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六大信号

2017-04-09 熊园 熊园观察

(两会结束后翌日完稿;刊于《金融博览》,2017年4月;

PS:感谢期刊把小文置于“封面导读”)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同时,2017年还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习大大核心地位之后第一年,也是十九大的召开之年。在如此关键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年度总纲,可谓再怎么研读也不为过

总体来说,报告明确了今年的主要精神是稳中求进、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今年的主要工作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具体到经济金融领域,报告在经济增长、金融改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地产调控和人民币汇率等六大方面释放的信号值得特别关注,即:增长底线会守住,目标下调无需悲观;改革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改革防风险为上;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但将边际趋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主动,主发力点是基建、准财政和减税;地产调控不会放松,但地产投资下滑的幅度和时点比预想的要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信号1:增长底线会守住,目标下调无需悲观

2017年GDP增速目标定在6.5%左右,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而“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表述尚属首次,并强调“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如此定位,体现了两大含义:一方面,虽然2017年至2020年四年期间只需6.4%年均增速即可实现2020年收入倍增的目标,今年守住6.5%的合理增长底 49 30577 49 14986 0 0 1307 0 0:00:23 0:00:11 0:00:12 3193 49 30577 49 14986 0 0 1202 0 0:00:25 0:00:12 0:00:13 2997无疑会减轻后续压力;另一方面,由 2016年“6.5-7.0%”下调至“6.5%左右”也无需悲观。事实上,包括人民银行、发改委、商务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部门或机构年初以来相继对2017年中国和全球经济呈乐观态度。继续往前看,中国经济仍将表现为L型发展,增长可以稳住、不会失速,也不会掉出“合理区间”。正如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时所表示,“6.5%左右的目标不低了,也很不容易;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我们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

信号2:改革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改革防风险为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出现次数由去年的74次增加至83次,“增长”则由41次减少为30次,凸显了改革的重要性。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对于金融领域来说,就是要“抓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到 “坚决防止脱实向虚”、“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需要指出的是,报告虽然并未提及市场关心的监管协调机制,但基于“两会”前后“一行三会”主要负责人的讲话可知,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已势在必行也正在推动,“在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还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

信号3: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但将边际趋紧

报告指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从字面上理解,将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式修改为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属于顺应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鉴于今年2月初央行行长助理的署名文章和央行2016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指出“近年来部分时段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上可能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表明 2017年货币政策虽然中性,实质将会边际趋紧。

此外,从数字上看,12%虽然高于2016年11.3%的实际增速,但与其对标的是2016年所设定的13%的目标增速。一般认为,合意的M2增速是“GDP增速+通胀水平+2%-3%的弹性空间”,目标增速与合意增速的缺口大小可以更好反映货币的实际宽松程度。由于2017年通胀中枢大概率要高于2016年,而GDP增速相比2016年可能只是微降(实际上可能会接近甚至更高),意味着2017年M2目标增速与合意增速的缺口将由过去三年的5%左右降至2%-2.5%, 也即2017年货币供应量将有实质性收缩。考虑到“脱虚向实”和金融部门去杠杆的大背景,以债市为代表的“虚”部门流动性将总体偏紧。

信号4: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主动,主发力点是基建、准财政和减税

从目标设定来看,今年财政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其一,2016年的实际赤字率高出目标赤字率0.8个百分点,2015年高出1.1个百分点,即过去两年的实际赤字率均高于目标赤字率,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已经下行周期,但由于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货币政策都渐次失效,稳增长只好依靠宽财政。保守估计,目标增速虽然维持3%不变,2017年实际赤字率有望达到3.5%。“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比2016年4000亿规模扩大一倍,也体现了今年财政的积极主动性。

其二,从发改委制定的目标预期来看,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9%(高于2016年8.1%的实际值),鉴于地产投资增速会放缓但制造业投资有望反弹,预计今年基建增速将大体保持2016年的水平。

其三,减税也是财政更加积极主动的体现。报告指出,在2016年实际企业减税5700亿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减税5500亿,主要通过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提高研发费用扣除比例、规范政府性基金、削减行政和经营收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措施。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2月底召开的第15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本次报告不难看出,国家是真心要“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 。

信号5:地产调控不会放松,因城施策去库存

 “开弓没有回头箭”。透过报告,并没有看到地产调控放松的迹象,而“一二线控房价增供给、三四线去库存”因城施策也意味着今年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和时点会比预想的要好。

其一,报告指出“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并且相比3月5日李克强总理大会上所做的报告,讨论修订后的版本新增了“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表述,说明今年国家将加大房价管控力度,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两会”刚结束,北京、广州等多地已经开始升级限购。

其二,报告指出“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结合3月初银监会新闻发布会上“由于三四线城市存在去库存问题,银行在信贷政策上也应予以考虑”的最新表态来看,报告提出的“因城施策去库存”直接体现为鼓励和支持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也即今年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销售有望维持较高景气。

其三,“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意味着一、二线热点城市将从供给端发力,土地供给和新房供应都会增加。此外,讨论修订后的版本还增加了“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的表述,预计后续各地将出台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的相关举政策,住房租赁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信号6: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报告指出,2016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2017年要“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一方面,报告虽然没有提及保持汇率稳定,但李克强总理和周小川行长答记者问时均明确表示“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外汇储备充足、贸易常年顺差、经济保持稳定也为人民币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另一方面,人民币已经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沪伦通、内地与香港的债券通也摆上了日程,再加上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实施,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人民币有望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本号记录熊园博士对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的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内容原创,欢迎关注(长按二维码),共同交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