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村牧区亮丽民生风景线
吃上自来水、住进砖瓦房、通了柏油路、医疗有保障……今日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如春风甘露洒向千家万户。
自全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市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作为固本强基的重大工程和当前农村牧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早起步、细规划,迅速组织实施,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全面推进建设,一幅五彩斑斓的民生画卷在鄂尔多斯大地上展开。
村庄新貌
统筹实施 全面推进
为全面实施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市委、政府结合鄂尔多斯实际,统筹全局,科学部署,把“十个全覆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全”字上下功夫,坚持“六位一体”“三项建设”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在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取得现代农牧业发展、贫困人口脱贫、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旅游业发展、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的综合成效,同步抓好村庄绿化、村集体经济、基层组织“三项建设”,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进一步夯实民生之基。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市成立了“十个全覆盖”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市旗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做到条块结合,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督查汇报会,研究部署“十个全覆盖”工作;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制度,促进各旗区与部门加强对接、协调、协作,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不落一村、不少一户,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55万农牧民群众。
2015年是我市确定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三年规划的全面攻坚年,翻看“十个全覆盖”的“民生账单”,每一个细节、每一步实践都扎实有力,处处关切民生,事事温暖民心。
——计划改造2.4万户危房,现已开工29925户,开工率124.7%;已完工26804户,完工率达111.7%;
——计划解决9.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现在9.8万人饮水工程已开工实施,并已解决9.0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计划完成1179公里街巷硬化,现已开工1620公里,开工率达137.4%;已完工1424.5公里,完工率120.8%;
……
截至目前,全市嘎查村卫生室工程已完工140所,完工率107.7%;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工程已完工125个,完工率95.4%;便民连锁超市工程已完工159个,完工率111.4%。此外,全市已发放养老保险金12753万元,发放高龄津贴6210万元。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市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民生短板加速补齐,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55万农牧民正在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村民刘金贵老两口过去一直住在土房里,房屋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由于房子破旧,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都不愿意回家,时间长了就把老两口接到城里租住的房子团聚。今年村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刘金贵拆了破房子改建了楼板房,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还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村通卫星电视也接通了。“在新房睡觉的第一天,我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生怕是在做梦。”刘金贵说。
准旗大口村小占社
干群合力 把实事办好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为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合上农牧民追求幸福的脚步,各级党政“一把手”把“十个全覆盖”牢牢抓在手上,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同时把“十个全覆盖”工程纳入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今年,我市结合自治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市级向所有旗区派驻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推进组,向所有苏木乡镇、街道派驻工作推进小组,广大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带着感情奔赴农村牧区,扎根农家牧户,讲政策、说思路、唠措施,广泛发动群众。一场场意见征求会,一次次工作协调会,一件件为民实举,密切了党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
郝伊平是伊旗公路管理工区下派到红庆河镇昌车渠村的驻村干部。自驻村以来,他整天跑村入户,今天给这家解决棚圈问题,明天给那家上自来水,一年下来皮肤晒得黝黑。现在,尽管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丝毫没有放慢工作节奏。“村里9个社通了自来水,还有2个社正在解决,我还得好好盯着,一户也不能让落下。”郝伊平说。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市坚持规划设计农民议、施工企业农民找、筹资标准农民定,群众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由被动实施到主动争取、由袖手旁观到积极参与的“三个转变”。
市、旗、镇、村几级干部常进村甚至住在村里,这在鄂尔多斯的农村牧区已成为工作常态。为顺利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他们没明没黑干工作,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干部的影响带动下,群众都积极投工投劳,干群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工作热潮。
村里的文化墙
立足实际 建美丽乡村
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市更加注重特色和实效,不乱铺摊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规划先行、政府主导、依靠群众、统筹推进”的原则,根据地缘特点、人口规模、产业布局等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城镇融入型、中心集聚型、家庭牧场型、转移优化型”等建设模式,保证把每一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建一个、成一个。
