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泛娱乐与大消费论坛第四场:时尚娱乐与新世代的消费观

2018-01-30 王伊祎 Jstyle精美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 


主持人:殷春颖(JSTYLE精美创始人兼CEO)

嘉宾: 徐志斌(微播易副总裁徐志斌)
岳路平( 跨界策划人/当代艺术家/创客运动实践者/数字策展人)
董艺(文资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
王雁林(《男人装》前副主编/现“腾讯大家”“GQ网”专栏作家/自媒体“新老王不装”主理人)
尹睿(大众点评市场营销负责人)



殷春颖:下面话题我们邀请的嘉宾及讨论的话题与我们的时尚生活更加紧密,好多事情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接下来进入到第四个主题环节:时尚娱乐与新世代的消费观。非常希望能够聆听各位在泛娱乐和大消费领域你们的观点,先从徐志斌先生这块开始。徐志斌先生曾经出过几部专著,都非常有名,包括《即时引爆》和《社交红利》,相信您有很多自己的体会。


徐志斌:我们最近从很多领域调取了很多数据,发现很多网红50%以上的收入来自大玩家、RMB玩家,而且不仅仅在直播、游戏圈。前几天跟百度在一起,把他们后台数据翻了一遍,一个一个看,我们看到同样一组数据,即很多明星粉丝,其中有60%是无条件的去配合明星做各种各样的官宣和活动。第二个50%以上的粉丝会一个月付出500块钱人民币以上,买明星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周边。但这还不是让人震惊的事情,这批年轻用户有6%—9%的用户愿意无上限的付费。我们讲的IP、娱乐、泛娱乐都在这组数据当中,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很多问题,也是今天很多企业、品牌、明星都在致力往前奔的核心方向。

殷春颖:听了徐志斌先生的介绍,感觉在泛娱乐和大消费之间有一种新的联系,包括在新的互联网浪潮之下,明星、IP包括文化,消费模式……互动越来越密切,包括新的玩法,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徐志斌:是的,我很同意主持人的观点。


殷春颖:非常希望听一下岳路平先生的看法,从艺术包括科技及新的方式上怎么样去结合?


岳路平:我们的标题有四个关键词,“时尚”是一个关键词,有一种说法是“时尚是有计划的过时”,我们重要的不是讨论什么,而是讨论正在流行的什么时候会死,什么时候像牛奶过期一样会过期掉,速度是多少?我的回答是18个月,摩尔定律是18个月。第二个词是“泛娱乐”,今天掌握娱乐的权力(Power)不在一千万、上亿粉丝手上,今天的网红,用凯文•凯利的话说有一千铁杆粉丝的利润,你就能活下来。第三个词是什么叫“新世代”,我们今天经常用85后、90后、95后来定义,如果按照我刚才的周期来说还不够精确,今年是2018年,应该是两年一个周期,摩尔定律是18—24个月,应该是18后、16后、14后、12后,因为是一代一代更新,是按照这个来迭代的。今天最流行的吃鸡游戏,吃鸡最恐怖的是大逃杀过程,不断的圈死你,最后只活一个人。有的人可能是80后甚至50后,但如果在这个时代的大浪淘沙中能够胜出就是新人种。最后一个是“消费观”,可以加一个“产销观”,很早以前消费时代已经进入到产销立体化时代,今天每一个生产者都有生产能力,不断在微博微信看别人的内容,也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所以生产和消费是一体化的过程。这四个关键词让我们初步识别这个时代正在发生什么,哪些人在做什么,哪些人在他逃杀中生存。


殷春颖:这样会不会有很大紧迫感?


岳路平:对,70亿人类,真正在舞台上有7亿或者7000万掌握这个时代的人就了不起了,剩下的被关在时代监狱里,只不过监狱的大门是透明的,让他们误以为跟这个时代在一起,其实你早就被锁在上一个时代了。

殷春颖:艺术人士、时尚行业人士很多东西是感受。包括岳路平先生说的泛娱乐意义和概念,比用一些经济数字它更重要。下面话题给董艺老师,您在艺术品投资包括艺术品本身和IP这块有非常长期的深入研究,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和见解吗?


