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村创客:公益是最大的商业

2015-12-04 古村之友志愿者网络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深圳社群成立全国首个古村保护基金会,致力于返乡青年创业服务

来源:南方都市报12-04 05:00


打开“古村之友”执行总监邢晓雯的微信,输入“古村”二字,数百个群蹦出来。这些“古村之友”群分布于海南、京津冀、云南等,遍及全国各地。

这是一个庞大的古村保护创客社群。一年时间,这个成立于深圳的社创群体,规模已成全国保护古村领域最大。

四五万名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志愿者,覆盖了全国30个省,近100个县市。这些志愿者是“古村之友”眼中的“古村创客”。

找到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为这些古村创客提供引进、培训等服务,这正是“古村之友”的核心思路。

11月中下旬,首届古村之友大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会上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古村保护基金会。互联网+语境下,扁平化与便捷快速的社群链接,正让社会创新走向多维立体生态,也聚合出巨大的价值增量。创新基因的注入,也使社会创业生态链条得以重新整合与升级。


社会创新玩法:社群是基础

“让古老的东西有时尚的‘玩法’,社群是基础。”邢晓雯说。

一年前,“古村之友”在深圳创立。这是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以古村保护与活化为使命。邢晓雯是团队的执行总监。

公益是最大的商业。这是发起人汤敏的微信签名。保护古村落,需要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等多方形成合力。汤敏认为,古村保护的高度志愿者精神,互联网+公益的发酵,让“古村之友”拥有强大的关注流量。“强大的流量入口,决定了它有反转的价值空间。”

“古村之友”成立后,汤敏开始密集会见各地牵头人。“由我来走村,变成他们带着我去走村。”他估摸,全国牵头人中,见了近1000人,志愿者过万。“频繁的时候一周一天一个城市。”

成立半年里,团队迅速覆盖30个省份1000支志愿者队伍,拢聚四五万人的古村保护志愿者团队,过去一年还做了1000多场活动。“希望通过第三方力量,用有能力有创新的打法,解决社会难题。”

“古村之友”是目前国内古村保护领域覆盖度和人群数量最大的团队,也是今年中国慈展会社会创新大赛的金奖获得者。“据我了解,暂时没有其他社会组织采用这样的方式。”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渠岩表示认可。

“在政府和资本用单一化模式来推进城乡建设时,‘古村之友’的出现,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一个事件。”渠岩说,它有一种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发动人们去发现村落的价值,也通过不同渠道达到呼吁社会保护古村的效果。


架构创新:委员会+基金会+救援通道

古村之友按全国、省、市、县四级公益机构的形式呈现。邢晓雯说,全国和各个地市志愿组织,并非直接管理的关系。各地市古村志愿者自治、独立,但全国层面的组织会提供部分帮助。

为了能够有效组织庞大的“古村之友”社群,在全国层面,“古村之友”已成立组织管理委员会。“古村落是一个典型公众意识崛起的领域,我们要发展当地人的队伍,具体的落地执行,还是得由当地创客来组织完成。”

机制上,全国古村之友还设置自媒体管理委员会、专业管理委员会等。汤敏透露,未来还将对古村之友的专家资源开辟专门群体。在汤敏看来,专家将超越古村之友的单一角色,成为各条专业委员会上标准制定者和引导者。

在全国古村之友的功能里,他们将其专业细分为营造、手工、非遗、农业、旅游、民宿、刊物、影像、水利、创客等方向。不难看出,未来古村之友将会对古村落相关产业进行分类,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运营。

新成立的古村之友保护公益基金,未来将用于支持各地市完成“古村之友”注册的志愿者团队,并为他们提供社群服务。

古村救援通道在全国也尚属首例,已拥有专业团队100多人,包括专家律师等。“如果你听到哪些古村落被消失被拆除的,找我们。”汤敏说。


Uber模式:古村+创客+众筹+……

让年轻人回来,找到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古村创客,这是全国古村之友的核心思路之一。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目前越来越多”,邢晓雯说。一个命名为“2015中国返乡创客”的微信群,当中人数已达497人。

未来,古村之友将为这些返乡创客提供引进、培训等服务。目前,“古村之友”已在广东增城和浙江桐庐建立了两个“创客基地”,开设创客讲堂,因地制宜探索开发产业。

而在汤敏看来,“古村创客”可分为“公益创客”和“商业创客”两类,“公益创客”主要从事公益支教、建筑修缮、社区营造、农民培训等工作;而“商业创客”的工作范围涉及民宿、旅游、手工艺、有机农业和农产品微商等。“古村之友”作为一个平台,也将为古村创客的产品提供包装、销售服务,产品利润所得则继续用于支持古村营造。

