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风窗丨小黄鸭可能有毒

无毒先锋
2024-09-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风窗 Author 姚远


作者 | 南风窗首席记者 姚远


两只白鼠出现在荧幕上,其中一只肥硕庞大,是另外一只的三倍。紧接着又一对白鼠,一只神态平静,另一只却“活泼”得有些异常,“你能感受得到它在焦虑”,温瑞环描述。


彼时2019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温瑞环,受邀去参与一场学术会议,会上专家分享的两组动物实验令她印象颇深。


她特意记下了造成小鼠肥硕和焦躁的变量元素,一种被称作“双酚A”的有机化合物。


双酚A不是什么罕见的物质。它被工业广泛用于合成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饮水桶、水杯和罐头包装中,几乎无处不在。


然而,近些年大量研究证明,双酚A会对生物体造成广泛的不良影响,促成内分泌失调、生殖和精神系统紊乱等。我国于2011年明确禁止生产和进口含有双酚A物质的婴幼儿奶瓶,对其他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涂料的双酚A迁移量,也规定了限量。


一种隐隐的担忧浮出水面:化学物质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普通人如何分辨?手边一款平平无奇的水杯,怎么判断它会不会对儿童未来的健康造成损伤?


这些问题琐碎但重要,例如,对近年流行的“小黄鸭”系列产品,有机构在2019—2022年每年都会开展“小黄鸭调查”,将玩具送往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数据显示,小黄鸭样本检测达标率在第一年只有25%,经过一番努力后,这个数字到2022年达到94%。


高歌猛进的物质社会当中,化学品安全是一项隐性却重要的议题。有一群人,想要为此做些什么。



隐形伤害

50双不同款式的儿童凉鞋,分别从五个电商平台购回。当无毒先锋团队将它们搬回20平方米的办公室后,一股浓烈的、刺鼻的塑料味盘踞了整个房间,让工作一度难以进行。


采购的目的,是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检测儿童塑料凉鞋中一种名叫“邻苯二甲酸酯”物质的含量。


邻苯二甲酸酯是什么?


无毒先锋团队检测儿童塑料凉鞋


它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主要作用是增加聚合物材料的延展性和柔韧性,使塑料变得更柔软、有张力,更容易加工。尤其是在聚氯乙烯(PVC)塑料制品当中,增塑剂含量有时甚至可以达到产品的50%。


但同时,邻苯二甲酸酯也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拥有与人体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进入人体之后,会被人体内分泌系统误认为是天然荷尔蒙,加以吸收。


一旦内分泌干扰物占据了人体细胞中天然荷尔蒙的位置,就可能会引发内分泌紊乱,激素调节失常,增加性早熟、哮喘、过敏症、注意缺陷,甚至是致癌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还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和儿童来说。


不合格的塑料制品,是对消费者的隐性慢性伤害。更严峻的是,这种伤害的暴露风险不容小视。50款PVC儿童凉鞋的检测报告显示,88%的凉鞋存在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的一双,超出国家标准的828倍。


过去三年,像这样的样品,无毒先锋团队一共送检过966件。种类大都是对于普通人触手可及的、采购自各大电商平台的日用品。其中,296件样品至少存在一种有害化学物质超标,总体不合格比例达三成左右。


实习生媛媛在做实物信息录入


“不容乐观。”无毒先锋行动发起人、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毛达说。


毛达对化学品安全的关注源自2004年。当时,他刚刚硕士毕业,在一家环保公益组织工作,负责汞污染的基础调查和研究。他实地调研过一些汞矿,直观地看见汞矿工人所经受的职业暴露、汞污染对附近居民构成的健康伤害,毛达迫切希望为他们做些什么,却发现,太难。


“一个原因是,这些问题消费者看不见、没感知。你想去推动生产环节的变化,却得不到社会支持。”毛达对南风窗说,“我们需要更多普通人来关注化学品安全,那就要从日常消费品入手。于是,这些年我们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改变。”


无毒先锋就此成立了。他们将目光从上游企业投向更广阔的下游市场,希望去发现有毒化学物质如何在日常消费品中存在、又如何影响普通人的健康。


在一次次的送检中,他们意识到了日用消费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一些产品较高的不合格率;个别产品惊人的超值倍数;内分泌干扰物难以量化的慢性伤害。


无毒先锋检测到的部分不合格产品


温瑞环曾组织过一次调研,他们在电商平台随机抽检30款热敏纸样品——这些热敏纸会从线上渠道售往全国各地的超市、店铺和影院,成为消费者几乎每天都会接触的小票。30款产品中,47%的热敏纸双酚A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 GB/T 39498-2020《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的限制要求,且超标水平是限值的33至72倍。


已经有一些研究证明,由于热敏纸中的双酚A作为游离单体存在,它可以迁移至皮肤上,如果手指较为湿润或油腻,迁移量将是干手指直接接触的十倍。


尽管小票上的双酚A含量微乎其微,但如果毫无防范意识地频繁暴露其中,日积月累,或许就会给人体、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



剂量与毒性

化学品安全监管,本应遵循“科研论证—政策共识—产业监管”的通路顺利运转,但这通路如今走得不甚顺畅。症结就在于,科研界、产业界与政府监管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博弈。


吴长青是美国特拉华大学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的终身教授,2006年,她第一次注意到双酚A这种物质的起因,是朋友的一通电话,咨询她使用含有双酚A的塑料奶瓶喂奶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


吴长青


吴长青一时给不了朋友确切的回答。


2006年,当时的科研水平只发现双酚A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副作用,但还未证明直接的因果关系。


朋友的困惑在吴长青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去往特拉华大学任教后,吴长青与几位化工系教授一起,展开了针对双酚A毒性的系统性研究。