董艺:岳路平讲的特好,讲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我们投资的范围当中,艺术是其中的一块,时尚投、泛娱乐也投,和与之产生的消费也投。投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算是文化投资产业中比较好的,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动漫、教育、艺术产业、新媒体我们都在做。最后发现现在的投资越来越难,难在几点,第一点是每一个企业都非常碎片化,只覆盖某一个很小的细分行业。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如果去迎合反而找不到自己,你要保持鲜明的特性和独特性。也因为这样,每个细分的很难一统天下。比如财经类的,财经类的新闻媒体很多,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铁粉,谁都不能把谁占领,天花板变得相对比较低,这种情况下对投资的挑战更大。其他行业如何?比如艺术行业,我们看了大量的艺术品,今天站在基金老总的角度,仍然认为艺术非常难做,中国最好的艺博会一年收入有没有两千万都要打一个问号。艺术家跨界衍生产品可能比不过一个演艺明星,你的产业在哪儿?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市场化程度很低,产业化程度很高,但是聚合整合能力很低,这样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所以我投资的时候,觉得文化企业最难的不是投钱,投钱最容易,投之前一定是要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制片、好的工作室,或者有一个好的媒体小组,难是难在投后的管理,投后管理是让企业不断壮大,把不同类型、不同细分的整合在一起,最后变成行业中平台型、引领型的,而且能够分散。如果中国一家电影公司,不同类型的能拍就能分散风险。每一年中国前10个票房都不可能是同一个类型,这就关系到我们的企业运营。


殷春颖:非常中肯,而且真知灼见。我相信董艺总提出这个观点,一方面是对文化还有艺术领域的看法;另一方面还是充满希望。做的时间久,所以了解的时间更深。今天上午刘总提到为了梦想而投资。我们做时尚、文化、艺术都是因为梦想而坚持,因为它小更需要翅膀和羽翼进行帮助。王雁林是前《男人装》的副主编,也是自媒体人,目前网络自媒体帐号在各大平台分发量比较大,是意见领袖,切回到时尚领域有很多讨论空间,借此机会我想提问,对于时尚,在现在新世代,在泛娱乐演化之下,时尚出路在哪儿?你的感受是什么?


王雁林:内容生产上很难达成原来那种大型公司把持大量的资源的情况,更多是变成作坊式的,是小团队两三个人就能做一个公众号。而且从营运上比较简单,收入比原来好的多,当编辑、当主编一年收入和做公众号差了一个档次,单条就有几十万的广告,所以这个肯定是未来的趋势,首先会分散,会越来越散,越来越个人化。现在粉丝消费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杂志或者一个机构而信任你,他会因为认同你的消费观或者推荐而信任你。我认为是内容到变现的转化率问题。

殷春颖:消费是最近不是避讳的问题。传统时尚大家都是不媚俗的,保持个性、潮流,甚至拒人千里之外。现在面临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你自己写文章或者处理问题的时候会不会迎合你的粉丝?


王雁林:不会,我觉得好的内容有标准,所谓的媚俗或者迎合的粉丝口味是很low的,比如成为爆文,不符合互联网任何爆文的要素但就爆了。反推,好文章内容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一定会爆吗?不一定。你们不媚俗,媚俗是指保持最低的数据,从商业角度需要这个数据。但从发展好或者从一个内容机构、自媒体来说,真的要从上限看,不能往下限看,必须是最好的对标。现在网络化的语言或者标题党走红,我把内容做成标题党,内容越做越差。

殷春颖:其实还是保持艺术家的品质。


王雁林:不是保持艺术家的品质,是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不媚俗。

殷春颖:是的。网红和时尚,你觉得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王雁林:刚刚说到粉丝的消费能力,我认为你说的过于乐观,我认为没有那么高的转化率。第二是具备这种号召力的人是少的。现在给我们的感觉是谁出来都能号召粉丝随意的买什么东西,这是不负责任的。我有一个朋友粉一个超女至少十年,这么多年来积累下的粉丝不到10万,是消费粉。比如为李宇春去消费的不到10万,乐观估计有5万左右,但有个三五万就可以活得很好。我们现在说小鲜肉,片酬高,一个亿两个亿,其实不要看人家片酬高,其实拿到手没有多少,因为人家要拿钱去买流量。前面还有新闻说收视率造假,一集要花三五十万去卖数据。把这些挤掉后,看明星和网红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想没有多少,但有个别会很强。


殷春颖:下一个问题留给尹睿,从大众点评的平台出发你有什么看法?


