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下一步有这些重大动作!

浙江发布 宁波发布 2021-09-11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浙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举措。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新闻发布会。



  杭州、宁波长期以来都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是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2020年杭州、宁波两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达44.1%,杭州、宁波都市区是浙江大都市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的思路目标、任务举措。




  围绕“三个高”的目标,明确了三个方面的任务举措:




聚焦杭甬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五个力”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杭州突出打造“互联网+”科创高地,宁波突出打造新材料科创高地;


提升高端制造竞争力,杭州突出实施“新智造业计划”,宁波突出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提升服务品牌影响力,杭州突出打造数字服务中心城市,宁波突出打造国际港航服务高地;


提升资源要素配置力,杭州突出打造国际数字贸易枢纽,宁波突出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杭州突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宁波突出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聚焦杭甬如何实现高水平协同,实施八大专项行动



以城市大脑深度互联为着力点,实施数字化整体智治行动;
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协同为着力点,实施科创体系共筑行动;
以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实施关键领域产业链共建行动;
以自贸试验区片区联动为着力点,实施开放高地共创行动;
以大运河诗路共建为着力点,实施文旅品牌共塑行动;
以打造杭绍甬通勤圈为着力点,实施基础设施互联行动;
以民生“一卡通”共推为着力点,实施公共服务共享行动;

以生态海岸带共建为着力点,实施生态环境共保行动。



聚焦杭甬如何实现高能级带动,加快构建杭甬双城经济圈

  增强杭州、宁波都市区辐射能级,推动杭州、宁波都市区紧密对接,加快构建杭绍甬一体化都市连绵带,打造“双核引领、两区辐射、一带串联”的杭甬双城经济圈,更好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为推动上述任务举措落细落实,浙江进一步梳理明确了三张清单。一是重点任务清单,细化明确了45项任务和责任部门;二是标志性工程清单,围绕科创、产业、开放、交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谋划了十大标志性工程。三是重大改革清单,围绕政务服务、创新飞地、营商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十项重大改革举措。




  发布会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杭州、宁波“双城记”对两地老百姓意味着什么,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改变?


  目前杭甬已推出一批惠民利企事项,不少内容与两地民众息息相关。比如:两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已率先实现免备案直接结算医疗费用;两市公园卡(票)已向对方市民开放办理,可同等享受当地市民优惠政策等。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重点围绕实施杭甬“双城记”专项行动,不断丰富、拓展、提升惠民利企事项。


  • 实施基础设施互联行动,推进杭甬间“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地铁”的轨道上都市区建设打造1小时通勤圈。加快杭州西、宁波西铁路枢纽建设,推进宁波至慈溪市域铁路等重大轨道交通项目,争取尽早开通运营。推动杭甬都市区轨道交通运营一体化,发展旅客联程联运,杭甬两地“点对点”通勤更加便捷。


  • 实施公共服务共享行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进两地公共服务民生“一卡通”。推动两地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逐步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打造跨区域医疗联合体,探索成立跨市域教育集团,协同扩大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两地旅游景点的共享互惠,加强各类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群众文体场馆联动和服务功能联通。


  • 实施数字化整体智治行动,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杭甬企业和个人服务高频事项一网受理、区域通办。开设“一网通办”专窗、规范“一网通办”标准,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的互认,不断增强两地企业群众办事的获得感、满意度。联动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进一步提升民众生活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此外,在促进创新创业、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人才制度等方面,两地都有新的探索。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十大标志性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十大标志性工程是唱好“双城记”工作的核心载体和抓手,浙江通过标志性工程的打造,着力提升“双城记”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具体内容如下:


01实施杭甬城市大脑互联工程


  探索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城市大脑在跨区域交通道路指引、警务跟踪追查、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协同作用,提高两地驾驶舱实战协同能力。


02实施杭甬科创大走廊协同工程


  发挥杭州、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带动效应,统筹布局和谋划建设一批杭甬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分行业创新中心。


03实施杭绍甬产业创新带共建工程


  加强钱塘新区、前湾新区、滨海新区在设施建设、项目谋划、产业准入等方面对接,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技术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应用,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


04实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宁波片区联动创新工程


  共同推进杭州、宁波片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研究放宽数字经济、油气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限制,联动建设数字自贸区。