众筹是另一“法宝”。从古村活化的角度,全国古村之友已形成古村众筹支持中心,并与淘宝众筹、众筹网、腾讯乐捐等建立合作。

第一个支持的项目是“父爱如山,感恩‘油’你———给父亲一座完整的古法榨油坊”,发起几天就筹款达上万元。邢晓雯认为,帮助各地古村特产挖掘出有情怀的故事,是他们的一个强项。

“我们在腾讯公益三天筹备了85万元,那些想在乡村创业的主体可以来找我们,我们一定能帮你们筹到款,更重要的是帮你们完成你们的推广。”汤敏说,一个项目在种子期时,古村之友平台会帮助其进行公益筹钱完成种子期的建设。到天使期则发起天使轮投资。同时,古村之友会协助做后面产品的生产,实现商业价值。

就在今年10月,在全国古村之友的发动下,支持古村手作酿酒的“古村土酿”项目在淘宝众筹上发起众筹,首期以10元-1000元的标的,顺利完成筹集。

汤敏说,这是典型的社会创新项目,以社会价值为总体目标,保障利益尽最大可能推动古村发展。截至目前,在贵州、山东、广西、浙江的古村之友已挖掘出第一批四款古村土酿产品。


古村造血:30%创客+30%村民+40%旅游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全国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一天之内就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

中国旅游智库委员于冲在首届古村之友大会上说,古村的保护和活化需要市场化的运作。“古村的保护需要巨额资金,政府财政资金只能是引导型扶持类的,主要还是要靠市场。”于冲认为,关键是让离开的年轻人回来,这就需要有年轻人创业的机会和生活的环境。

保护古村的古朴与文化,但又要让它“活起来”,古村+旅游、古村+民宿等成为当前较为成熟的方向。首届古村之友广东推介会上,深圳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饶小军表示,他不提倡丽江模式的重商业介入。“适当加入一些文化品位的民宿可以,但不能取而代之,不能给城市人提供田园生活却把本地人赶了出去。”他认为,强化自己古村落赖以生存的产业才是关键,旅游、民宿的度的问题很重要。饶小军认为,古村落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要让它动,“让它拥有自我造血功能”。

而在政府、企业、公益机构之间实现三足平衡,正是古村之友的目标。汤敏给出一组比例:理想状态下,创客主体占30%比例,作为产业贡献方,村民主体30%-40%,旅游业不超过50%的比例。“古村不是要打扮得漂亮而让游客为漂亮买单,但也不要过度清高,不要守着做不开发的处女地。”

除了“古村之友”的核心品牌,与之相关的社会型企业也正在孵化。包括深圳市古村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古村货郎、古村土酿、古村咨询等。“社会企业还在进行前期的孵化,尚未实现产出。”

“未来,这些社会企业的盈利的20%将捐给‘古村之友’。”他希冀,让两者实现相互促进———培养有盈利能力的社会企业,同时反哺公益。


创新解读

用商业办法解决社会问题要把非营利目的放在前面

博今潮汕民俗艺术馆馆长王秀君,正在对个别古村落进行投资和开发。

她说,在考虑投资古村落的时候,每个投资者首先应该是考虑村民的利益,还有文化、文物的保护与投资产业的结合,产业盈利点在哪里、多久盈利、投资的保障与安全性。“古村落的村民则要考虑投资人的保障性,因为每一个投资者最担心的就是投资下去后没有保障,还有相关的社会问题。”

她以自己操作过的案例分析,由村成立委员会代表村民利益,统筹闲置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资源与投资的公司合作,这样的操作较为可行。“因为旅游是一个长线投资产业,回收时间有一定周期,要注意合作期限。估价后与占投资比例占相应的利润分成。”

她把利润分成中的明细分三部分,一是村民利润分成,二是古村的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比例分成,三是投资人的利润比例分成。“在三方的利益平衡下,明确各自的工作与义务方可投资。”

社会创新一旦实现盈利,商业与公益之间如何寻求平衡?这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渠岩的看法是,这要看度。“关键看如何结合,不能越俎代庖。”用商业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就要把非营利目的放在前面,他说,适当通过营利运作来保护和活化,让社会创新有序延续,这不失为好方法,因此,“要给古村找到商业模式,因村而异。”

渠岩提醒,要避免一些公益性质变味,倘若通过公益带来了无限制的商业利益,则会对整个“古村之友”的运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出品:南都创客新闻工作室

主持:李建平

采写:南都记者 贺蓓


全国古村志愿者网络
古村之友介绍古村之友 古村落保护
与活化志愿者
全国30个省、直辖市、地区
上万名古村志愿者
近百家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在各个地区开展大量的保护与活化工作

微信号:gclzy20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