尹睿:从互联网来看,泛娱乐最早是腾讯提出来的,之后进行了变迁,最早是IT,IT经历了专业生产者制作的内容最重要,慢慢演化到UGC的内容,头部的内容是我们关注的点,现在大家重视在尾部内容,周期长,成本非常低,性价比非常高。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今日头条、腾讯都在建自己各种各样的扶持计划。对于大众点评平台来说,我们起步稍微晚一些,从去年年中开始意识到大量的UGC内容包括IP崛起,所以我们也在平台上鼓励用户做UGC的内容,包括视频、图文。另外一个,除了用户产生内容之外,娱乐开始在游戏行业是一个大的范畴,比如自制剧。现在跟商品、商户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们看到在细分市场里,结合的商业化也越来越成熟,比如我们目前帮商户做PGC、UGC的内容,客户能够很快拿到流量并变现。我们还发现平台用户发生很大的迁徙,最早是70后的天下,现在90后、00后在迁徙,他们的要求是独特的,高要求个性化的内容,同时要求观点明确的内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在看千人千面推送,把个性化、有调性的族群集中在一起。

殷春颖: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希望大家做一个分享,包括在新的时代,你们对于时尚IP、娱乐在这样的消费升级、消费转型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包括在未来有没有你们的期待,或者在大家心中是什么样的走向?


徐志斌:我对这个走向非常乐观。我自己本人还是几个大的广告节的评委,广告费用的走向今天没有任何一家敢不和社交发生关系,大头不是在社交当中传播。用户参与、社交的比重、更多和粉丝、用户泡在一起的玩法会成为关键,所以传播从公司角度来看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从个人来看,看自媒体此起彼伏、风起云涌的变化,以及小鲜肉不断更迭,其实无数的变化背后都会遵循几条非常简单的规律或者方法论,我个人把更多业余时间放在规律和方法论上。比如产销观、小鲜肉,我们对此非常乐观。大家提到小鲜肉,大家会开玩笑,批评人家的演技不好、不敬业,但是粉丝经常会出来说一句话“你们见过他有多努力吗?”我们看到这句话会笑,这也会成为理由?但恰恰相反,不同的优质内容、符合粉丝喜好的内容和粉丝愿意投入进来,变成他粉丝的特点,这种我们叫作“我在实时成长”。对很多人来讲,大家都是屌丝,但是我们看着一个人从屌丝成长为非常棒的人、成长为非常优秀、非常顶尖、非常头部的人,这个成就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情愿看身边很普通的人,与他一起成长。产品逻辑和运营逻辑以及看小鲜肉的成长、贴吧大神的成长、自媒体大神的成长都存在同样的特点,一开始你并不好,但我们愿意陪着你每天在成长,陪着你、推着你的成长。


殷春颖:过程中我们扮演着非常纵向的角色,非常期待您新的作品呈现出来。岳路平先生您的意见是?


岳路平:我觉得首先所有从业人员会犯一个毛病、一个错误,包括今天用词是都在工业文明延长线上做修修补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的特征。我拿消费来说,现在消费者已经死亡了,现在是用户,之前还有公民,公民到消费者到用户,这是一种人种的变化,这种人种特征就是赛博者(人机共同体),所以我们识别“用户”这个新人种?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因。第二,新世代。这个时代是每两年迭代,你有没有勇气面对。泛娱乐是什么?我觉得要有游戏化思维,今天内容生产者和用户之间是双人物逻辑,不再是广播式逻辑,你永远不知道player什么时候有感动的瞬间,这个时候只有用户知道。我们沿着工业文明做修修补补的时尚已经死了,今天是新时代观、新娱乐观、新时尚观。我们跟精美正在做“未来生活+”,期待在这几个关键词的更新、演化的基础上重新出发,而不是在工业文明的延长线上做灵巧碎打的修修补补。

殷春颖:在工业时代不能完全定义未来。


岳路平:有一句话说进入“后真相时代”,有一本书《Really is brokening》讲千万不要相信一个恒星在天空指引着我们向前的时代了,现在是大家一起共创共建的过程。

殷春颖:董艺总对岳路平先生的说法有没有不认同的地方?


