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群众的亲人,做扶贫的桥梁”~ 专访我校驻村干部邓彬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摆脱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开启了向贫困反击的伟大实践。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川音作为艺术院校,坚持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力开展资金扶持、产业扶贫、结对帮扶的同时,紧紧围绕联系点基础滞后和“文化贫血”现状,坚持“三好三精”,对症下药,精确滴灌,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扶贫、艺术扶贫,为发展广元市昭化区、甘孜州九龙县艺术教育,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助推精神文化脱贫迈上新台阶,步入新常态。川音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贡献川音力量。
专访学校驻村干部、原文星村第一书记邓彬
邓彬,作为川音人中的普通一员,于2015年10月按照学校党委选派,至对口帮扶点广元市昭化区,任明觉镇五房村驻村工作队队长。2016年1月调整至王家镇文星村担任 “第一书记”。2年任期满后,他又在许多人的疑惑和不解中,主动要求延长1年任期。3年后的2019年5月,邓彬从文星村“第一书记”的角色中分离出来,回归到了简单宁静的校园生活。见到他时,他穿着T恤、运动鞋,皮肤有些黑,脸上经常挂着笑。他的话语温柔而亲切,向我们娓娓道出他3年多的驻村故事。
破旧的土坯房、坑洼的泥土路、思想保守的老农户,这些是邓彬书记对王家镇文星村的第一印象。
文星村旧貌
2016年1月初,四川音乐学院曾组织“走基层·送文化下乡”活动。当时第一次来文星村的邓彬,对这个贫穷落后的村落印象深刻。谈到扶贫前文星村的面貌,邓彬眉头紧锁,他似乎回忆起那些在恶劣生产生活条件下起早贪黑的村民。尽管他们坚强努力地生活着,投入与产出却始终无法达成正比。
文星村旧貌
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作为劳动生产主力军的青壮年多外出务工,而留守在村里则几乎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相对来说较低,这就导致文星村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科技发展缓慢。再加上文星村地处秦巴山区,农田零碎,落后的交通、水利等设施,严重阻碍着村社会经济发展。
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发挥其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断掉其穷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
邓彬走访贫困户
邓彬想,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发展产业,搞生产、促发展是现阶段的头等大事。初来乍到的邓彬怀着满腔热情,设想了各种发展前景,拟定了一揽子工作计划,准备和村民们一道热火朝天地大干一番。当他忙碌几个月后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绝大部分村民依旧还在原地踌躇。
村民们在川音为其新建的会议室参加生产培训
对于那时的文星村村民来说,这位机缘巧合契机下来到文星村的邓彬书记是初来者,也是一个外来人。村民们认为,邓彬既不了解文星村,也不了解文星村人,跟着他一起干,“风险太大”。保守的村民早已产生了固化思维,在发展问题上退缩不敢前进。但在邓彬看来,破旧立新,保留已有优势并寻求新的生产刺激点,是一条必然的发展道路。他挨家挨户地走访,一遍又一遍地鼓励村民们,“以前吃过亏不要怕,我们要向前看,现在是百年难遇的好机遇,你不去发展,等人家发展起来了你再去发展,你吃的亏会更大。”
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没想到邓书记年纪轻轻,还挺会做思想工作的。”村民们如是说。为了能让村民更快地解放思想,主动寻发展,邓彬以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准备先行先试闯出发展新路。但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还是从零起步。困难虽多,问题虽复杂,但没有阻碍邓彬向前闯新路的信心,没有抵灭他带领大家寻发展的毅力。缺启动资金,他以私人名义四处借;缺劳力,他带领村社干部一马当先。
缺劳力他亲自上阵
有一次,为了按时按量送达“王家贡米”,他和村社干部7个人通宵达旦装卸大米6吨多,也正是这一次,他们帮助粮农实现了利润翻番,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一个‘外人来’都敢为大家闯,我们还害怕啥子”渐渐地,村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从做工作求他们发展,变成了“他们自己要发展,他们自己想脱贫,他们自己谋奔康”。
利用农业固有资源进行开发,走出一条专属于文星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殖了小龙虾
食用菌养殖
藤椒种植
中药材种植
此后,文星村大量发展新兴产业,建设产业园区,包括小龙虾养殖园区、莲藕养虾园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等,村民们养殖了小龙虾,培育了食用菌,种植了前胡、吴茱萸、藤椒等作物。文星村以“联合经营”和“资产租赁”两种经营模式,建成了集体经济示范园区三处,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追赶。截止到2018年9月底,文星村村集体经济累计创收近4万元,人均可分配金额达到了32.5元。邓彬利用农业固有资源进行开发,走出了一条专属于文星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文星村公路修建、道路硬化
接踵而至的一个问题是生产和生活用水。由于种植结构发生调整,文星村亟需改变过去“旱山村”看天吃饭的现状。在邓彬的努力下,村里完成了6.3千米的灌溉水渠工程。灌溉工程的通水运行有力地保障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大大减少了灌溉成本,增加了抵御大自然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他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支持,在川音的帮助下,一个包含“三级漫滤水池”、36千米的管网的“人饮工程”也顺利如期完成,文星村家家户户都实现了自来水管入户,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一段随手拍视频,反映了文星村村民对邓彬和川音的感情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视频来源:电子音乐系
切实为人民服务,邓彬谨记三个“第一”,第一工程抓党建,第一要务促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要当群众的亲人,做扶贫的桥梁。
邓彬说,切实为人民服务,他谨记三个“第一”,第一工程抓党建,第一要务促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要当群众的亲人,做扶贫的桥梁。对这三个“第一”的坚持,逐渐让邓彬从村民口中的“外来人”递进到关系密切的“亲人”和“朋友”。
文星村一位贫困户,因丈夫车祸意外去世,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住在村里大山深处。一个学娃在读大学,一个学娃还在念小学,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柔弱的的肩上。她家住破旧的土坯房,离最近的公路都要走上1个半小时。邓彬认为,这位贫困户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她家搬迁至交通方便的地方。于是,邓彬决定入户跟她面面商谈,为她谋划未来。然而,让邓彬没有想到的是,这易地扶贫搬迁,竟还成了“拦路虎”。思想工作一做就是几十次,解决方也设计了七八种——这些努力却仅在这位母亲心中泛起微涟。离开熟悉生活、生产环境的不安全感,以及对未来自己和孩子生活的担忧,令她坚决拒绝接受任何改变。