吴长青告诉南风窗,这些年来,她在研究中发现,双酚A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在远低于传统毒理学研究的剂量条件下仍能发挥效应,存在某种“非单调剂量反应”。具体来说,双酚A在高剂量条件下有毒性,低剂量中也可能存在毒性,甚至一些动物研究中,最有害的反应反而存在于最低剂量的实验组中。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应用传统毒理学基本原则,认为剂量与毒性呈现正向关系。”她说,“对双酚A进行监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双酚A这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特殊性,不能忽略低剂量的毒性。”


然而放眼世界,双酚A仍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品的制造与生产。除了欧盟委员会卫生和食品安全总局于2023年7月建议禁止在食品接触材料中添加双酚A以及其他具有相似结构的双酚类物质以外,其他国家和相关主体尚未有意下调双酚A的管控限值。


双酚A的身份证  / 制图:无毒先锋


科研发现与政策共识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延迟”。


吴长青解释:“根本原因是,一种新材料、新物质获得使用批准时,并不需要提供详尽的毒性研究结果,人们往往更重视它的使用功效及价格。”


“而且,有时候一些物质对人体的毒性影响,需要持续暴露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发现、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比如邻苯二甲酸酯,发明于上世纪50年代,却直到上世纪80至90年代,人们才发现它的毒性。毛达说:“但这个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物美价廉、无所不在的化学品。再要去淘汰它,就存在非常大的挑战了。这背后存在利益集团的游说,对科学的不确定性的利用,历史上产业界与科研界围绕烟草致癌性旷日持久的争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还存在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一些企业声称自己淘汰或减少了某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但实际是用另一种化学结构上相似的物质来替代前者,比如将双酚A换成双酚F、双酚S。


双酚A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 图源:无毒先锋


“但现在不少研究表明,这些双酚类的代替物具有跟双酚A相当的、甚至更高的毒性。它们结构类似,毒性机制也是大致相同的。”吴长青说。


“现在大家已经缓过神了,特别是欧盟。现在不再是单一物质管理,而是强调‘一类物质管理’。”毛达说。


当然,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是有代价的,是折损个别企业的经营利润,还是折损社会健康保障?这是一道选择题。



盲区

化学品管理的难点是,即使一项关乎化学品安全的政策标准制定下来,跟真正落实至产业监管也仍有距离。


比如,日益繁盛的创新产品、小众产品,频繁跳出现有的管理标准类目,令监管难以执行。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贺祥珂曾撰文指出:“我国大多数标准以产品为主线,局限在行业内部制定安全标准,但新产品不断出现,很容易出现产品无标准可用的情况。”



他以“儿童爬行垫”这款产品具体分析,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GB 6675系列标准,化学安全方面,仅对铅、镉、铬等8种可迁移元素和邻苯二甲酯类塑化剂含量,做出明显的限制要求,而“对于日益关注的VOCs、多环芳烃等高位化学物质,只有部分其他类别的产品标准有所涉及,如体操器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等,但这些标准并不适用于爬行垫产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说,“太过追求新奇不是好事”,毛达给出建议。


例如太空杯、水晶泥、不粘锅、美白霜,所谓神奇功效的秘诀,是其中游走在健康风险边缘的化学物质。


其次,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有限的监管力量在日益繁杂的销售渠道面前,难免力不从心。


2019—2022年,无毒先锋每年都会开展“小黄鸭调查”,从各大电商平台采购销量靠前的儿童塑胶小黄鸭玩具,送往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后续,再根据检测报告联络电商平台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督促产品下架。


邻苯二甲酸酯在男性和女性体内的靶器官 / 制图:无毒先锋


值得高兴的是,在他们年复一年的努力之下,小黄鸭样本检测达标率从第一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94%。


但仍有隐忧。如今这个时代,正规电商渠道已经不是获取日用消费品的全部。比如,一些超标产品无法走正规途径售卖,就以商铺赠品的面貌流入市场,钻进监管的盲区。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副院长杨庆星在一次圆桌对话上说:“线上平台不合规的产品越来越少了,会不会流转到线下呢?知道这个内容的人群还是比较少的,有些老年人或者小朋友自己买玩具的时候,会不会因为价格因素从而选择已经从线上被淘汰的产品?”


在温瑞环看来,化学品安全本质上是人性的抉择。企业能不能克服对增长的一味追求?消费者能不能克服对“舒适生活”的一味贪恋?


温瑞环


他们曾在儿童凉鞋调查中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达标的凉鞋,价格要远远高于超标凉鞋。50双PVC凉鞋中,达标鞋平均价格152元,超标鞋均价只有19元。一些昂贵的代价,往往以朴素的面貌出现在普通人身边。


毛达说,无毒先锋希望带给人们的,是对我们如今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经济模式的重新思索。


他说:“也许很多人无法接受,但我们的物质经济一定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无限增长。”


“地球是有限的,我们的物质消费也应当是无毒的。”


毛达


毛达回想起17年前,自己在贵州铜仁地区考察时见过的一位老人。老人曾是汞矿实验室的研究员,不到20岁,却已下岗。长期处于汞暴露之下,他双手不停颤抖,无法控制。这是“化学品安全”这个大而抽象的名词,给毛达心中烙下的一个具体景象。他们沿着溪流再往下走,山沟旁,几个年轻小伙围在土炉旁,正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土法炼汞”。


人眼虽然看不见,但汞蒸汽一团团地被他们吸入肺中,渗进血液,即将在人体内诱发一系列的变化。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向由

排版 | 风间



点击图片 即刻订阅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Fengyx77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无毒先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