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江日报以《宁波:共绘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美好画卷》为题,报道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崭新局面。一起来看↓
《浙江日报》5月25日16、17版
率先探路 先行示范
宁波:共绘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美好画卷
翁云骞 仇欢
风景串点成线、资源点绿成金,产业蓬勃发展、生活和乐幸福。五月,漫步东海之滨的宁波,处处是创富、奔富、享富的喜人图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宁波领风气之先,不断提升均衡化发展水平。一年前,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宁波一如既往拉高标杆、奋勇争先,确立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目标。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创样板,“先”字背后,是宁波的使命与担当,更是宁波的决心和勇气。当好“先锋”,方能攀上“高峰”。一年来,宁波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原则要求,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高度,率先探路、率先示范,推进共同富裕体制机制持续建立完善,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不断取得新突破——指标体系“一杆到底”,构建58项指标体系,市县两级“一盘棋”抓落实。共同富裕任务体系细化落实,实施51项突破性抓手、50项重大改革、26个典型案例等清单,编制系统架构图。政策体系更完善,出台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等60多项政策举措。缩小三大差距取得新进展。开展“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研究编制“扩中”“提低”行动方案;实施南翼地区崛起和四明山区域振兴计划;实施共富乡村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连续17年缩小。“浙里甬有”品牌实现新跨越。在全省率先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率先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重大引领项目取得新突破。排定年度公共服务投资项目278个,计划投资214.7亿元;积极谋划宁波西枢纽等重大项目。数字化改革注入新动能。12个应用场景获选省揭榜和先行试点项目,数字社会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文明建设展现新成效。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涌现“时代楷模”钱海军等一批文明先锋人物……弦歌不辍竞风流,赓续奋斗看今朝。今年是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全面发力之年。以打造标志性成果为突破口,宁波正加快探索全域统筹、全面覆盖、全民共享的共同富裕新路子,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崭新局面。
疾驰的地铁列车上,宁波韵升参与研制的永磁同步牵引系统高效运转。围绕主业持续改进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工艺和装备,今年一季度,韵升股份营收同比增长约77%。这家宁波乃至全省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大踏步迈向“百亿级”。高质量发展为创富致富奠定物质基础。2021年,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4865亿元,同比增加11.9%;全部工业增加值6298亿元,居全国第7;工业和服务业协同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作为单项冠军第一城,宁波如何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宁波又将从何发力?加快建设全球先进智造基地,培育“大优强、绿新高”产业体系。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焦关键基础零部件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今年,宁波将重点培育10家“链主”型企业、100家“链核”型企业和300家“链基”型企业,组建10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加快建设磁性材料、绿色石化和汽车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们将建立‘大优强’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和‘一企一策’培育机制。”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系列“组合拳”,今年力争“大优强”企业产值增长20%,新培育五百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3家,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
向数字化改革要动能,向“亩均论英雄”要效益。超常规发展数字经济,宁波将全力实施数字经济“双万亿”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数字经济增加值分别达到万亿元。围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和中小微企业上云全覆盖,今年计划建设数字化改造项目1000项、市级以上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0个。此外,宁波还将深入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企业动态清零。做大产业经济“蛋糕”,必须加快锻造科技创新这个“强引擎”。宁波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三大领域已集聚近百家高层次研发机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1479家增至2021年的3919家,年均增长率超25%。优化空间功能布局,谋划高能级科创平台。前不久,宁波甬江科创区控制性详规公示,这里将打造成为宁波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先进智造新高地”。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目标,甬江实验室已引进显示与感知技术等8支研究团队、超百名研发人才。促进经济体量提升和城市发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重要课题。通过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人力资源、软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实施,宁波正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扩容提质增效。到“十四五”末,宁波要基本建成经济高效、智慧便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影响卓越的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争取突破万亿元。
