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举行控“疫”新闻通气会,聚焦这9件事!

今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通气会,邀请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公卫中心、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住建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介绍成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最新进展:


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2例,17人治愈

口罩:N95口罩、防护镜等已经或即将开始生产

供应:15家重点保供企业的5000余个网点和中心城区478个菜市场恢复营业

出行:延长地铁站、列车的通风时间

工地:须具备7个达标条件才可复工

扶持:对暂受困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


你想知道的成都当前疫情情况、防控措施进展、口罩供应等最新信息,都在这里。





1



成都采取中西医结合

“一人一案”精准治疗肺炎患者


“截至2月4日24时,成都市已有17人治愈出院。”


1月11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一名武汉返蓉人员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立即采取隔离防护措施,1月16日确认为全省首例观察病例。截至2月4日24时,成都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2例,疑似病例76例,确诊病例中重症5例,危重9例,死亡1例。确诊病例中外地来蓉人员50例,本地常住人口42例,分布在12个区(市)县。


据成都市卫健委主任谢强介绍,成都市严格执行患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内诊疗、患者转运、隔离治疗、医务人员防护、医废管控等方面工作规范,坚持中西医结合,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

 


为避免医院交叉感染,1月21日成都市公布了197家发热门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全市已建立392家发热门诊,截至2月3日24时,全市发热门诊累计38310人次就诊,累计留观病例1135人次。按照就近治疗原则,1月22日成都市公布了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机构名单,全市确定定点医院17家,救治床位469张。


同时,成都市落实集中治疗策略。按照分散接诊、集中收治要求,全市汇聚国家、省、市专家资源,组建了包括呼吸、重症、放射、护理等专家组成的8个医疗救治专家组,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死亡率。发挥5G优势开展远程诊治,1月26日市公卫中心与华西医院开展5G远程会诊,1月31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用5G院内会诊系统。

 


在医院防护方面,成都实行最严格的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加强二代病例管理,落实单间隔离治疗措施,对二代病例治愈出院后继续居家观察。


谢强还透露,成都市公卫中心正在进行装修改造,该项目将于2月8日完工,装修改造完成后将新增负压床位370余张。要求各区市县在现有定点医院基础上,准备一家具有50—100张床位的医院,收到接诊指令后,能立即接受患者。


谢强表示,成都市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截至2月3日24时,全市设置确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77个,可容纳4678人,我们还将根据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截止2月4日24时,累计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1632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66人,在管密切接触者866人。

 


成都市还进一步加强市和区(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人员培训和调配,全市疾控系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70余次,覆盖7200余人次。截止2月4日15时,市和区(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累计出动4466人次,1187车次。

 




2



成都12户企业正在实施扩产扩能

保障口罩等生产


成都市经信局局长陈志勇介绍了疫情物资生产供应情况。


陈志勇表示,疫情发生后,成都市迅速找到在蓉的应急物资生产和原辅材料供应企业,动员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同时还向全市企业发出号召,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技改转产和新增产能。经信系统成立了6个科研攻关组,组织整合全市资源,对医用N95口罩、一次性防护服、门式测温仪、医用护目镜等开展研制生产攻关。


截止2月4日,全市有7户口罩企业,8户消毒用品企业,1户测温仪企业,1户隔离服企业开工生产,累计生产口罩364万只,消毒用品180万公斤,测温仪4164台。同时,12户企业正在实施扩产扩能,23户企业正在准备新上产能,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攻关取得突破,已经或即将开始生产。

 


陈志勇表示,此次疫情防控所需的应急物资数量大、种类多,不少是成都目前还不能生产的,在组织市内企业加紧生产的基础上,成都市商务、医保、经信等部门还着力抓好紧缺物资的国际、国内采购,通过跨境电商、驻外商协会、境外团体个人和全国商贸网络、供应链产业链关联企业等多渠道,联系美国、韩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地应急物资生产及销售商,想方设法加大国际国内物资采购力度,启动紧急采购程序,采取“先预拨后结算”、包机运输等方式,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增大物资保障和市场供给。


截止2月4日,市上统一从境外采购物资到货口罩24.7万只、防护服9.3万件、防护帽20万只;从境内采购物资到货口罩107万只、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30万双、测温仪320只(台)、医用隔离衣600件,这些物资的运抵一定程度缓解了全市医疗和一线窗口为市民群众服务人员的应急需求。

 


针对应急物资总体短缺的情况,成都市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要求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应急物资供应实施全市统筹调度,按照轻重缓急统一调配。重点保障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防护和病人救治需要,保障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商场超市、公安交警等一线窗口单位的防控防疫需要,各连锁超市、商场药店、商贸机构也在政府部门支持下积极组织货源,千方百计保障市民个人防护需要。截至2月4日,全市共供应口罩410万只,手持测温仪6928只,消毒产品180万公斤。

