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生:毕生唯奋斗 ——学习郭绍虞老师的治学精神
无论是晨光熹微的黎明,还是风雨如晦的黄昏;无论是挥汗如雨的炎夏,还是冰凝雪飞的严冬;无论是红烛高烧的除夕,还是爆竹声喧的元旦;无论时局多么动荡变化,还是个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时间有可能属于郭老师支配,他总是那样凝神贯注地坐在书桌旁。这样的姿态支配了他漫长的人生岁月,写出了几百万字蜚声中外的著作。有人也许认为,对人生采取这样的态度是容易的、平静的、幸福的。然而熟悉郭老师的人都知道,只有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才能铸成这样的形象。这精神,就是郭老师给《上海青年》的题词:奋斗。
郭老师少年只在苏州一家中等工业学校读过一年书,在工作中自学成才,二十八岁走上大学讲坛。在以后的六十余年中,郭老师先后在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任教,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在工作、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从二十几岁开始出版《战国策详注》、《中国体育史》,后来又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语文通论》、《语文通论续编》、《汉语语法修辞新探》等二十几部著作,主编了《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及《清诗话续编》等书籍,真可谓著作等身。郭老师研究的领域,遍及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修辞、书法理论等方面,并曾从事文学创作、文学运动和翻译工作。他刻苦自励,由一个中学生而成为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人之一,成为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其中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不难想象的。而他之所以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韧性地奋斗。
郭老师自己说,他奉行“狂狷的人生哲学”。“狂者,乃治学之积极进取精神;狷者,为人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也。”他的奋斗精神还表现在他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总是不断地注意知识的更新和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他在三十年代写作批评史时,就运用了各学科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广泛地阅读了哲学、史学、语言、文字、音乐、美术、书法等许多方面的著作。为了研究语言,他认真研究了文字、音韵、训诂、修辞等边缘学科的学问。他总是在“宏观”基础上作“微观”的研究。为了对一个问题作周密的考察,而采用“纵向研究”、“横向研究”交叉反复进行的方法。郭老师取《文心雕龙》“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的意思,自谦地以“照隙堂”名其读书室,以示其治学范围之窄,成就之微。其实,郭老师是最善于把“博”与“精”统一起来的学者。由于他的“精”建立在“博”的基础上,故能“阐幽发微”,“钩玄探赜”,由于他的“博”是在对每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故能取精用宏,博而不疏。“博”与“精”的统一,“纵向研究”、“横向研究”相结合,这是郭老师的治学特点。这种特点是他在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的治学过程中形成的,是他穷毕生精力呕心沥血的结晶。
奋斗,表现为治学之积极进取精神,也表现为和自己作不懈的斗争。郭老师由于争分夺秒,努力治学,很少参加娱乐活动,从没有安排过休假旅行。虽然积劳成疾,但郭老师从未在疾病面前低头屈服,而是在张方行师母的帮助和照顾下,注意接受治疗,过着严格规律化的生活,既没有放弃研究工作,又得享九十一岁的高龄。在粉碎“四人帮”后,他不顾年老体衰,以惊人的毅力,写了大量学术著作,并整理、编订了《郭绍虞文集》,表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政策的竭诚拥护和以学术为“四化”服务的无比热情。郭老师的“狂”与“狷”,“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象红与黑那样色彩分明的。而无论是积极进取,还是狷介自持,都表现出惊人的顽强奋斗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1985年8月19日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