“今年我家种了11亩浙樱粉1号小番茄,整个采摘期预计能卖3万多元!”这段时间,宁波慈溪坎墩街道推广种植的小番茄浙樱粉1号陆续成熟。聊起收成,农户李小超很是欣喜。借助片区组团发展,坎墩当地成立片区农事服务中心,积极向农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民日子越过越美。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这“三大差距”成为宁波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主攻方向。如何将客观存在的“差距”有效缩小,加快形成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关键在目标路径,重点是改革创新。宁海县率先探索的艺术振兴乡村行动、慈溪党建引领乡村组团发展……一项项发端于基层的典型做法为乡村振兴工作张目,宁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连续17年缩小。去年,宁波启动实施共富乡村建设十大专项行动,目标到2025年,率先破解“三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推进器。聚焦乡村“确权、赋权、活权、保权”,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宁波农村集成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全国宅改唯一试点县,象山县打造的“闲置农房盘活”系统于去年11月上线。该系统集成宅基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多项功能,实现农户、集体、经营者“三个口袋”增收共富。泗洲头镇墩岙村农民通过线上交易,年租金每平方米增加50元,户均财产性收入增加6万元。江北区将北郊片区地域相邻的5个行政村、7500亩土地作为一个实施单元,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把“城乡环境断点”变为“城乡共富的连接点”。缩小收入差距,切口在“扩中”和“提低”。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宁波针对不同重点群体分类施策,以一系列扎实的改革举措来解决不同群体增收中的共性问题。海曙区启动“工程师友好区”建设,成立全省首个工程师人才服务中心;北仑区出台青年发展10大政策和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10条意见,建立起涵盖住房信贷、创业创新等各方面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慈溪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5年累计为企业培养培训中级工18876名。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稳收入之道。宁波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扎实推进“甬上乐业”,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仅今年一季度就增长6万人。打破参保、落户限制,市县联动开设线下零工市场。今年年初,宁波围绕灵活就业岗位的特点,持续强化政策供给、服务提升、权益保障,打造灵活就业“十有”综合保障体系。19个部门还联合推出15项具体措施,完善灵活就业人员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服务。
早上7点,去家门口的三江超市买菜;8点,送孙子去幼儿园;接着走几步转进社区老年大学……在宁波,这样的生活圈正变得越来越普及。目前,宁波已建成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15分钟商贸便民生活圈23家,未来将继续紧跟居民需求,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商贸便民服务圈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突出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的精准匹配,宁波优化布局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民生供给覆盖面,提升民生供给获取便利度。根据今年年初发布的《宁波市公共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将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军有优抚、文旅乐享、体有强健、住有宜居等领域,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居民需求结构相契合、地方财力保障相协调、供给主体多元化的高质量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宁波攻坚“医学高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市基层首诊率近67%,拥有家庭医生4000余人;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宁波奥体中心二期、市体育发展中心整体提升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基本实现区县(市)“一场两馆”全覆盖;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增加中心城区嵌入式、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完成县、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敬老院)设施改造提升……一项项具体而微的利民举措,一个个可感可触的品质项目,让宁波市民在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感受“幸福加码”。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宁波2021年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为82.49分,在监测覆盖的31个省(区、市)的120个城市中排名第8,创历史新高。重大项目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抓手。