——对距离城镇、工业园区较近的嘎查村,整体纳入小城镇规划,推动村庄向小城镇聚集;
——对发展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嘎查村,坚持危房改造与村容村貌整治有序衔接,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集中配套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
——对自然条件较好的牧区,依托广袤草原和民族文化特色,结合危房改造,重点建设了家庭牧场,打造以绿色养殖、特色旅游为主的庄园村落;
——对人口居住分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积极引导农牧民向城镇、中心村转移,或选择向适宜产业发展、宜于人居的地区转移。
推进“十个全覆盖”过程中,伊金霍洛旗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合理甄别撤并村、保留村和重点发展村,充分考虑农牧民生产生活基本功能,结合每个嘎查村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步规划到位,严格用规划指导建设,打造体现民族文化、彰显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杭锦旗锡日摩仁嘎查利用万亩马莲滩、锡日摩仁大草原等优势自然资源,保护传承传统马文化和蒙元文化,整合发展特色旅游,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嘎查。“为了将锡日摩仁嘎查建设成为有时代气息和民族韵味的新牧区,我们在工程实施中,加强了前期设计工作,按照注重本土特色、突出绿色生态的原则,根据村容村貌、产业布局和村民意愿,完成了规划设计。”嘎查长介绍说。
在乌审旗、鄂托克旗、鄂前旗等西部牧业旗,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十个全覆盖”工程,通过完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形成 “点集中、线支撑、圈覆盖”的建设格局。
充满个性的农牧人家、风格各异的嘎查村庄,构成了鄂尔多斯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每个村庄的建设,都是“因地制宜”,各具风味,凸显地方特色,在不同的旗区乡村,看到的是不同风格的村庄,既注重因地制宜和实用宜居,又充分考虑到了各村地域特点、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村民意见,让老百姓看得见巨变,更留得住乡愁。
新风新业 为幸福加码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市特别注重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群众思想教育作用明显。现在,村子里文明新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大到房前屋后院墙围挡,小到碗碟、餐巾纸盒等日常生活用品,都绘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家风家训等,村庄新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
乌审旗神水台村,是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示范点和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点。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神水台村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道德讲堂和民生政策宣讲,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和最美家风活动,制定神水台村村规民约,在全旗率先开展农牧民诚信档案建设,将借贷、项目安排、社会救助和诚信挂钩,全面提升村民素质。通过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风民风有了明显好转,文明守法、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我市坚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牧区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准旗大口村自古便是一个黄河渡口,过去,许多人由山西的河曲、陕西的府谷过大口到西口外。大口村据此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立地条件,将“十个全覆盖”和发展特色产业“捆绑”推进,按照山西民居建筑风格,实施了整村危旧房改造,打造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田园体验、农家食宿为一体的度假村。“山上有鼓楼、脚下有鱼塘,还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和抗日时期的战壕,好多游客都说来我们村里和进了画里似的。”村民李五十七搭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风车,今年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我们的收入比在外面那些年强了不知多少倍。”
为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让老百姓长期受益,我市制定出台了《全市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办法》,明确后续管理坚持“以村为主、上下联动、分级管理、部门参与、各负其责”的原则;各地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工程管理办法或村规民约,逐步形成了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维护的长效机制,确保这一工程长期惠及百姓。
此外,我市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同步推进村庄绿化、房屋美化、环境净化等工程,和谐文明之风在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劲吹。目前,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已拆除危旧房16053处,清理断壁残垣21887处,清理“五堆”144万吨,新建垃圾池3133座,新置垃圾桶17282个,新建改建厕所1734个。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今,在鄂尔多斯的农村牧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轻易“挖”出一段与“十个全覆盖”息息相关的民生故事。“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解决了农牧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也畅通了他们走向现代文明和幸福生活的道路,更为农村牧区未来的发展点亮了希望,奠定了基础。
据数据统计,全市今年计划投资42亿元,截至10月8日,已完成投资53.5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28%。
走进乡村牧野,一栋栋宽敞的新房绽放着农牧民的欢歌笑语;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流入了千家万户;一条条平坦的马路让老百姓叩开了曾经闭塞的发展之门……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民生基础日渐坚实,精神生活不断充实,“十个全覆盖”工程富民、安民、乐民的核心价值,已在鄂尔多斯转变为广大农牧民的福祉,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绘就了一道亮丽的民生风景线。
本期编辑:李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