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驻村检察官|洪山:大山里的好书记

2016-07-14 编发:贺华锋 福建检察

 

 提示欢迎点击上方"福建检察"↑免费订阅微信公众号



开源村全貌


大山里的好书记

——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检察院派驻屏南县开源村第一书记洪山


 

今年5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宁深入开源村实地调研。图为开源村第一书记洪山向王宁介绍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用它形容眼前的山村,最贴切不过。开源村,这个位于闽东高山深处的小山村,在过去的两年里,浓墨重彩地演绎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6.5米宽笔直挺进的开源大道,靓丽非凡;崭新划一的立面改造,装扮着青山绿水下的古村落;整洁舒适的农民文化广场上,悠然弈棋的老者,安详平和;羊肚菌、黑嘴白鸭、黑羽乌鸡,这些成功引进的新品种、新种养产业,给村里带来了腾飞的希冀……

而这一切,离不开他——省检察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洪山,一个有着二次驻村经历的年轻“老书记”。

今年“七一”前后,洪山分别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宁德市优秀共产党员”。  


“没想到,他让村里变了样”

     

2014年4月9日,刚刚结束在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驻村工作的洪山,抱着对脚下这片热土、对农民百姓的特殊情怀,在李彬精神的激励下,再次报名驻村,来到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第二天,洪山就带着村干部逐家逐户走访,摸村情、听民声。

“虽说心里有所准备,但看到的景象,还是令人揪心。”摆在洪山面前的有三难:增收难,开源村海拔964米,靠种植高山蔬菜、毛竹、锥栗为主,全村1368人,2013年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行路难,3.5米宽的进村主干道又窄又弯,加之年久失修,前来收购蔬菜的车都不愿进村;发展难,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古村沦为留守村。不仅如此,在其它村早已见不到的旱厕,这里却遍布各家各户,引来蚊蝇群生。


洪山在村民群众家中走访

驻村工作如何开展?已有过驻村经验的洪山心里清楚,“筑不好巢,就引不来凤。”他暗下决心,再难,村容村貌也必须改。

带着自己制作的厚厚的资料,洪山开始了福州、宁德、开源来回的奔波,一边筹措修路、改厕等资金,一边做道路拓宽所涉及村户的拆迁工作。“从福州到开源村,开车得三个多小时。为了省时间,我们一天连着吃了三顿沙县小吃。但一回村,我们懵了。”村书记陈见国说,“起先答应修路的村民,谁也不愿做拆迁第一人。”


那段时间,除了在外跑资金,洪山都泡在征迁的村民家里,和他们拉家常、讲政策。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好几十场。他还动员在外工作的乡贤,带头拆了自家占道的杂物间。在村民陈民隐家里,他想让洪山知难而退,撂话只要喝了六大碗米酒就拆,谁料洪山二话不说灌下了这六碗酒。

“洪书记是为老百姓干真事来的。”渐渐地,不仅村干部服了这第一书记,村民也喜欢上了这个和自己一样被晒得黝黑的硬汉子。

开源村新貌

2014年11月,到开源村的第7个月,长1.2公里、宽6.5米的开源大道顺利竣工。沿道两侧的旱厕全部拆除、改成了水厕,随意堆放的柴火、杂物也不见踪迹。环顾四周,是规整的绿化带、崭新的立面。

整修村部、兴建农民文化广场、建设水利工程、改造电网等等,一件件实事办成了办好了,开源村变得鲜亮了,村干部的干劲也足了,村民们逢人就夸:“我们村里来了个好书记。” 

开源村美景



“听洪书记的,心里有底”

      


在洪山看来,驻村任职的核心就是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让班子队伍强起来。每每看着开源村郁郁葱葱的山地,洪山总在琢磨着,怎么探索一条因村制宜的发展路子,唱好“山歌”?