宁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宁波GDP达到了1.46万亿元,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助力386个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今年宁波市共安排420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112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1.2亿元。排定年度公共服务投资项目278个,计划投资214.7亿元。”“数字社会”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关键一环。原先靠电话线连接群众的“81890”,现在能让群众动动手指就享受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生活服务;“惠享理赔”通过搭建跨部门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医疗卫生系统、政府信用系统和商业保险系统数据共享和场景集成;镇海区对照未来社区标准,探索建成第一批“镇红·邻里中心”,试点公共服务“一站集成”……借助数字赋能,宁波正积极谋划推动一批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场景落地。
奉化区举办桃花马拉松比赛
“早上起来测体温、量血压,然后进行40分钟的手指操、迷你篮球等‘头脑晨练’,理发、修甲等服务随叫随到。”在鄞州区泰和馨苑小区内的五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1岁的钱奶奶满心欢喜地讲述着自己的“入托”生活。如今,宁波已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建设60多家“嵌入式”养老机构,让“甬有颐养”触手可及。围绕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发展,宁波启动一揽子民生事项改革,“善育、优学、健康、颐养、安居、保障、温暖”等七个“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加快打造。“老人付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菜园供一点、志愿者助一点”的“五个一”运营模式,成为奉化区老年助餐的亮点名片。过去五年,让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出圈”的是该村的“和美孝善食堂”,通过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村民每人每天8元就能吃到不重样的热乎饭菜。“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是重要任务。“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努力让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长寿生活。”宁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宁波将聚焦“一餐一床一网”,优化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夕阳“更红”了,青少年也有了更好的教育环境。一年间宁波就新增68家托育机构、10个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2万个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义务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今年,宁波将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共体实现乡村、镇区全覆盖,优质示范高中定向分配比例达到60%。住房保障是民生大事。宁波在全省率先取消一线环工工人纳入公租房保障的户籍、社保、年龄、积分评价等限制条件,并采取“货币+实物”方式,破解一线环卫工人住房难题。全省首宗共有产权住房出让用地——7.39公顷的应家2#地块已摘牌,可新建房源1438套。新市民住房保障改革入选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
慈溪逍林水云浦农家书屋开展主题活动
他365天“在岗”,24小时“开机”,被100多位孤寡老人当成“亲儿子”。近日,中宣部授予慈溪电力工人钱海军“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钱海军、周秀芳、俞复玲、张亚芬等榜样的示范引领下,宁波崇德向善氛围渐浓,涌现无数凡人善举。目前,宁波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2人、中国好人111人、浙江省道德模范21人、浙江好人288人,为宁波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查码测温、维持秩序、保障供应,身披“志愿红”,宁波志愿者冲锋一线、勇毅向前;宁波爱心公园成为闪亮的城市文明地标,连续22年隐名捐款1258万元的“顺其自然”是宁波爱心人士的典型代表,“爱心茶亭”“爱心钢琴”体现了广大市民和企业的慈心善举……文明典范的城市金名片,宁波越擦越亮。宁波各地通过扎实开展“浙江有礼·宁波示范”市民文明素质养成行动,让“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成为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鄞州健全完善优待道德模范的各项保障关爱措施与机制,全力营造“好人应该得好报”的良好氛围,全区已拥有注册志愿者超过30万人。余姚59万群众纳入“道德银行”3.0版体系,办理道德信用贷签约2.3万余户、金额45亿元,构建起一个“好人有好报”的诚信体系。精神富有,文化先行。宁波着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构筑具有鲜明宁波辨识度的高品质文化供给体系。去年10月,永久落户宁波的第七届浙江书展吸引超过6万名市民“打卡”;宁波图书馆入围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奖,取得该奖项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界零的突破;全面开展中华版本征集工作,启动《四明文库》编撰。宁波正全力打造崇文尚读、精神富有的城市书香风尚。截至目前,宁波已成功举办了5届的宁波文博会,去年首次采用“云展示、云互动、云交易”模式举办,签约金额71亿元,继续担当宁波文旅产业的重要引擎;全市各有10家企业入选省级重点文化企业和成长型文化企业,数量创历年新高;完成“宣传思想”“文化宁波”驾驶舱建设1.0版建设,启动“文化大脑”数据仓建设,数字变革正在打开宁波文化建设新的想象空间。文化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宁海艺术振兴乡村“葛家模式”火出圈,3年来,村里打造了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个文创品。全国首个以“中央音乐学院”命名的乡村音乐教室落户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相继培育“80天团”、天童小学合唱团等文化团队,通过文化共富助推共同富裕。以德润心、以文化人。在宁波,一幅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靓丽图景正在更广阔的时空铺展。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