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碱性水更健康?又一款“概念炒作”上线,请注意退散!
最近,朋友圈里一条瓶装水酸碱度测试的消息吸引了公号君的注意。
图片上,二十几种市面上常见的品牌瓶装水一字排开,每瓶水前面还摆着一个小杯子,杯子中的水呈现颜色深浅不一的蓝色和黄色。
按照套路,人们在转发的时候通常还会捎上这样一段话:
蓝色为碱性,黄色为酸性,绿色是中性,黄绿是弱酸性。大家请多关注自己日常饮用水,选择碱性水身体更健康。
一时间,朋友圈里炸开了锅,不少吃瓜群众吓得瓜子掉一地:
这个实验结果是真的吗?
可以用酸碱度pH值来衡量水的好与坏吗?
真的如网传所说,酸性水喝多了会变成“酸性体质”吗?
下面,就让公号君为你拨开迷雾,找出真相。
酸性体质是个什么鬼?
不知从何时起,在我们身边就流传着一种吃酸性食物、喝酸性水致癌的说法。其中一种解释是说,人的体质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如果一个人长期吃酸性食物,他的身体就会呈现酸性体质;如果一个人长期吃碱性食物,他的身体就会呈现碱性体质。而酸性体质的人,更容易患癌症等可怕的疾病。
但你知道吗?“体质”这个词,并非是一个科学词汇,它更多的被人赋予一种“健康导向”。例如,说一个人体质好,人们会认为这个人健康状况好,反之则不好。而“体质”的“好坏”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
同样,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也是无法进行判断的。有人说,可以从酸碱度PH值来判断。的确,PH值可以用来判断体液的酸碱度,但是人体内不同体液的酸碱水平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例如,胃酸的PH值很低,大约在0.9-1.5之间,属于强酸。血液、汗液、唾液等也都有他们各自的PH值水平范围。所以,拿PH值来判断一个人属于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这明显是不科学的。
饮用水酸碱度会影响身体健康?
市场上销售的各种水由于水源地不同、矿物质成分含量不同,的确有酸性碱性之分,但食物自身的“酸碱性”和它的“致酸碱性”(“致酸碱性”是经人体消化吸收后新陈代谢形成的产物的酸碱性)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相反。比如柠檬是弱酸性的水果,可食用后形成的产物却是弱碱性的。因此,在保证水质安全的情况下,水的酸碱性对于身体的健康基本无影响。
今年6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三大食品谣言,并邀请专家辟谣,“饮用纯净水会形成酸性体质”就是其中之一。食药监总局也同时公布了此消息,认定饮用水酸碱度会影响身体健康是谣言。
那么为何这样的谣言屡屡被传出呢?这是因为血液的正常PH值水平在7.35-7.45之间,属于弱碱性。而商家抓住了这个卖点,建议大家补充弱碱性的水。
其实,在人体内有一套非常完善的代谢系统,可以双向调节酸碱,使体内的不同部位的酸碱值始终保持稳定。人体酸碱平衡,并不是喝喝水就改变的。
看到这里,相信机智的你已经明白,“包治百病”的碱性水概念,根本就是商家炒作的噱头而已。它的“兄弟姐妹”还有离子水,小分子水,太空水,富氧水……是不是听起来都特别耳熟?
什么样的水才是“好水”?
简单地用酸碱度pH值来判断水的好坏,是不科学的。水的好坏,要考量的是多项综合指标。
首先要确保水是安全的,没有受到污染,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质。
其次,水中要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此外,好水中要有一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也就是说,我们要喝有一定硬度的水,少喝、不喝软水和极软水。水溶性的钙、镁离子,比钙片等更易被人体所吸收。也有国外对照实验表明,喝硬度适中的硬水的人群比喝软水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25%-30%。
如果三项指标能达到,这种水基本上是中偏弱碱性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好水一定是中偏弱碱性的,但偏弱碱性的水不一定就是好水。
加入化学试剂,水的酸碱度也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过去的人工矿物质水,就是人为地在纯净水中加入食品级的矿物盐试剂。酸碱度改变了,但本质上纯净水的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
在日常的饮用水选择上,如果购买瓶装或桶装饮用水,建议选择标注有“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而纯净水则不宜常喝。此外,自来水也是不错的饮用水源之一。
水是生命之源,补充了足够的水分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运转。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
最后,公号君想说的是,比纠结饮用水酸碱度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活得如此健康的你,才不会怕疾病找上门呢!
本文来源:新华网
本期编辑:王曾 校对: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