容貌,也没有浪费自己的才华。而她的年幼与天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些渴望她永远“纯真无暇”的人的内心恶意。


《天降美食》里塑造过一个小童星,在襁褓之中因为长相可爱而被选中穿着纸尿裤拍摄沙丁鱼广告,于是整个小镇上的人都将他视作骄傲,“天真烂漫”也就成了他唯一的标签。




长大后,大人不断灌输一个概念给他:“只有你不懂事时的天真样才最可爱。”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幼稚、无脑的傻子。



20多年后,穿着纸尿裤的男孩长大成人,但大家仍旧将他穿着纸尿裤的照片悬挂在小镇的入口,要求他在典礼上继续扮演那个只会咬手的孩童。




而他自己也乐得如此。


但是当小镇上出现全新的国民偶像时,他立刻就被赶下神龛,其实人们早就厌倦了他的纸尿裤表演,他以为民众需要他永远是个baby,事实上,民众只是需要一个笑话罢了。


不过,幸好芦田爱菜没有成为这样的童星,她长成了一个大人讨厌的“怪小孩”。


Thank God, she's not that innocent.





推荐阅读|历史消息(👈点击可看)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以搜索关键词查看喜欢的内容哦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是 她影 ,一个全女性团队悉心搭建的平台。

    我们会积极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说不定你曾经看过我们的文章:


    也会组织各种有趣有意思的线上线下活动


    我们也时常推荐结合观看趣味&积极价值观的片/剧/影人


    更透过媒介中女性意识的苏醒带你重新定义自己,定义女孩



    再不关注我,就要放大招了!!



    作、投稿、商务联络tf@nxnightwave.com

    由“她影”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http://cc.newrank.cn)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