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我们一直在路上——科技引领助脱贫,产业带动促“三变”

2017-11-16 安康科技

  11月8日,晨光微启,汉滨区科技局扶贫帮扶工作组偕同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魏凌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师)、区级科技特派员金丽(区农业局干部)以及安康越泽农业现代园法人代表郭国战等一行七人穿破蒙蒙山雾来到了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王岩村王家院子。王岩村是汉滨区科技局包联的贫困村。


  批杷建园兴产业

  在副局长杨朴的主持下,首先召开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产业建园动员大会。要求群众提高依靠科技发展产业的意识,充分认识科技力量,要认真学习掌握“三区科技人才”魏老师传授的枇杷园冬季管理技术。

  建园培训现场,魏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果树掐花、剪枝、拉枝、定干的作用和技术要点,村民们屏息静气的听,继而喜笑颜开,纷纷感叹:原来我们光知道包谷芝麻要掐苗,没想到所有的植物都可以人为调整营养!原来种庄稼真的需要科学知识!

  后来魏老师看到一棵因滑坡、根系被破坏而导致营养匮乏、枝叶日益萎黄的大枇杷树,心疼的说:“这棵树得赶快剪枝,而且要动大手术,不然以后果子稀小不说,还极有可能因缺乏营养而枯死。”那棵大枇杷树的主人带着笑容,斩钉截铁的在他身后说:剪!剪!剪!

  让大家高兴的不仅是明白了修剪的道理,掌握了管理技术,更让他们激动的是,今天郭国战经理还要现场给他们发放今春枇杷园建园挖坑钱。15278元现金一一发放结束,有个村民拿着一叠刚领到手的钱,感慨到:现在社会就是好,领了免费树苗,种在自家地里,还有劳务费领!

  同时感慨的还有汉滨区科技局扶贫帮扶工作组的人。这批正在培育的批杷树,正是今年3月初,区科技局从四川果树研究所调入的优质树苗。已先后两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区林业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示范批杷建园栽植技术。

  村民们高兴了才有干劲,村民有了干劲他们的工作才没有白做,他们辛苦的汗水才没有白流。几个月来,汉滨区科技局扶贫帮扶工作组一直致力于包联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千方百计“请、派、送”, 一次次翻山越岭行走于村组和贫困家中。在深入村组农户,了解村情户情并与贫困家庭座谈的基础上,针对王岩村实际及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诉求,科技局帮扶工作组认真研究,确定了依靠科技引领带动产业增收来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方案。


  养猪养鸡助发展

  方案有了,具体如何实施呢?千百年来,家畜一直是老百姓富家的传统方式。

  4月1日,区科技局为王岩村贫困户送来一批优质鸡苗。邀请的随行科技人员现场传授饲养技术,引来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贫困户增强了脱贫信心。

扶贫工作组反复走访调查,又根据摸底情况及农户产业发展诉求,4月11日,将2万多元购买的仔猪运送至王岩村,发放到21户贫困户手中。为了保证养猪户劳有所得,改变他们饲养陋习,发放前,仍然邀请了技术员围绕饲养、疾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现场讲解培训。


  蔬菜种植保订单


  5月18日,帮扶工作组邀请区级科技企业谷雨公司经理冯静及业务技术人员,共赴王岩村为贫困户送去豇豆高效种植技术,免费发放豇豆良种32斤,现场签订了收购事宜。7月13日,再次邀请谷雨公司技术员,就病除害防治、农药使用、干豇豆加工制作技术等,组织种植进行实地示范培训。并免费配发了4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

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感叹不已,先前只知道庄稼长了虫子治虫,不晓得还要防虫;只知道有了虫子用农药喷洒,不知道喷洒还有这么多讲究……

  9月22日,谷雨公司以8元每斤(略高于市场)的价位到村入户,上门收购了种植户的干豇豆。

  劳动者得到了收益,付出者得到了肯定;王岩村贫困户有了笑容,扶贫工作组有了动力。


  药材林果齐发展

  9月6日、9月13日,区科技局李爱龙局长、杨朴副局长等一行,先后两次分别到王岩村一江两岸召开贫困户产业发展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思路。根据王岩村分布瀛湖两岸的地理特点,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鲁周明、张忠良、舒志明等专家到村实地勘察,结合村民诉求,确定了瀛湖两岸因地制宜分别以发展林果丑柑和种植中药材枳壳为贫困户长效增收项目。

  目前,瀛湖南岸将以企业建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区属科技企业瀛湖越泽现代农业园新流转了120多亩土地,准备引进“不知火”、“春见”、“爱媛”等优良果品发展园区。前期工程中,园区主干路硬化、灌溉水窖已基本完工,248亩枇杷园已初步建成。

瀛湖北岸王岩村村民正在挖坑,准备栽植中药材。汉滨区科技局帮扶工作组将据实数坑定苗,统一选购枳壳种苗,并邀请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示范培训,只需要农户准备好种植工作。

  俗话说:亲戚救急不救穷,话糙理真。 脱贫工作也是如此,在“助”不在“给”。汉滨区科技局本着依托科技引领帮助贫困户脱贫,用龙头产业带动促进“三变”改革实施的原则,一次次送给村民们的不仅是种苗等物质需求,附带的知识技术才是关键,才是目的。建立在表面的“给”,实质上是一种最深情的“助”!

  任何人认识一种新事物,建立一个新观念都需要时间,需要过程。村民们明白了知识,掌握了技术后,就会主动的去发展产业。当有一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回过头来,他们才明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果然是好政策!这样才能真正使贫困户摆脱贫困。这又是一个何其艰巨的任务!所幸,像汉滨区科技局扶贫工作组这样的一群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文章来源:汉滨区科技局

文章作者:杨 朴 陈春苗

责任编辑:曹佩佩

投稿邮箱:akfzw@qq.com

联系电话:0915—3209603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