这些无法推动的工作进程像一块块石头,阻拦着邓彬工作的开展。邓彬却没有因为这些“石头”,就放弃了继续前行。“(这些问题和困难)反而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他说。此后,邓彬不仅与这位母亲多次沟通,他还走访周围农户,与其他村民进行深度交流,甚至与她远在重庆上大学的儿子交流,设身处地地站在这位母亲的角度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终于,她逐渐敞开胸怀,并接受了村委提出的搬迁方案。如今,她与两个孩子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家。
学校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扶贫、艺术扶贫,助推困难群总的精神文化脱贫迈上新台阶。
学校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文化下乡”活动
源源不断的“水能量”灌溉进文星村土壤中的同时,文化的清泉也渐渐汇入这个村庄,长久地沉淀在了村民们的心中。2016—2019年期间,四川音乐学院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文化下乡”活动,把艺术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学校组织师生创作了《只想跟你走》《把小康带回家》《我把心留在了昭化》《美丽昭化》等系列脱贫组歌,唱出了川音人的深情厚谊,振奋了群众的精气神,表达了川音与当地群众携手脱贫致富的决心。学校师生还为文星村设计绘制了党建、民俗文化艺术墙,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昔日的穷沟沟,如今已悄然发生了“蝶变”。
学校师生为文星村设计绘制了党建、民俗文化艺术墙
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
学校各党总支、直属支部、民主党派结队帮扶文星村
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帮扶下,邓彬和当地干部群众一同努力,文星村也逐步改变了以往深度贫困落后面貌。
文星村新貌
2018年1月,邓彬“第一书记”的两年任期结束。本该欢欢喜喜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他,却在这时犯了难。2018年,正是文星村贫困村退出工作的验收阶段。为稳定文星村在16、17两年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的成果,确保文星村顺利完成脱贫摘帽的目标,邓彬主动向组织要求继续留任文星村“第一书记”,延期一年。
文星村新貌
“做这个决定,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每当谈起家人,邓彬总是充满愧疚。2018年10月,文星村接受退贫验收。对于即将进行的脱贫攻坚工作汇报,邓彬所在的文星村村“两委”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邓彬的儿子在300多千米之外的成都出世了。邓彬只得空在入夜后与刚生产完的妻子通了视频电话。为了照顾新生儿,他的妻子选择了辞职在家做一名全职妈妈。他想对妻子说“谢谢”,却先将“对不起”说在了前面。
卸任文星村第一书记一个月后
邓彬随学校2019年第一批次集中走访团队再赴文星村
“但我不后悔,”邓彬谈起文星村在三年间发生的变化时,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现在的文星村对于我来说,也像我自己的孩子。”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8902twmc4采访视频版
据悉,文星村全村共85户3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实现37户135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实现43户175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实现4户9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计划实现脱贫1户2人。整村也于2018年底接受市、区两级交叉检查验收,顺利实现脱贫退出的任务。
学校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精神和工作部署,精心选拔了一批优秀党员赴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开展下派帮扶工作。
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这些川音的下派干部吧!
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前哨站、排头兵,是贫困群众的知心人。脚踏实地的为贫困山区百姓谋发展、办实事,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役,是对我们党员政治站位、党性原则、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直接检验;我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继续前行。
——管昌盛
甘孜州九龙县小金乡党委副书记
深入基层、精准施策。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工作中用心、用情,充分发挥川音的特色资源优势,让文星村的每一位亲人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黄健钧
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文星村第一书记
凉山州属于综合贫困地区,毒品、艾滋病、超生、教育,是凉山州脱贫攻坚的四条拦路虎。作为治毒、治艾、治超生、治愚的“四治专员”,我在工作中克服民情复杂、语言不通等困难,走村入户做工作,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推动“四治”及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黄林
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驻村综合帮扶工作队“四治专员”
扶贫攻坚工作一年以来,当地村民深切的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对他们的殷切关怀。于是他们愿意把我们当知心的朋友和信赖的伙伴,也愿意和我们一起为美丽碉房村谋求新发展,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2019年会是碉房各项发展的黄金之年,当地老百姓一定会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在学校帮扶下,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李航
甘孜州九龙县小金乡碉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全面奔康不能落下一户一人,与群众深入接触,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这真是比什么都值得。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广大扶贫干部的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赵爽
九龙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助理
甘孜州九龙县乃渠乡水打坝村工作队队员
这些下派干部代表着党和学校的形象,他们将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建功立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奉献智慧与力量。
视频组:李映汐 袁晶 尹欣玥
采访组:保思羽
排版:李伊丽
指导老师:彭楚涵、杨焕充
图片:扶贫办、宣传部
四川音乐学院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讲诉川音人的精彩故事
长期征稿:chuanyinb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