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商旅体如何融合创新发展?成都武侯区邀请各界大咖一起谋划

今日,“融创三国 智汇武侯”——成都市武侯区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举行,由政府搭台,邀请企业发声、专家支招、媒体建言,共同为武侯区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点赞助威。


论坛上,还举行了“武侯区文旅推广大使”聘书颁发仪式,18位媒体体验官被聘请为“武侯区文旅推广大使”。

 


“一核二带三轴四片”

构建文商旅体产业空间布局


武侯区,因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也是“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和“四川省旅游强区”。


来到这里,喜欢历史的人,可以去武侯祠,见证三国杯酒间运筹帷幄;喜欢自然生态的人,可以去天府芙蓉园,领略公园城市的天府演绎;喜欢文艺休闲的人,可以去1906创意工厂……


随着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武侯已成为成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游客集散地。



当前,武侯区正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路怎么走?


武侯区在摸清家底后,印发了《成都市武侯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到2021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两个突破”、文创产业市场主体和产业增加值“两个翻番”的发展目标。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具体怎么干?武侯的路径是——


构建“一核二带三轴四片”文商旅体产业空间布局,即以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为核心,以锦江滨水文创带、环城生态文旅带为环绕,以人民南路文创商务轴、川藏路文旅商贸轴、武青路文化科创轴为延伸,以锦里、音乐坊、华西坝、望江坊四大历史文化风貌片区为支撑,构建文商旅体产业空间布局。


全力推进锦里、音乐坊、华西坝、望江坊、天府芙蓉园、水韵天府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等一批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建设。


通过创建一批示范园区、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布局一批小微空间、提升一批消费载体、建设一批综合场馆、推出一批旅游线路,建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基地。


重点实施文化根脉传承创新工程、文商旅体市场主体壮大工程、城市人居环境美化工程、文化旅游品质提升工程、“旅游+”业态融合创新工程、节会赛事引进培育工程和城市营销与品牌推广工程“七大工程”


同时,该区将从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夯实政策支撑、强化人才保障、加强督导考核5个方面,切实保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基地建设。


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新高地


“充满历史韵味的木结构房屋和商店,到处挂满红灯笼和古朴的招牌,游客在这里既能够触摸到历史,又能够赏心悦目。”日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旅游频道盘点了全球21个独具特色的美丽街区,武侯区锦里古街是唯一上榜的中国街区,而且被CNN置于推荐首位。



不仅锦里,漫步武侯,“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城市与旅游、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时尚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城市的闲适与包容。”这是让市民游客难忘的旅游体验。


“文商旅体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文创武侯’建设的必由之路。”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基地建设的落脚点,全力构建具有武侯特色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新高地。



据小编了解,今年以来,一大波活动落地有声:


  • 推出“锦里•红牌楼片区—穿越古今、时空变幻体验游”“华西坝•玉林片区—原味成都、慢游寻味深度游”等7条精品旅游线路;

  • 成功举办“第九届成都数字娱乐文化周”“音乐之都·荣耀金钟”成都音乐坊音乐文化周活动等活动40余次;

  • 赴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营销5次,赴西安、广州等地参加推介活动30余次,吸引了包括中信合创、喜马拉雅西南内容制作中心等文博旅游、演艺演出项目28个,成功签约16个。


一系列政策日臻完善:


  • 出台了在全国都具有比较优势的音乐产业、影视产业、文博旅游、体育产业、数字娱乐等文创产业专项政策和《音乐坊片区业态提升试点政策》《〈成都市武侯区关于实施产业立区战略若干政策的意见〉文创和都市休闲旅游相关条款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细则。


一大批项目建设推进有序:


  • 2019年,新开工锦里坊、音乐坊等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项目11个,新建音乐大道、黉门里等特色街区9条,新增文创园区50万平方米,新打造百年华西微博物馆、活字印刷体验馆等文创空间31个。


一组数据展现武侯区的强劲旅游“吸粉”能力:


  • 今年前3季度,全区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74.5亿元,全区接待游客总数1652.4万人,同比增长10.96%;旅游总收入203.39亿元,同比增长22.5%。

 


业界专家和全国媒体人齐聚

为武侯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打call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尚伟:融合发展的新主体还可以深入探索


成都提出“三城三都”的发展,体现了成都文商旅体的基本理念,最近,成都在推出了夜间经济发展推动消费升级,又创新型推出加快周末经济的发展,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这些是成都市文商旅体发展的一个具体实践。


对于时代融合发展的主题,何以融合?融合的动力在哪里?蔡尚伟认为,之所以要融合发展,无外乎对行业的市场空间、发展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同时是对自身的供给能力、竞争能力的提高,就是供需两个端口的发力。从发展要素来看,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首先是主体的融合,其次是融合的范畴和领域。


在武侯,也可以探索融合的新主体,例如文创和社区治理、城市有机更新的融合,该区已经有所探索,其实还可以力度更大。此外,文创产业和事业的融合也是可以探索的。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健:文创产业的第一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源


文创产业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通过社会意义的生产和传播来创造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因此,文创产业的第一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源,而不是文化资源。


政府部门在推动特色文创产业发展时,出发点就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关注点应该是无形资产,而不是有形资产。发力点应该是“软件”的升级和配套,而不是“硬件”的“高大上”。武侯区在这些方面已经主动探索,出台了“诸葛精英”等多项人才扶持政策,非常值得借鉴。


政策出台后,落地是关键。马健建议,武侯区接下来可以从人才建设入手,做到尊重人才、依靠人才、关爱人才,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提升武侯区的文化生产力水平和文创经济效益,推动武侯区文商旅体创新融合发展。


中国日报新闻发展中心川渝总部主任李渝:

打造具有武侯特色的文商旅体核心IP


文化根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武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武侯祠、锦里、望江楼公园这些景点,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很好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载体,可以以此为依托,挖掘它的文化底蕴,更好地扩大文旅资源的延展性,打造具有武侯特色的文商旅体核心IP。


怎样的融合才是有机的融合?在李渝看来,一个地方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成功要把游客吸引过去,过去之后,怎么抓住游客的心,体验化是一个手段之一,再融入科技智慧的元素,例如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游客的需求,提供精准的文旅服务。



大众日报客户端运营总监马洪斌: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塑造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一定要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塑造品牌。武侯文旅资源丰厚,如果把文旅资源进行等级分类,武侯区的武侯祠和锦里属于一类文旅资源,天府芙蓉园、天艺浓园艺术村、望江楼属于二类文旅资源,音乐大道等后发的属于三类文旅资源,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不仅是这些产业资源之间的融合,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融合,通过区域化品牌的打造,将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同时,在新一轮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中,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模式,一定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要做的就是打造平台、营造环境、提供服务,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文商旅体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共生、向高附加值演变。


阅读推荐


首个国际组织总部来了!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总部落户成都

连续开工两大重点项目!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今年新开工项目已达20个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武侯融媒体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