 


由于疫情突如其来,医疗机构和一线窗口对口罩的需求激增,前期成都重点保障了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病人的需求,目前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普通口罩基本能保障,但医用N95口罩、一次性防护服等依然供应紧张。随着成都市口罩生产产能逐步恢复,外购口罩的逐步到货,成都也正会同商贸机构,加大对市民口罩需求的供应。


消毒用品方面,全市84消毒液、手消液、泡腾片、75%消毒酒精等消毒用品原料储备充足,企业生产正常,用于企业、地铁、机场、公交、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大规格、大容量消毒用品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用于个人防护的小包装、小规格消毒用品投放量数倍增加,1月22日至2月3日,小包装消毒用品在红旗超市的日均投放量达1.8万瓶,是以往日销售量的20倍;但由于时值春节,一些省外、市外配套的小规格包装容器、喷嘴等部件供应滞后,导致个别个人消毒用品暂时供应紧张,成都正通过简易包装等方式积极缓解,同时积极协调省外、市外加大供应量,加紧物流运输,力争尽快缓解小包装个人消毒用品的供应紧张。

 


陈志勇透露,下一步,将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积极协调帮助应急物资生产企业购置设备、新增生产线,做好工人培训,落实好企业支持政策,支持涉口罩、消毒用品、防护服、测温仪等企业进一步扩产扩能,充分挖掘成都市应急物资潜在产能,加紧联系推动国际国内应急物资采购,全力以赴抓好口罩等应急紧缺物质的生产保供工作。

 




3



成都列出7个条件!

没有达标工地不能复工


建设工地节后复工的防疫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切,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樵通报了有关情况。


张樵介绍,成都市在建工地共5300余个,从业人员70余万,节日期间除7个重点项目外,其他项目均已停工,目前工地在岗人员共1645人,均已按标准进行了严格排查。针对建设行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复工期相对集中的特点,为科学有序做好节后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成都已安排部署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平稳有序开展。


据张樵介绍,成都制定了严格的复工条件。根据防疫工作需要,今年建设工地节后复工实行按条件复工制,所有复工项目需先具备复工防疫条件。同时,实行备案审核制,所有申请复工项目需经建设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工。此外明确了复工工地防疫7个条件,分别是:人员全面排查、设立专人专款专岗、设置隔离区间、戴口罩作业、具备消毒物资、实行封闭管理、体温监测。


张樵还表示,针对建设工地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成都市住建局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制定了疫情应急处置“五步”工作程序,从疫情发生后的“发现送诊、暂停等候、停工排查、现场消杀、达标复工”5个环节明确规范程序,各个环节均定人定责,确保疫情应急处置科学及时。


为防止建设项目在未达到防疫条件的情况下,从业人员无序返蓉造成疫情风险,成都明确了“工地先达标、人员再返岗”的工作原则,压实项目业主、施工企业和劳务公司主体责任,规定了项目达标审核、劳务用工确认、劳务人员返蓉返岗的流程。对于违反规定、不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形制订了严格的问责措施。同时,也强化了建设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


同时,为科学配置建设工程复工防疫资源,我们按照“民生优先、公共优先、产业优先”的原则,分类有序推进建设工程节后复工。


截至目前,已申报在2月10日前复工的项目共14个,拟于2月15日前返岗人数2994人。





4



成都将确保疫情期间

公路交通不中断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翼刚介绍了交通运输关口排查、运输保障情况。


王翼刚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在机场、铁路、长途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开放式公交场站等公共交通场所设置检疫点80个,同时设置临时隔离区建立疑似感染人员隔离和移送制度,对所有来蓉人员、司乘人员等实施体温检测。截至2月3日,累计检查184.39万人,移送卫生健康部门131人。

 


在成都市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地方道路,设立249处检疫站,对来蓉车辆和人员进行核查登记,实施检疫检测。截至2月3日,累计检查车辆153.56万台,检查旅客325.37万人(其中外地籍车辆20.67万台,旅客44.84万人),移送卫生健康部门243人。同时,通过实行“一检通认”、增强站(点)服务功能、配齐配强人员设备、加强宣传提示引导、开发自助登记系统、数据信息与社治、卫生健康、公安交管等部门实时共享措施,提升了检查效率。

 