董艺:其实大家都在一线,我挺认同的。迭代、快速、IP。IP在今天无比的难,一个IP的持续,说老实话,没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前不知道有IP,那么《三国》、《西游记》是不是大IP?从今天来看是大IP,但这个大IP和原著本身相差很远。我们今天看这些电影明星、剧作家,他们IP持续时间有多长?会越来越短,所以IP并不是万能的,IP是有影响力的,同时IP迭代速度非常快,这样使得我们在IP转换过程中要越来越多元化,迅速叠加成电影、电视剧……迅速演化成衍生品,然后这个IP能持续多久不知道。像《007》这样的电影大IP是一代一代人做出来的,而且有更长的IP和后IP运营,中国往往在后IP运营上很弱。电影明星到底值不值这么高的价钱?我们之所以把一个演员、一个艺人、一个时尚明星有一个估值,这个估值是不是过高,其实高和低是相对的,有的电影演员演艺寿命是50年,分摊到50年的时候,今天即便是这个估值还有空间。如果演员的演艺寿命只有5年,那就可能是高估值了,所以这是很难的,和每个人有很大关系,和经纪公司有很大关系。所以讲到如何看IP、如何定义IP是比较难的事,是考验每一家机构很重要的。

殷春颖:非常深刻,王雁林对我们这个新的时代有什么样的期待?


王雁林:我觉得是大家更有耐心,大家更有匠心。无论是从时尚来说,还是从传媒或者文化产品上,需要匠心和耐心,2017年是有总结性的一年,无论是从产品时尚媒体而言,而是从影视文化来说,2017年死掉很多杂志和报纸,包括时尚杂志,2017年很多爆款都不符合多年以来IP+小鲜肉+大资本制作这个规律。比如《摔跤吧,爸爸》,比如《战狼2》,比如《二十二》,这不符合资本圈以及原来互联网圈所认为的爆款。而且2017年很多小鲜肉参与的电影、电视剧全部扑街,无一例外。这一年过去以后,很有代表性的风向是什么?比如《莫斯科行动》,现在的宣传是“没有小鲜肉,全是老戏骨”,这代表着价值观的回归或者转向,这是好事。而且任何伟大作品,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比如梵高穷了一辈子,到死也没富,莫扎特也是,贝多芬还好,但也不富,偶尔海顿比较富。《摔跤吧,爸爸》,在中国来说这部戏在中国是拍不出来的,两个女演员训练摔跤练半年。


殷春颖:可以总结一下您的观点吗?


王雁林:从未来来说,如果我们希望有更好的文化产品、更好的时尚产品,都需要耐心和匠心打造、磨炼,最终才会得到好的那一个,而不是快销的。

殷春颖:尹睿您的见解是什么呢?


尹睿:我个人对这个产业比较有信心,从长远来看有很大发展的。我们也看到在打造IP过程中有些问题,大家可能更强调的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比如是不是有明星代言,如何打造网红,如何让网红反哺我的商业产品,更多对产品本身关注度、对产品功能关注度弱的多,包括后期运营上也弱的多。例如近期的《百万答题》,大家看到这种形态出现后,出现的雨后春笋的各种IP,这是商业变现的渠道,而没有思考IP价值是什么样的,未来对我们的意义在哪里,这里都没有做一些特别深入的思考。另外一点,相对浮躁的是我们做营销,用泛娱乐的方法让人这个主体与消费品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中大家过分的把明星、网红抬到非常高的位置上,而忽略了IP本身长期有耐心的创造。最近我们也做一些IP的东西,包括市场、包括产品,说要不要邀请一些明星、邀请一些小鲜肉打造一些东西,一些明星有人设,更多希望用这些人设去做,而不去想IP本身要做的内容和表达的内涵是什么。所以后续在浮躁上要降一下。

殷春颖:非常感谢五位,今天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我们未来会持续不断的关注这个领域,会相信有真知灼见的发声,为这个时代和社会做一点我们的贡献,与大家产生更好的互动,感谢。


获取更多明星潮流资讯

请长按图中二维码下载

JSTYLE精美 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