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美丽庭院”会发生什么?惠东高潭中洞村告诉你!
当红色记忆与“美丽庭院”碰撞
会产生怎么样的火花?
位于高潭镇东北部的中洞村
是一个以“红色”为底色的行政村
如今,中洞村村道被鲜花簇拥
菜园种满瓜果蔬菜
农宅画满彩绘
让这座山区小村显得
精致又充满生活气息
当前,中洞村正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小切口”入手,以“庭院+”的形式,改善庭院环境、丰富庭院内涵、发展庭院经济,将家庭“小美”汇聚成乡村“大美”,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为这个革命老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庭院+党建”
干群共建美丽宜居新乡村
原本光秃的铁柱子,套上绿竹节和花草装饰品,地面配上各色花草盆栽为点缀……来到中洞村村民杨定妹家,门前的铁皮雨棚引人注目,这处精心打造、颇具巧思的美丽庭院让人心生愉悦。
去年,杨定妹的孩子开设了中洞村首个快递驿站,为村民和驻村项目工程人员提供了便利,“每天快递最多200多单,来往的人越来越多,门前的环境很容易脏乱。”杨定妹说,为了维持好家门的庭院安静整洁,她将庭院空间合理利用,购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绿植以及景观小品,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杨定妹是村里的一名党员,也是村妇女主任。今年以来,她积极倡导并推动全村的美丽庭院建设,组织周边居住的妇女群众开展庭院美化培训,分享种植技巧、景观设计理念,让妇女成为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党建引领强根基,干群共建促发展。在杨定妹的先锋模范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开始主动活化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用于扩绿增绿建设“四小园”、打造美丽庭院。
“村里帮忙收拾好了我家门前的菜园,现在我种上了豆角、瓜菜、茶叶、甘蔗等作物,不仅能随时采摘品尝,还是一处宜人的小景观。”村民戴土生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菜园果园浇水、除草,这样的乡村生活让他感觉安逸舒适。
“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必须以村民为主体,要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形成‘人人想创、户户争创’的良性循环。”高潭镇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高潭把党建引领放在典型村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统筹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民志愿者等力量,引导党员干部出谋献策、投工投劳,活跃在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的最前线;同时,依托妇联组织,以“乡情、亲情、友情”为情感纽带,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乡贤及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优势,捐赠了一批资金、物资,有效助力美丽庭院建设。
在今年暑假时间,中洞村还邀请惠州学院的学生对周边的老旧房屋进行彩绘,并引导村民发挥创意,将废弃的旧花盆、轮胎等旧物品进行改造和装饰,打造出了充满创意和艺术气息的特色庭院,既节约了整治成本,又为庭院增添了别样风情。
家家讲卫生,人人爱清洁,户户争出彩。如今,随着美丽庭院建设深入人心,高潭镇涌现一批“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户,生态绿美、生活宜居已成为中洞村发展主旋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四季有绿、季相分明、乔灌错落、瓜果飘香的庭院景观,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的画卷。
“庭院+绿美”
红色山村变身绿美大景区
事实上,地处莲花山脉的群山之中的中洞村,此前由于地处偏远,对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年轻力壮的村民外流务工,一度导致中洞呈现空心化,出现农房破旧、庭院脏乱、农田荒废等现象,振兴发展一度很缓慢。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帮助下,中洞村先后修复革命遗(旧)址14处、建成启用潮惠高速连接线、硬底拓宽乡村道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随着基础建设的优化、环境的日益改善,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中洞村走出了以红色山村、生态乡村的独特旅游发展道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培训体验。
打造旅游村,“颜值”很重要。在拿捏“颜值”方面,中洞村做得很到位:柏油马路平坦宽阔、干净整洁,路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红星和火炬符号,加上到处花团锦簇、草木丛生的美丽村景,仿佛进入了一个大景区、大花园。
这是中洞村推动“庭院+绿美”的积极成效。去年,入选“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后,中洞村积极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以“绿美”带动“庭院美”。
今年以来,秉持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的原则,中洞村在入村碧道上种植了1公里的黄花风铃木,栽种各类风景树苗1330株;在村内的河道两旁增添了色彩缤纷的水果、蔬菜采摘园,提升了两岸景观;修缮一条约7公里的红军驿道,正打造天然氧吧的露营基地。
与此同时,中洞村还通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新增垃圾屋14个、垃圾桶70个,清理乱堆乱放的生产生活工具、生活垃圾乱倒乱堆48处,高标准打造“四小园”、施行门前三包积分制,通过加强完善垃圾分类、垃圾清运等保洁管理机制,保障垃圾不落地,用绿美乡村建设赋能“美丽庭院”示范带。
如今,中洞村的革命遗址成为东江干部学院的党员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点,每年来到中洞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普通游客可达到40万人次;同时,还吸引了总投资约80多亿元的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户、动工。
“深耕‘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库’三色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多业态乡村发展模式。”高潭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依托红色、绿色、蓝色的多元资源,中洞村正计划打造出集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生态红色旅游景区,加快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与体验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结合。
“庭院+经济”
美丽经济点亮乡村致富路
特色民宿、农家乐、红军咸茶馆……随着中洞村旅游产业道路越走越广,产品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革命老区人民吃上了旅游饭。
红色旅游不仅带旺了中洞经济的发展,也引来了一波“返乡潮”。这几年,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很多村民选择回乡就业创业,大家对乡村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深圳创业的高潭青年林伟民就是其中之一。此前,他回乡探亲时,感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红色文化资源,便回来建设了有38间房的忘山居客栈,依托客栈和当地资源开展团建、红色文化旅游、亲子游、农耕体验等活动,客源不断增多。他还开设了线上农产品电子商城,专门销售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特产品,并挖掘开拓了两条乡野觅趣线路,以丰富游客游玩体验。
去年以来,中洞村的民宿生意进入了稳定的收益期。这源于中洞抽水蓄能产业项目的落户建设,一大批项目人员进入中洞村。很多项目企业看中了村里现有的民宿、闲置的村宅资源,并被美丽的庭院和乡村建设所吸引,决定与这些民宿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也让工程人员实现了“拎包入住”。
“仅忘山居客栈,每年就能获得100万的稳定租金,其他小型民宿、村民闲置的房屋,每间月租金在2000到20000元不等,极大提高了村民收入。”除了提高村民经济外,中洞村还盘活了闲置的学校场地,用于租赁办公,单租金收入便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20万元。目前,中洞村村集体收入已达41余万元,实现大幅提高,乡村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如今,依托“美丽庭院”建设,中洞村还在积极培育农家乐、采摘园等经济业态,以满足往来游客和项目企业需求,拓宽乡村经济增收路。
比如,中洞农家饭店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墙体彩绘,庭院四周按区域科学种植了各类瓜果蔬菜,布局错落有致,为游客提供了在品尝美食之余,亦能欣赏田园风光的绝佳体验;打造了中洞农业种植采摘园,用于承接东江干部学院劳动教育体验、农特产品销售以及观光采摘游,促进中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增长,助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我们启动了红色遗址提升工程,计划通过补齐发展短板,丰富游客旅游体验。”高潭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中洞村将继续按照“有特色、有亮点、有颜值”的发展思路,推动镇村联动、干群合力,打造“美丽庭院”示范点,用“庭院美”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看更多“美丽庭院”新做法
了解更多资讯
▽“学习”获取每月学习清单
“招聘”获取近期惠州招聘信息
▼ 大家都在看 ▼
来源 | 南方+
编辑 | 张雅婷
校对 | 郑静霞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