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论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最坏的时候未到、但已不远

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熊园观察 2019-10-17

事件:7月新增信贷1.45万亿,预期1.28万亿,前值1.84万亿; 7月新增社融 1.04万亿,预期 1.1万亿,前值1.18亿;7月M2同比 8.5%,预期 8.2%,前值 8.0%;M1同比5.1%,预期6.6%,前值6.6%。

核心结论:

1、总体看,新增信贷保持高增、结构仍差;调整统计口径未改社融下行趋势,主因表外继续受限; M1大降、M2反弹,剪刀差持续6个月告负。

  • 信贷继续走高,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是主支撑,贷款质量仍差。

  • 社融“新口径”看似企稳、“旧口径”延续下行,表外融资环比回升但同比延续大降,企业债券融资连续2个月反弹。

  • M1创2015年7月以来新低、M2反弹回升,对应M1-M2剪刀差再度走阔且继续为负,主因居民存款增加、财政支出提速,企业融资仍萎缩。

2、三看预判信用拐点的两个维度:紧信用,最坏的时候仍没到、但已不远。

  • 维度1:跟踪城投平台、城商行、大企业等破产倒闭或被接管等标志性事件。8月13日,17兵团六师SCP001超短融部分违约,打破了城投债“金刚之身”,或意味着信用拐点虽未至、但已不远。

  • 维度2:跟踪M1-M2剪刀差向零靠拢甚至转正。经验规律看,负的剪刀差还将至少延续数月(过往最短为10个月;当前连续6个月为负)。

  • 通过比较企业债信用利差,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企业利差的收窄更多源于“宽货币”带来流动性溢价下降、而非信用溢价收缩,也即机构风险偏好并未得到切实提升。

3、鉴于7.20资管新规细则松绑非标,7.23国常会、7.31政治局会议和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表明货币将继续趋松、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也实打实在放缓。我们仍然预计,下半年可能再降准1-2次(最快8-9月),M2年底可能回升至9%以上;后续社融有望逐步修复(9月中旬公布的8月数据应会显现),不过只是降幅收窄、存量增速仍难以明显走高。

风险提示:经济失速下滑;监管力度超预期。

正文如下:


一、信贷保持高增,社融仍然疲弱,M2企稳回升

7月新增信贷继续走高,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是主支撑,贷款质量仍差

7月新增信贷1.45万亿,高于预期值(1.28万亿),低于前值(1.84万亿),逼近15年同期新增信贷量(1.48万亿),远高于近5年其他年份同期新增信贷量,主要是由于新增票据融资、非银机构贷款的同比高增。

 

分结构看,7月居民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728亿至6344亿,其中:短贷同比增加697亿,中长期新增贷款同比增长0.7%,结束了2017年5月以来连续14个月的同比负增长趋势。可能的原因是,虽然地产调控力度并未放松,但居民房贷需求还是较为旺盛,并且对银行而言,房贷仍是相对优质的资产

 

7月企业贷款较去年同期萎缩1118亿至3840亿:中长期贷款增加4875亿(环比增874亿、同比增543亿);企业短期贷款-1035亿,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661亿;票据融资则保持了连续三个月的高增长(5-7月分别为1447亿、2947亿、2388亿),成为支撑新增信贷同比增长的主要力量(7月新增信贷同比增6245亿,票据融资同比增4050亿)。

 

综合看,7月新增信贷虽保持高增长,但质量却差强人意。在“松货币、宽信用”的宏观政策引导下,企业中长期贷款虽有小幅上升,但增幅远低于新增票据融资和非银机构贷款。这表明,尽管银行间流动性充裕,央行也适当放松了商业银行信贷额度,但银行可授信的合意项目却较为匮乏,不得不用票据融资来提升信贷规模(今年3月以来珠三角6个月票据直贴利率持续下行)。

 


二、调整统计口径未改社融下行态势,表外依旧受限,企业债券融资回暖

7月新增社融1.04万亿,同比减少1556亿,比6月份的同比降幅显著缩小(6月社融同比减少5901亿);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10.3%,较前期提升0.5个百分点。社融看似企稳,有四点值得关注。

 

一是央行7月拓展了社融统计范围。2018年7月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7月这两项新加入社融统计范围的分项分别贡献了123亿、176亿,对应的社融存量增速由上月的10.5%回落至10.3%。若按老口径计算,7月新增社融为1.01万亿,存量规模同比增速9.6%,比前期回落0.2个百分点。

 