05实施杭甬“四港”联动多式联运工程


  共同研究杭州内河港与宁波海港便捷联通方案,积极发展海铁联运,探索推进高铁快运合作,强化物流信息平台对接,共同打造现代运输大物流体系。


06实施杭绍甬1小时通勤圈共建工程


  加快既有萧甬铁路绍兴段增站改造,加密宁波至绍兴至杭州南市域(郊)列车,建成杭州至柯桥城际铁路(6月28日,已建成通车),推动江南水乡线绍兴至萧山机场段建设,加快实施宁波至慈溪市域铁路。


07实施大运河诗路(杭甬段)共建工程


  以浙东运河沿线为重点,联合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做好河道岸线保护与修复,促进航运功能转型,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强运河国际文化交流。


08实施杭甬公共服务“一卡通”优质共享工程


  加快实现两地社保卡标准统一和互通互用,推动居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进一步优化拓展公共交通、文体旅游、就医结算等“一卡通”功能。


09实施杭州湾南岸生态海岸带共建工程


  以钱塘新区先行段、前湾新区先行段为重点,联合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绿色通道联网、乐活海岸打造等项目,串联杭州湾沿岸区域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共同打造杭州湾南岸生态海岸带。


10实施杭甬协同达峰工程


  协同建立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落实能源“双控”制度,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完善两地居民水、电、气、垃圾处理等收费体系。建立健全两地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机制。


杭州在与宁波共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亮点?


  作为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杭州全力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便利化、数字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杭州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五,2020年18个指标全部成为“全国标杆”,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杭州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宁波的大力支持。杭州没有海港,近三成的海运货物通过宁波口岸进出,宁波是杭州在进出口贸易中最重要的边境口岸。


  前期两地海关和口岸管理部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


  • 设立通关“绿色通道”,对两市重点企业在宁波北仑等主要海运口岸和杭州萧山机场实施进出口7×24小时预约通关和无障碍通关。


  • 落实“日清”工作制度,满足放行条件的货物在两地主要空、海港口岸“当天不过夜、周末不跨周、节前不过节”。


  • 优化杭甬两关转关作业,实现转关业务办理“一次不用跑”。


  • 强化空港区域联动发展,两地机场互设异地货站,提供异地(远程)货物交运和提取服务。


  • 畅通海铁、海河联运通道,实现萧山白鹿塘、杭州北站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货运列车常态化运行,开通“东洲-乍浦-宁波”外贸集装箱精品航线。


  下一步将围绕共同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深化两地海关一体化合作,完善杭甬两地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联动机制,落实两地海关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进出口综合成本。


“双城记”工作中杭州和宁波怎么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带动全省特别是都市区等周边地区发展?


杭州市:


  杭州要通过都市区-都市圈-杭绍甬都市连绵带-全省域的圈层扩展效应,为全省发展大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杭州都市区杭嘉湖绍四市地理相近、人文相亲、经济融合程度很深,是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基本盘,一直以来是杭州辐射带动的核心圈层和溢出效应的重点承接区。


  今年以来杭州突出基础设施联通,加快推进萧山机场三期、西站枢纽等重大枢纽项目,湖杭铁路、杭绍甬高速、运河二通道等重大通道项目,以及杭州中环、都市区城际轨道交通等网络互联项目,都市区同城化又取得了新进展。6月28日,杭海、杭绍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实现了海宁、绍兴城市轨道交通与杭州地铁1号、5号线“无缝衔接、一票换乘”,西湖、鉴湖、鹃湖一轨相连,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里程达到391公里,“一小时”通勤圈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三城同城效应前所未有地真实可感。


  下一步,杭州将不断加快空间格局由市域向都市区都市圈转变,不断提升大杭州辐射带动水平,以毗邻区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都市区同城化,做到三个落地。


  • 推动规划方案落地,突出临空经济、新型城镇化、生态旅游一体化特色,抓好已经印发的杭绍、杭嘉、杭黄三个毗邻区块一体化建设方案落地实施,形成年内任务推进清单,加快毗邻区重点区块建设。


  • 推动制度创新落地,围绕生态共保机制、财税分享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公共服务政策协同等方面在都市区毗邻区域复制推广一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形成制度突破带动效应。同时将杭甬“双城记”部分惠民利企成果向都市区复制推广。


  • 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完善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网络,加快杭州中环和跨市域断头路建设,配合推进杭德城际铁路项目,加快谋划研究市域(郊)铁路布局。继续探索民生领域“一卡通”,谋划推进医保异地结算便利化、进杭交通政策优化、跨市域公交线路拓展、跨区域名校集团化、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等都市区同城化民生实事项目。


