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迪拜大火为何少伤亡?

2017-04-19 麻庭光 应技大安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迪拜大火为何少伤亡?


2015年2月22日凌晨2点发生在迪拜火炬大楼的火灾事件,看上去非常壮观,兼具央视大火和上海高层、重庆高层大火的特征,可是结果却没有伤亡,这里说说可能的原因。纯属臆测,不必当真。


迪拜的火炬大楼,可能是仅次于伦敦410米住宅楼的超高层住宅建筑,79层,336米高。里面至少有2000居民,是夜2点发生的火灾,对居民的报警延误(据当事人声称)大约有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可是仍然让所有的居民平安撤退,可能的原因有:


1

沙漠地区的建筑,非常强掉空调,导致建筑内部保温隔离,防火隔离效果很好,火灾很少能够蔓延。这一次看上去非常壮观,那是大风之下,燃料外部脱落迁移造成,对内部的防火隔离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2

根据当地的阻燃特征和建筑文化,当地高层建筑的设计都是基于火灾不能失控,能够入室灭火的原则。


3

当地的消防队员是经过英国或美国培训的职业队员,能够对付复杂的高层火灾环境。


3

该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水电供应完好(比如央视大楼没有完工,就没有水源),楼层之间的阻燃性能没有破坏(比如重庆高层和上海高层都是故意破坏隔离造成的损失)可以发挥其正常的设计灭火功能。


3

如此规模的逃生,一定使用了电梯,所以火场不得使用电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是空话。


3

  高层管理阶层挨家挨户敲门,提供了报警真实性的可靠证明,所以基本不存在逃生前延误(Pre-movement time),后者是造成火场伤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最难以预报的。这一举动,在火场行为学中的报警通知理论中,称作Warden-assisted evacuation。实验和理论上说,这是最有效的逃生通知方式,也是影响上海高层大火重大伤亡结果的关键因素。


3

 大火发生前,迪拜刚刚发生一场非法劳工宿舍火灾,死了10人,所以消防队员比较敏感,反应迅速。


迪拜大火,是一次成功控制的住宅高层大火,体现了当地“就地灭火”设计原则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合理性。成本姑且不论,其设计思路和经验必将得到认真的学习和借鉴。

有道是,火炬大楼成火炬,火炬中心人逃生;设计维护加管理,系统消防保平安。


© Copyright 

原创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及联系方式

本文系原作者授权发布

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版权由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24小时内删除;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但请保留作者及平台信息,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