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草牧场改良“生态文章”
为了家园更美、农牧民更富
写好草牧场改良“生态文章”
夏日的风,吹过杭锦草原。
草原深处,一辆辆装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一字排开,笔直前行,随着车轮的转动,一株株柠条苗栽种在泥土里。紧随其后的水车,喷洒出股股清泉,浇灌着刚刚栽下的新苗,静待它吐露芬芳。
大规模柠条种植正在进行。
眼前阵势很大的栽种场景,是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生态建设的新行动——百万亩草牧场改良。该苏木有草牧场702万亩、耕地17.2万亩、林地17万亩,牲畜常年保有量为50万头(只),牧业体量占比达到全旗约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大牧区”。由于种种原因,伊和乌素的草场一度退化。改良草牧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筑牢持续发展的根基,是任务也是责任。伊和乌素苏木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擂响生态建设的战鼓,吹响草牧场改良的进军号,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启动实施“百万亩草牧场改良行动”,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推进,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既定目标。其中,2021年,在苏木北部沙区、生态脆弱区和干旱硬梁区已完成25万亩的柠条、杨柴、梭梭、菌草等优质牧草的种植。
为写好草牧场改良这篇“生态文章”,伊和乌素苏木采取“生态项目推进、村企联户改良、散户分布实施、配套产业保障”的模式来推进。在生态项目推进中,打造巴音乌素嘎查300亩甘草标准化示范基地及50亩育苗基地,每年带动农牧民扩大种植500亩以上,积极争取20万亩“蚂蚁森林”项目落地,建设桃日木嘎查300亩柠条基地、巴音孟和嘎查100亩杨柴产籽基地和乌日更嘎查300亩杨柴、柠条等育苗基地;在村企联户改良中,引进专业柠条种植企业——内蒙古远征合创生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柠条前期种植、中期养护、后期验收等全过程管理,确保三年内成活率达到80%以上,农牧户负责柠条种植的日常监护管理,项目验收合格后,向企业收取10元/亩管护补贴,从4月份栽种以来,该企业已完成5万亩的种植任务;在散户分布实施中,借鉴“小草库伦”模式,鼓励农牧户种植500亩及以下柠条,自行改良草牧场,当年成活率在80%以上的每亩补贴70元;在配套产业保障中,启动建设秸秆加工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处,为周边农牧民提供改良种植的柠条、甘草、沙蒿等作物的原料回收、饲草料加工等服务,年可实现加工饲草料20000吨,产值2400万元。
草牧场改良是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草牧场改良行动启动以来,伊和乌素苏木各部门靠前站位、积极推进、广泛宣传,使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哈夏图嘎查三社的雷爱强,近一段时间以来,忙着宣传动员周围农牧户种植柠条,他“搬”出自己20多年种柠条的经验。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他家分到的2380亩草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沙地。看着略显“凄凉”的草场,雷爱强在心里下了种好柠条的决心。日复一日的努力,雷爱强在干旱少雨的环境里摸索出“茶壶浇水”的种植方法:“每种下一棵柠条,我就用茶壶浇上一壶水,等下过一场雨后,这些柠条就基本能成活了。”就这样,提着茶壶的雷爱强,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自家草牧场柠条种植全覆盖。现在,雷爱强将平茬后的柠条加工成颗粒饲料,家中养殖的500多只羊,根本不用买饲草料。种柠条,改良草牧场,雷爱强就是生动典范,以他为榜样引领,一大批农牧户加入到改良行动中,或由企业代种,或采取散户种植,目前已有171户农牧民参与到散户种植中,“保护草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改良草原就是改良我们生存的家园。”这样的草原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农牧民心中。
“对于一个典型的牧业乡镇来说,保护好草牧场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非常重要,我们要瞄准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一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把每一亩需要改良的草牧场切实改良好,用好的生态环境换取畜牧业的提质增效和农牧民的增产增收。”伊和乌素苏木党委书记哈斯额尔德尼深感责任重大。
▼
更多新闻,关注↓↓
END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彩梅
编辑:吴君琰
校对:高正彦
校审:杨桂丽 吴檳廷
终审:马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