宁波市:


  唱好杭甬“双城记”,不仅要做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和两市的高水平协同,也要做到对周边城市的高能级带动和辐射,提高宁波都市区整体发展能级。下一步,宁波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 在重大设施互联上实现新突破。规划建设宁波机场四期和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加快甬舟铁路、六横大桥等都市区内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通苏嘉甬、甬台温福、沪甬跨海通道等都市区对外铁路通道项目,共建引水、输电、联网等基础设施联通项目,打造都市区“一小时”交通圈。


  • 在高端服务功能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是按照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总体布局,依托三江六岸、新城新区和战略平台,建设国际机构、研发创新、金融服务、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功能集聚区,打造国际港航贸易中心、三大科创高地、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增强城市首位度和现代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 在公共服务共享上实现新突破。教育方面,将加强联合办学、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设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医疗方面,将加强医疗保障同城化,推动实行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免备案。旅游方面,将整合都市区旅游资源,打造佛教、滨海、运河等“黄金旅游线”。人才方面,继续用好宁波浙江创新中心平台,为舟山、台州设立科技飞地等。


  • 在毗邻区域合作上实现新突破。前阶段,为推进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宁波会同舟山、绍兴和台州共同编制建设方案,建立了工作对接机制,梳理了重点合作事项。甬舟方面,重点是合力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甬绍方面,重点是推动环杭州湾经济区联动发展,开展四明山区域生态旅游合作;甬台方面,重点是共同谋划建设好三门湾区域。


宁波在唱好杭甬“双城记”过程中,如何锻造“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强港?


  宁波舟山港不仅是宁波的最大资源,也是整个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出海门户。“十四五”时期,宁波将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全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硬件设施。建设穿山、梅山、北仑(大榭)3个千万标箱级集装箱港区。布局建设原油、LNG、化工、汽车、有色资源矿等专业泊位,形成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打造国家大宗商品战略中转基地。实施码头自动化改造。力争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3亿吨、3500万标箱,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全球前三。


  • 构筑外联内通国际物流通道。巩固拓展国际集装箱航线,力争2025年航线总数达265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100条以上。实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工程,构建辐射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铁路货运通道。培育壮大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打造新型国际能源贸易中心、国家级重要金属矿石资源储运基地和国际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 全力打造国际港航服务高地。大力培育航运保险、融资租赁、航运经纪等特色航运服务,提升“海上丝路指数”影响力。做大做强船舶检验、海事仲裁、船员服务等海事服务,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事服务中心。打造东北亚燃料油和LNG加注中心。到2025年,力争宁波舟山港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上升到全球第8位。


  • 持续优化口岸服务营商环境。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开展智慧港口建设试点,推广智慧集卡运输系统。力争到2025年,集装箱运输车队智慧系统实现全覆盖,港口业务智能化水平达到95%。


宁波作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


  “十四五”时期,宁波将以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与杭州共同实施五大标志性产业链共建行动。


  • 协同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依托前湾新区“万亩千亿”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发挥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链主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联动杭州合作建设线上供需信息平台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加快发展汽车整车、高效节能发动机、高性能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关键零部件。


  • 协同共建集成电路产业链。依托北仑区“万亩千亿”集成电路新产业平台,发挥中芯国际、甬矽封装、江丰电子材料等龙头带动作用,链接杭州集成电路设计资源,做强光学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及制造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链,提升对全省智能安防、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


  • 协同共建智能装备产业链。聚焦机器人、智能传感器、高性能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工业软件,与杭州加强技术协同攻关,重点发展精密注塑、高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整机制造装备,拓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共同为全省中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赋能。


  • 协同共建生物医药产业链。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加强与杭州药物研发服务合作,实施医疗机构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协同推进技术成果本地化试验和产业化应用。


  • 协同共建时尚服装产业链。重点围绕时尚服装先进功能纤维、新材料及辅料研发与产业化,加强高档功能性面料开发生产,积极对接杭州电子商务,推动雅戈尔等服饰家纺品牌化、时尚化发展,协同打造国际一流现代纺织与时尚服装产业集群。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快关注↓



来源:浙江发布

编辑:沈晓燕

一审:沈晓燕 二审:张志龙

三审:郑仲晔 终审:张伟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