王翼刚还表示,交通系统还进一步加强消毒防护,严控疫情传播。坚决落实部省“三不断”要求,切实做好交通运输组织。


确保公路交通不中断,严禁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一旦发生依法予以处置。


确保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中断,对运送医患人员和防疫应急物资的车辆重点保障,不停车、不收费,优先通行。


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不中断,实施了地铁公交保障服务,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供,民工返岗运送,项目复工交通保障等四大专项行动,并落实应急运输客车200辆,货车1327辆,满足市民出行、城市运转需要。

 





5



生活必需品市场若出现异常波动

成都将投放政府储备确保稳定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介绍了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


张金泉透露,成都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迅速制定市场保供应急方案,密切监控粮食、食用油、肉类、禽类、蛋类、奶制品、食糖、食盐、蔬菜、瓶装饮用水、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市场动态情况。迅速组建市区两级市场保供主体队伍,启动便民流动菜市,有效增加生鲜市场供应。派出专员逐一对接走访重点企业,准确掌握库存、货源、产能等情况,摸清保供底数。积极保障重点保供企业防疫、消毒物资,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营业。及时客观发布市场保供信息,回应市民关切。

 


面对严峻疫情,红旗连锁、永辉超市、舞东风超市、伊藤洋华堂、益民菜市场、沃尔玛、家乐福、欧尚、苏宁、京东、得益绿色、四川盐业总公司、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成都濛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四川三联家禽批发市场等15家市级重点保供企业和全市广大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配合全市市场保供工作。


截至1月30日,15家重点保供企业的5000余个网点和中心城区478个菜市场恢复营业。重点销售企业积极对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本地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协调调运猪肉、蔬菜、水果等生鲜产品,主动扩大库存、拓展货源,增加生活必需品供应,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6



疫情期间成都已查处

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77件


成都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贺欣介绍,成都以酒店、餐饮企业、农家乐等场所为重点,规范群体性餐饮经营活动。针对全国出现因群体性聚餐被感染的案例,联合市商务局于1月25日发布《关于禁止举办群体性餐饮经营活动的通告》,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市民群众的支持响应。初步统计,全市共规劝取消群体性用餐71886桌,取消农村群宴33242桌,减少了聚餐活动数量,切断了通过聚餐传染的途径。

 


农贸市场、大型商超、餐饮企业也是重点。为此,该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园城市局发布《关于暂停全市农(集)贸市场活禽交易和宰杀的通告》,认真做好农贸集市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月3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9934人次,检查农贸市场 5905 家(次),检查活禽宰杀商家 1627 户(次),因疫情防控需要关停活禽宰杀点 704 个、取缔无证生鲜商家 5 家。发布《加强市场监管保障食品供应工作的通知》,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共检查商场超市6118家(次),检查餐饮单位33303家(次),责令整改43家。指导食品经营相关行业协会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倡议,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经营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 员卫生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疫情期间,市民普遍关心的口罩也处于严格“监控”之中。贺欣表示,成都严格口罩质量监管。加强对成都卫生材料厂、成都明森医疗器械公司、新津事丰公司、成都稳健利康公司、成都恒明医疗器械公司、成都彩虹电器有限公司等6家口罩生产企业的生产监管,每天派出执法人员进厂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全程质量管控,切实保障口罩生产质量。


同时,严格药械产品质量监管。以疫情防控药械产品的购进渠道、购销记录、储存管理、标签标识为重点,对全市零售药店、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检查,确保疫情防控产品安全有效。初步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共检查药店及医疗器械企业10677家,下达告诫书 2268 份,立案查处药品、医疗器械类违法案件 38 起。


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对价格问题十分关注。贺欣表示,市市场监管局密切监控重要医药用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情况,严格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他介绍,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向全市经营者和相关单位发布严禁价格欺诈、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推动口罩等医用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警示告诫书;指导成都市医药商会发出倡议,106家会员企业,9000余家零售药店做出了“绝不涨价、绝不哄抬物价”的承诺。同时,对口罩、消毒液、大米、牛奶、鸡蛋等15个品类商品开展价格监测工作。


此外,还24小时值守12315投诉举报热线,疫情防控期间接到涉及口罩、药品、医疗器械、消毒杀菌等四类商品的价格投诉举报8290件,均立即进行处理并回复消费者。并加大对未明码标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案件的查办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77件,曝光典型案例5起。





7



成都鼓励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

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一手抓金融系统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务保障通畅,全力维护金融民生安全。”市金融监管局局长梁其洲介绍道。


