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青白江:降本增效,科创赋能让食用菌在“数字”土壤长得更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与华为创新中心在青白江的布局不谋而合。


日前,在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丰科国际(蓉欧)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简称“丰科基地”)办公室,生产厂长李德成正对着电脑,仔细核对食用菌的生长数据。“食用菌生长全过程共有101项指标,这里面的每一个数据都很有价值。”他告诉记者,这些数据,都源自基地与华为创新中心共同打造的无人化、规模化的智能工厂平台。



华为创新中心,全称华为(成都)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主要致力于加速本地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去年,创新中心到该企业走访摸排时了解到,丰科基地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食用菌智能工厂,年产菌菇超过35000吨,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全球57个国家。但订单激增的同时,也存在生产计划不科学,生产监控、物流体系手段滞后等难题。“有没有一种方式能真正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李德成的诉求直截了当。


在充分调研后,华为创新中心为丰科基地量身定制了一套集成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平台,实施数字化管理。


今年3月,平台正式实施,通过全车间物联网接入,实现各个生产环节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和调控,并随着数据量的增长,整个生产环节的各个流程也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数据可追、生产可控、品质可靠。各部门之间协作非常高效,管理层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更精准地解决问题。”李德成对此相当满意,“效率明显提升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些都高度契合了创新中心和丰科基地未来在青白江的发力方向。


李德成表示,全流程管理数字化只是基地的第一步,打造绿色循环智慧工厂,为“双碳”目标助力,才是企业未来之责。


丰科基地生产的食用菌主要有白玉菇、蟹味菇、鹿茸菇等多个品种,不同的食用菌,对环境的参数要求各不相同。比如,2到8摄氏度之间,哪个度数能让食用菌生长得更好;新风量从2000立方米每小时上升到6000立方米每小时,到底有没有必要?


“这些数据对基地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李德成以新风量为例,2000到6000之间,如果不对菌菇品质产生明显影响,可选择较低档位。这意味着整个基地的运营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各个环节加起来,保守估计电费都能减少10%,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让基地变得更绿色。”



不仅如此,精准数据管控营造出的优质环境,还能让食用菌的产能获得明显提升。“预计今年产量能上涨20%。”李德成说,这“一升一降”可不能小看,这能让基地在3年内就收回在数字化建设上投入的成本。


另外,菌菇种植的米糠、玉米芯等均来自于农业下脚料,菌菇采收后的废基料可作为农业有机肥还原土地,践行低碳绿色经济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数字化绿色工厂打造是一个持续升级的过程。“我们还将和华为云探讨其他方面的合作,比如利用算法能力对生产过程能耗进行分析优化,让丰科更低碳更绿色地发展。”李德成表示。


谈及未来,华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青白江区工业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接下来,中心将联合区内代表性企业共同打造数字化工厂标杆,从而构建完整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服务更多成渝地区的制造业企业。


阅读推荐


成都青白江:开放农业“闯”出乡村振兴新路

有速度更有温度!成都青白江在全省率先开展“无感续证”服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日报社四川记者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