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青白江:三名经济战线突出贡献者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日前正式出炉,共计800人。成都青白江区吴魏明、赖健、王莹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邓先华、徐天刚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们是在经济战线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者,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探路者……每一位劳模的背后都有着不凡的业绩,让人肃然起敬;但荣誉背后,他们也是从事平凡工作的普通人。


他们说,不为荣誉而来,只因对这份职业爱得深沉。

 


天马轴承研发带头人吴魏明



立下军令状  

研发全球首款变桨轴承


吴魏明(左)在工作中


“这组数据要再重新验算一下,数据不精准,产品出来会有很大误差。”5月8日上午,在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试验中心,一位个子高挑、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正在和同事们为新产品开发作数据分析。事事要求精准的他就是研发部部长、今年38岁的吴魏明。


2019年1月,公司与丹麦一家风力发电机制造商签订了研发变桨轴承的协议。这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国际上找不到可借鉴的经验和资料。“你有把握吃下这个订单吗?”合同签订前,带队来洽谈业务的领导轻声问了问随团参与谈判的吴魏明。吴魏明再三审核对方要求后,坚定地回答:“签吧!”


这是他立下的军令状,没有退路。


回到公司后,吴魏明就带队开始了艰苦的研发。因为没有资料可以借鉴,最初的一个月里,他们没日没夜地从海量的知识库中寻找可用数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终于摸索到了技术的要领,工作总算艰难地开了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吴魏明经常出差飞往丹麦,与商家反复沟通设计方案。回来再紧急投入到数据调整和研发中。


2019年3月的一天,吴魏明又一次从丹麦出差回来,从北京转机到成都后已经是凌晨3点过了,他顾不上回家休息,直接来到办公室,“搞研发就是这样,随时都在和时间赛跑。”

6个月后,当他们将这一款全球最新的陆上风力发电机变桨轴承摆在桌面的时候,团队人员如释重负。但吴魏明知道,胜利的号角还没有吹响,虽然产品研发出来了,但效果如何?


来不及感慨,吴魏明又马不停蹄将产品送往客户在英国的试验中心进行测试。经过测试,80%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为了抢抓市场,客户当场与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又续签了共计100台的产品订单。这100台变桨轴承,当年就为企业赢得了5000万元以上的利润。


“只有不断奋斗和超越自己,才不负青春。公司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就应该去珍惜和把握。”吴魏明说。



巨石成都公司电气工程师赖健



攻得下难关  挑得起重担


赖健(左)在指导工人安装设置


5月9日上午,位于欧洲产业城的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厂房里,赖健正在指导工人安装漏板控制柜:“接母线时一定要仔细,接错了就会造成短路,影响整个控制系统……”赖健语重心长地说。


今年46岁的赖健是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的一名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生产车间自控系统的维护工作。他先后参加了公司所有的工程建设,多次获得工程建设奖项,有扎实的技术功底。


2019年7月,赖健在巡查公司漏板控制柜电源时,发现因负荷太重,引起电缆发热,而且8个控制系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必须紧急对每个系统增加一组电源,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赖建当场提出了解决方案。


但问题来了,由于装置系统仍在生产,设备无法停运,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在运行的电力设备上开展的不停电检修作业,是保障可靠供电的有效方式。这种作业方式属于高危风险,但企业却能因此减少停电造成的各种损失。


为此,赖健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地工作,研讨、制定操作方案,决定由赖健主操,其他同事辅助。当时正值三伏天,虽然在室内,但厚重的防护服穿在身上,汗如雨下。“每增加一组电源,就降低一份风险。”赖健这样给自己和团队打气。在连续工作8天后,顺利完成了艰苦的带电作业,排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


赖健善于总结思考,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愿意和大家分享。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自动化水平,大幅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他提出并实施多项技术创新和专利,其中“适用于自动卸筒的自动移载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玻璃纤维原丝自动搬运装置”“一种烘箱节能装置”等6个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他参与开发的丝饼纱自动卸筒机器人,已在拉丝车间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赖健说,自己的工作很平凡,但因为热爱,他会做得更好。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

技术带头人王莹



1000℃加热炉旁挑“瑕疵”


王莹在实验室对材料进行精细化分析


“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记录好加热和轧制过程中的每一项试验参数,这对后期产品品质改善优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参考……”站在950℃左右的加热炉旁边,迎面而来的热浪让人脸上感到热辣辣的,但即便这样,王莹仍站在原地,认真检查,衣服早就被汗水打湿。


王莹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于2013年2月就职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由于表现突出,去年4月,他被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派到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钛金属技术研究所。作为技术开发团队带头人,他长期在青白江区和各地的研发项目上奔波,坚持每一次试制都要亲自到现场,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数据,带领团队一起将研发产品的品质一步一步提升,力争突破“卡脖子”技术。


去年6月,王莹的团队接到任务,需要在9月底前完成一种新材料的开发和制备,目标是能够在10月国内举办的某大型竞赛中获得佳绩。时间紧,任务重,目标极具挑战性,给团队带来了十分大的压力。


作为一种新材料的研发,由于没有前期经验可以借鉴,工艺方案与现场工装条件是否匹配,能否达到试验预期目的,都需要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因此,整个炎热的夏天,王莹都带领团队技术人员,扎在生产现场。加热炉的高温和板坯的热辐射烘烤着整个车间,穿着长袖劳保服,带着安全帽,一天下来,衣服要湿透好几次。但是恶劣的环境也不能阻碍任务的推进,在亲自测量了上千个数据、记录好每一件产品的每一个参数,再加之一次又一次地返工后,最终确保了每一件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顺利完成了交付。


在2019年10月国内举办的某大型竞赛中,王莹团队获得了新材料组联合参赛第一名,独立参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王莹将荣誉归功于团队,“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他说,多年的工作经历,自己和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互相支持的工作习惯,配合起来亲密无间。



阅读推荐


成都青白江:“新基建”项目苏宁青白江物流园启用

1-4月监管货值达80.2亿元!成都铁路保B:监管货值跃居全国同类保B第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