2015年,洪山在驻村日记里写道:推行“5+6”精准扶贫模式。“5”即由省检察院、市县直机关、本村党支部、村企业、村合作社5个单位带动;“+”即执行一户一策;“6”即解决生产资金、土地经营权流转、社会保障、就业、子女教育、致富信心6项帮扶难题。借助5+6模式,洪山对村里确定的18户64人精准扶贫户展开手把手的帮扶。

针对有种养殖经验但缺乏资金的扶贫户,洪山从争取的林下种养殖项目资金中提供帮扶,并且指定村干部挂钩扶贫户,帮助联系生产项目和销售渠道。村民张久球,靠着5000元帮扶资金,买了鹅苗、养上了鹅。村民陆道取,作为新品种辣椒春秀6号的示范试种户,收入增加了近万元。在洪山的带动下,扶贫户有了自己的生产项目,日子红火了。

洪山指导帮助村民们引种价值高的羊肚菌


“扶贫需要输血,更需要增加内生造血功能。”立足开源村山高水冷的地理特点,洪山专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研究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但没有专业人才、没有推广渠道,从哪着手?洪山把目光对准了当地的企业家。

“回到养我们的土地上来,带民富帮民富。”回忆起和洪山见面的情景,田觅公司总经理吴惠君说,洪山的这句话触动了她。带着资金、带着人才、带着经营经验,吴惠君来到开源村,建起田觅农场。其挂钩的6户精准扶贫户,有的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盘活土地资产,有的负责种植。今年,洪山和田觅公司带着羊肚菌走进6·18海交会,成为全省首家引种羊肚菌成功的企业。


在洪山带领下,开源村有机农产品成功亮相今年的“6.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

如今,在开源村已入驻6家企业和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羊肚菌、香菇、黑嘴白鸭、白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让开源村声名鹊起。“听洪书记的,我们心里踏实。”去年,村民张教弟与大全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合作发展香菇产业,增加收入2万多元。截至目前,开源村农民人均收入由3000多元提高到了7000多元,村集体从负债6万元增加到年收入8万多元。

“一个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好的班子、一套健全的机制。”洪山对村支部建设抓得很紧,不仅发展了2名新党员,而且建立和完善《两委干部职责》《重大财务事项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建起村务公开栏,村财账目实行一月一公开,成立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小组,让村里的每一件事都在阳光下运行,让百姓信服。


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右)在开源村的温室大棚参观调研。  


开源村初具规模的温室大棚种植基地



“几天不见,山里人念想他”



“洪书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村里的张传发老人在一次扑救火烧山时不慎跌入火坑,下半身重度烧伤。闻讯,洪山立刻帮助联系省协和医院,4个小时的手术,他一直守在手术室门口。

“谁家有个事,洪书记都是第一个到。”村民主任陆则勇说,洪书记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事,村民也把洪书记当成了自家人。几天不见,村里人遇到村干部,总要问一下洪书记去哪了。


开源村群众向带队前来采访的省检察院宣传处吴新华处长反映洪山书记的各种感人事迹。

今年,年仅6岁的晓宇,母亲早年离异失联,父亲意外死亡,家中只剩下丧失劳动能力的爷爷奶奶。在得知家中连火化安葬的钱都没有,看着一家老小,洪山自掏腰包 1000元,并在出殡当天早上7点,带领村两委送上1万元慰问金;又发动全村捐款,联系县民政局、信用联社等单位开展帮扶。不仅晓宇家,每逢六一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洪山都会带着村干部逐一上门走访慰问村中老幼。

两年多来,村里变了样、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的心也聚起来了。乡里要修筑开源防洪堤段,需要征用张传发老人家1.7亩菜地,洪山上门做工作,张传发老人虽几多不舍,但还是点头同意,他说“山里人讲情面,洪书记上门说情,‘不’字我说不出口”;年逾六旬的陆道强老人,每天清晨带着扫帚,仔仔细细地清扫着开源大道,他说“洪书记为村里做了这么多事,我们不能拖后腿”;乡村医生黄小平在洪山鼓励下,带领村里的妇女跳起了广场舞,她说“要把村里的幸福生活跳出来”……

两年多,开源村相继获得省美丽乡村、省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宁德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宁德市级扶贫小康示范村等称号。而刚刚获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洪山,谈到开源村的未来,仍有说不完的话……


洪山与开源村干部群众庆祝“七一”感谢党恩。



本号关于驻村干部洪山的往期报道:

驻村支书洪山:“两学一做”好典型

6年时光,2度驻村,这名检察官为何偏偏喜欢穷山村


撰稿:李榕

编辑:贺华锋





  欢迎关注“福建检察”微信公众号,您足不出户即可了解福建全省检察动态和各类重要案件信息。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法治福建,一路有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