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谁来谈判—分配偏好

2016-08-04 王崇巍 科学谈判 科学谈判


谈判本质上是在自己和对方之间分配资源,谈判者的分配偏好12显然应该对谈判的结果有影响。于是我问了谈判群里的朋友一个问题:


有一个重要的谈判,你想得到双赢的结果。以下四个谈判者,哪一个最有可能实现双赢?

-个人主义者

-竞争者

-合作者

-无私奉献者


甲面对两个选择:A(自己400;对方200)和B(自己500;对方700),如果选择了B,说明甲是个人主义者,只想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比自己多还是少。如果B是(自己500;对方100),他也会选B。


乙面对两个选择:A(自己400;对方200)和C(自己500;对方400),如果选择了A,说明乙是竞争者,他的目的是扩大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哪怕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乙是那种纯粹的竞争者,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们都会去做。


丙面对两个选择:D(自己600;对方400)和E(自己500;对方550),如果选择了E,说明丙是一个合作者,他的目的是最大化总体收益。


丁面对两个选择:D(自己600;对方400)和F(自己200;对方500),如果选择了F,说明丁是一个利他者(无私奉献者),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


分配偏好不止这四种,最常见的只有只有其中三种:个人主义者,竞争者和合作者。所有的可能性则多达八种3


经济学家发明了博弈模式(不喜欢博弈论这个叫法,因为这不是一个或一些理论,而是一个或者一些用来研究行为的模式)来探讨人在复杂交互情况下的决策。发现很多人并不遵循理论得出的最优解。根据理论得出的最优解通常称为“处方解”(prescriptive),而人们的实际表现则称为描述解(descriptive)。这个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前者指出人“应该”怎么做,后者表面人实际是怎么做的。关于这个区别的争论很多,涉及了近代行为科学的所有根本问题。

分配偏好就是描述性的,关注的是人实际是如何分配资源的。


经典的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假设人是最大化自己利益的个人主义者,或者说个人主义是“理性”的人的最优选择。事实上,小朋友最初也的确是遵循理性原则,只考虑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后来通过经验和学习发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还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于是分化出了合作,竞争和利他4


人群中这几种分配偏好的比例还不容易做出判断。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研究发现248位合作者,164位个人主义者,46位竞争者,还有115位无法归类5。一般来说,这种调查大家还是比较诚实,毕竟没有撒谎的必要,所以结果还是比较可信的。荷兰有很强的个人主义文化,但是个人主义者只有25%,合作者则占了近40%。


分配偏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对方一直拒绝合作,合作者会变成强硬的不合作者6。个人主义者在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的时候会变得很合作。竞争者则据不合作,哪怕对方很合作,甚至合作能带来长远利益。


分配偏好对谈判的影响比较复杂,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的证据。如果谈判双方都是合作者,他们会试图通过改变谈判的结构来达到双方的目的,在谈判的过程中也更愿意表达对对方的关心7。如果双方都是个人主义者,双方更关注问题的优先级方面的沟通,更愿意让步,同时避免立场争执(positional argument)。如果一个是合作者一个是个人主义者很容易争执,进入对立式谈判模式。


另一个研究8表明和个人主义者和竞争者相比,合作者更注重对方的利益,自己的收益目标偏低,更注重和对方的配合,即如果对方很合作,他们也很合作,如果对方不合作,他们也选择不合作。个人主义者和竞争者则不考虑对方的合作程度,只关注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或者双方利益的差别。


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哪种人去谈判呢?先来看看大家的回答。一共74人回答,结果如下图: 


超过60%的人选择了合作者。根据前面介绍的研究结果,大家可以看到合作者比较关注对方的利益,会主动花精力来实现双赢。但是合作者的渴望往往比较低。


只有一个人选择了个人主义者。根据研究结果,个人主义者则合作能带来好处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合作,在合作不能带来好处的情况下可以竞争。


约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竞争者。竞争者不管对方是谁都会提高自己,压低对方的利益,其实实现双赢的机会很小。如果遇到无私奉献者,他们可以得到很多。如果遇到合作者,因为他们不合作,合作者也不会合作。如果遇到了个人主义者,更加不会和他们合作。


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研究证明哪一种谈判者最容易实现双赢,但是在我看来,答案就在合作者和个人主义者之间。我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者。也许个人主义者和合作者是更完美的组合,这样合作者能够促成合作,个人主义者保证我方的利益


彩蛋:前面我提过分配偏好其实多达八种,如下图,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询原文3


(本文原创,转发请联系微信号:ChongweiHK)




参考文献:

1. McClintock, C. G. (1972). Social motivation: A set of propositions. Behavioral Science, 17(5), 438-455. doi:10.1002/bs.3830170505

2. MacCrimmon, K. R., & Messick, D. M. (1976). A framework for social motives. Behavioral Science, 21(2), 86-100. doi:10.1002/bs.3830210203

3. Murphy, R. O., & Ackermann, K. A. (2014).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Theoretic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pre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8(1), 13-41. doi:10.1177/1088868313501745

4. McClintock, C. G., & Moskowitz, J. M. (1976). Children's preferences for individualistic,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4), 543. doi:10.1037/0022-3514.34.4.543

5. Van Lange, P. A. M., De Bruin, E. N. M., Otten, W., & Joireman, J. A. (1997).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individualistic,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s: Theory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4), 733-746. doi:10.1037/0022-3514.73.4.733

6. Kelley, H. H., & Stahelski, A. J. (1970). Social interaction basis of cooperators' and competitors' beliefs about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1), 66-91. doi:10.1037/h0029849

7. Olekalns, M., & Smith, P. L. (1999).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 and strategy choices in competitive negoti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6), 657. doi:10.1177/0146167299025006002

8. Van Lange, P. A. M. (1999). The pursuit of joint outcomes and equality in outcome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337349. doi:10.1037/0022-3514.77.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