二是表内贷款继续成为社融主贡献。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同比增加3748亿,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新增社融的比重连续第3个月高于100%,也是7个社融分项中唯一正贡献的。但由前述分析可知,7月新增信贷质量并不高,企业中长贷仅小幅上升,票据融资贡献主要力量,表明企业投资需求仍较为疲弱。随着货币趋松,下半年企业中长贷有望持续回升,关键在于基建投资力度。

 

三是表外融资萎缩速度有所放缓。7月新增表外融资-4886亿,环比上升2030亿,同比下降4244亿。7月20日资管新规配套细则、7.23国常会均对表外融资的监管有所放松,企业非标融资规模下降速率趋缓。往后看,在政策“呵护”下,表外融资规模下行趋势有望进一步放缓。

 

四是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回升。受益于近期“松货币、宽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银行间流动性充裕,机构风险偏好有所修复,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连续三个月回升(5-7月分别为-397亿、1320亿、2237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信用利差的收窄更多源于“松货币”带来的充裕流动性,企业债券发行量的修复能否得以持续,还需密切跟踪信用违约事件对机构风险偏好的压制程度。


 

三、M1创2015年7月以来新低、M2回升,M1-M2剪刀差连续6个月为负

7月M2同比增长8.5%,高于前值(8.0%)及预期(8.2%),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居民存款同比上升4583亿元至-2932亿,财政存款同比降低2255亿至9345亿。值得注意的是,M2同比增速虽回升0.5个百分点,但7月M1同比增速却较前期下滑1.5个百分点至5.1%,为2015年7月以来最低。

 

M1-M2剪刀差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6个月为负,且绝对值达到2月以来的最大(2-7月剪刀差分别为-0.3%、-1.1%、-1.1%、-2.3%、-1.4%、-3.4%),反映的还是紧信用背景下企业融资大幅萎缩,这也与7月企业新增存款为-6188亿形成印证。



四、续跟踪预判信用拐点的两个维度:紧信用,最坏的时候还未到、但已不远

在前期报告中(预判信用拐点的两个跟踪维度》、《再论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我们持续提示了预判信用拐点的两个维度:

 

维度1,跟踪城投平台、城商行、大企业等破产倒闭或被接管等标志性事件,并推断年内大概率会发生。根据上海清算所公告,8月13日17兵团六师SCP001超短融部分违约,应是第一例实质性城投债违约,该事件的爆发或意味着信用拐点将加速到来;

 

维度2,跟踪M1-M2剪刀差向零靠拢直至转正,当前已连续6个月为负,经验规律看至少还将延续数月(过往最短为10个月)。

 

往后看,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两个维度仍有效,紧信用最坏的时候还未到。



此外,从企业债利差走势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企业利差收窄更多源于“宽货币”带来的流动性溢价下降、而非信用溢价收缩,换言之,机构风险偏好并未得到切实提升。因此,从利差维度看,信用拐点也未来临。


  • 比较1年期AA-企业债与同期限国债及AAA企业债利差可发现,随着4月份资管新规的落地,二者均迅速爬升。7月份,在央行实行“松货币”政策后,1年期AA-企业债与同期限国债开始回落,目前距离7月高点已回落40bps,而1年期AA-企业债与AAA企业债利差则仅小幅回落9bps;对于5年期企业债,两个利差甚至出现了背离,5年期AA-企业债与同期限国债利差7月中旬以来开始回落,而5年期AA-企业债与同期限AAA企业债利差却继续上行。

  • 比较1年期AA-企业债利差和5年期AA-企业债利差走势可发现,前者利差下行趋势明显大于后者,7月至今1年期AA-企业债利差已下降34bps,而5年期AA-企业债利差仅微幅下降0.6bps

 


 

风险提示:经济失速下滑;监管力度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18511580215);王梅郦,国盛宏观研究员;何宁,国盛宏观助理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国盛宏观熊园团队,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打开方式——兼评二季度报告2018.8.13

[2]国盛宏观熊园团队.以稳为主,政策正式放松—逐字逐句解读7.31政治局会议,2018.8.1

[3]熊园.下半年经济工作以稳为主,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头版,2018.8.1

[4]熊园.高质量发展不靠“大水漫灌”,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头版,2018.7.25

[5]国盛宏观熊园团队,把握下半年走势有五条主线,2018.7.17

[6]国盛宏观熊园团队,再论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2018.7.15

[7]国盛宏观熊园团队,我国政策取向已微调,下半年可能再降准,2018.6.24

[8]国盛宏观熊园团队,预判信用拐点的两个跟踪维度,2018-06-13


具体分析详见2018年8月14日发布的《宏观点评:三论信用拐点的预判维度:最坏的时候未到、但已不远——7月金融数据点评》
分析师熊园 分析师执业编号S06805180500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