梁其洲介绍,疫情发生后,成都及时成立市金融监管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全市金融系统疫情防控工作,1月29日下发《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扎实推动全市金融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细化落实。二是建立联防联控沟通协调机制。与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金融业协会分别建立疫情防控会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联动作用,2月2日联合四川银保监局、四川证监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及市卫健委印发《成都市金融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应对疫情防控攻坚战,搞好复工安排。三是强化属地责任。督促各区(市)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切实加强辖内金融单位重点抽查和日常检查,并指导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制定防疫工作规程,逐层逐级夯实疫情防控工作基础。


同时,开展回蓉返岗人员排查工作。督促全市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提前对返岗员工进行情况摸排,重点摸排现居湖北等地区、14天内有过病例接触史、14天内与湖北等地区人员有接触史等四类重点人群,并及时将摸排情况报送至返岗员工居住地所在社区和属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确保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目前成都建立了每日报送制度,要求企业每日16:00前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当天疫情情况,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金融监管部门、区(市)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每日17:00前将有关疫情防控情况通报市金融监管局。截至2月3日,成都市共排查银行、保险、证券及地方金融组织近千家,排查人次超10万。


梁其洲透露,成都也将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扎实做好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提升金融系统战疫应急服务水平。


具体来看,制定政策措施,对接驻蓉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领域相关企业紧急发放融资,为进口医疗物资的企业办理购汇及付汇业务,发挥地方金融组织补位作用,针对疫情防控实际提供优质综合金融服务。交子金融“5+2”平台发挥融资功能,其中科创通平台通过“科创贷”信用贷款产品为口罩原料生产企业四川索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精准匹配,1天内完成审批、银行机构放款等所有流程。


成都银行向手持测温仪生产商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投放200万信用贷款,并给予特别优惠利率。工行成都分行累计为8家企业办理321万美元的跨境采购医疗物资购付汇业务。锦泓科技小贷公司针对成都市抗击疫情的一线企业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提供无抵押授信、利率优惠、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等多项金融支持。上市公司通威集团捐赠1000万元支援湖北武汉及周边疫区前线抗击疫情以及相关防治工作。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成都小额信贷协会发出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鼓励各会员单位积极提供金融支持,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8



成都市公卫中心:让患者

得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


成都市公卫中心党委委员、副院长,成都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副主任医师张仁卿,先后参加2003年非典、2009年H1N1甲型流感、2017年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张仁卿介绍了成都市公卫中心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情况介绍。


他表示,成都市公卫中心,为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成都市所有重症、危重症患者都这里接受治疗。自2020年1月16日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以来至2月4日24时,成都市公卫中心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45人,解除隔离出院14人,在院治疗30人,死亡1人。

 


为了快速、高效展开救治工作,该中心调集精锐力量组成医护团队,每天4班医生、护士轮转负责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组成了一个省市多学科专家组,共同协作,全力救治患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四川省医疗救治组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梁宗安教授率省级专家团队进驻市公卫中心,协助医疗救治工作,省市专家共同协作,对收治患者特别是危重症病人相关治疗进行讨论和研判,让患者得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


该中心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对患者积极给予α干扰素雾化、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等抗病毒治疗,抗感染,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对合并有其他系统,如心脏、肾脏、内分泌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专科会诊及治疗,进行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措施,严格落实省市专家指导意见实行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同时,我们依托“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都)”组成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团队,开展中医、西医专家联合会诊,分析病例发病特点和证型,坚持“三因制宜”原则,形成“一人一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每例患者平均服用中药汤剂4剂,发热均在短期内缓解,咳嗽和气促症状改善,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经过积极救治,截止2月4日24时有14名新冠肺炎患者符合国家诊疗方案解除隔离标准,已解除隔离出院。1例死亡患者,80岁,年龄较大,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


“成都市公卫中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实践证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张仁卿倡导,广大市民遵守相关要求,积极支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齐心协力夺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新胜利。





9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

给出一份“戴口罩攻略”


一、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1.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2.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3.出现了发热、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不管是居家隔离还是医院就诊还是到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都要戴口罩。其他病人到医院就诊时,也应佩戴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


4.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二、口罩不足怎么办?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尽量减少聚会聚餐,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可根据自身情况改变出行方式,减少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节后返岗后,各单位可采取减少会议、食堂错峰就餐等形式,减少人群聚集。


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原则上4小时一换,在口罩不足的情况下,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传播的风险,建议可在口罩变形、破损、弄湿或弄脏时更换,如口罩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扔至专用的口罩垃圾桶内。


三、除戴口罩外,还应注意手卫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戴口罩可预防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手,因此勤洗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也非常重要。



阅读推荐


返岗工作,这8条办公室“新礼仪”要做到!

不要去窗口!成都交警提倡交管业务“网上办”“预约办”“延期办”



图文素材来源于成都日报锦观、成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