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满意”到“优先发展” 人人享教育公平有了路线图

2017-10-19 李盈盈 麻辣未闻 麻辣未闻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十九大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表述上了各大头条,“优先发展教育”不仅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也是参会代表和人们热议的焦点。


作为教育工作者,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十九大代表、青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冶成福表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句话让他兴奋无比。“让我备受鼓舞、备感振奋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冶成福说,“相信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们西部省份的教育事业必将取得更加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九大代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告诉未来网记者,报告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她印象最深,现在的年轻父母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不仅是让孩子们能就近上学,还要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要实现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


五年之变 教育从“迅速发展”到“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是“十二五”时期了不起的教育成就。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且全面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从“迅速发展”到“全面发展”,一词之差,却反映了教育发展从速度到质量和效果的转变。


2011年,我国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解决了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十二五”时期,党和国家不仅致力于让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而且让老师爱上教育事业,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迈进。


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4%,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说:“不管家庭经济有多困难,只要孩子愿意上学,政府就能‘一管到底’。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策目标。”


有了财政的支持,一系列惠民政策也竞相出台,师生体会到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一方面,为了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国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尽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教育均衡。


近几年,国家不仅开启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补短板”的民生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农村学校也有了与城市学校一样的电子白板设备和电视,还配备了图书室、电教室等。


“教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为了让老师们留下来,政府下足了功夫,积极创设农村教师的稳定机制。”乡村教师的待遇也大幅提高,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难题得以解决。


另一方面,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2012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含幼儿)4.25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7000亿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农村教育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设施,教育事业都在全面向好。


保底线补短板 全方位保障教育公平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是促进公平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良好教育,让更多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底线、补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治贫先治愚”,扶贫教为先。记者梳理发现,国家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先后实施了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除了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等系列教育惠民工程。


除了教育扶贫工程,还加大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扶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我国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其中很多人带着子女一起进城,这些孩子的教育一度成为政府首要解决的难题,如今,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动各地“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推动了教育公平。


在广东务工的滴滴司机罗永耀说,六七年前,他从英德到韶关打工,当时还没稳定下来,也不了解相关政策,就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学。一年之后,稳定下来的他把大女儿接到韶关上小学。2017年9月,他又把小儿子接到韶关读一年级。


“孩子在身边,我们工作很安心。”罗永耀说。


着眼未来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和政府力图办让人人满意的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更是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没有质量的公平没有任何意义,低质量的公平老百姓也不会满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也是每一个百姓的期待。


十九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党委书记杨浪浪表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是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的基础。”


杨浪浪认为,目前城乡教育的硬件差距虽然在缩小,但在城乡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育手段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少差距。


“特殊教育近五年的变化最能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十九大代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党支部书记李龙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特殊教育就像一个指针一样,彰显着社会公平和正义。”


过去五年,我国特殊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


李龙梅表示,“如今特殊教育学校更多了,残疾孩子入学率也明显提升,但由于总体发展晚,水平仍参差不齐。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是特殊学校师生们对十九大最大的期盼!”


恭喜他们,如今,梦想成真了!


十九大代表、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的舞蹈老师杨小玲说:“在昨天的报告当中谈到了教育事业,尤其是谈到了办好特殊教育。其实作为我们来说,心里特别舒服,也感觉到特别的荣光。”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小玲心理充满期待,她希望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发展融合教育,建设特殊教室,培训特教老师,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特殊孩子进入到普通的学校随班就读,给他们正常孩子的学习环境。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未来可期。




“麻辣未闻”是团中央未来网新闻部负责维护的微信公共账号,全面关注新闻热点话题,尤其是教育行业的热点事件,期待您的支持!



如果您有关于热点新闻的线索或者对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请与我们联系。告诉我们,您都关注哪些未成年人话题,我在未来网等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