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AI+教育成融资噱头?业内:人工智能被神化 花钱吆喝有必要

2017-11-17 李盈盈 麻辣未闻

未来网(中央新闻媒体)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李盈盈)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入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强调要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改变教育方法。

未来网记者梳理发现,几年前更关注市场、品牌和资本的互联网教育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技术、科学和研发,借助人工智能的风口和政策利好的大好时机,把AI与教育绑在一起。

据不完全统计,新东方、沪江、好未来、一起作业网、VIPkid等教育企业和科大讯飞、网龙华渔、淸睿教育等上市公司纷纷举牌,研发相关智能化学习产品。

人工智能被外界神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社会培训机构看到了先机,很多教育平台都或多或少地涉足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猿辅导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教学和学习场景,进行英语智能批改。未来网记者从猿辅导相关负责人那里获悉,猿辅导的智能批改主要是高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批改。因为老师不会逐个单词修改作文,那样工作量太大,通过智能软件拍照上传后,让机器帮助查找拼写错误或者语法错误,并提出作文修改意见或者进行初步的机器评分,大大减轻老师的负担。

今年11月9日,科大讯飞推出多款应用于教育领域的AI产品,AI+教育似乎更进一步。

2017年9月,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宣布组建智能学习实验室,不久前,好未来教育集团也宣布成立AI实验室,主要研发AI产品及解决方案。

2016年高考,学霸君研发的高考机器人Aidam参加高考并获得高分的新闻令大家记忆犹新,这个吸引了无数眼球的智能教育产品却如昙花一现,很快销声匿迹。

11月14日,好未来集团总裁白云峰在论坛上称,好未来3月份推出的魔镜系统(表情识别技术)可以借助摄像头捕捉学生上课时的举手、练习、听课、喜怒哀乐等课堂状态和情绪,借此生成动态学习数据报告,帮老师及时优化教学内容。

然而,白云峰也表示,魔镜能够捕捉到每一个在课堂里的学生学习状态和反应,但它的准确度并不是100%,如一个学生低头,系统会认为他在写作业,可是,如果他笔下在写作业,而心里在发呆,表情识别技术无法完全弄懂孩子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人工智能能取代教师吗?

教育企业纷纷打出计算机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等人工智能牌,AI+教育似乎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

人工智能能取代教师吗?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业界给出的答案是“不能”。

科大讯飞 CEO 吴晓如说:“人工智能其实没那么神奇,它更多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技术,是一个辅助,因为教育的本身是教你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人工智能替代你。人工智能可以把一些重复的工作做了,但想要它像老师那样对学生负责,绝对做不到。”

众所周知,科大讯飞“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是全球首款中文语音实时转写和多语种实时翻译系统。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取代同声传译吗?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有观点认为同声传译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对新技术发展的高度神化,可能会对大众造成错误引导。现阶段,人工智能只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目前并没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戴开宇老师认为,情感化的、灵活性强的,需要沟通和交互的活动是人类最不可替代的功能。未来的教师更多的是传递智慧,依靠情感交流,开展具有启发性的个性化教育,而不是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收。

AI+教育实际应用效果差强人意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在教育领域真正的教学实践中,人工智能+教育最多还是应用在测试和练习阶段,其次是智能批阅和跟读练习,虽然方便了老师批改作业,减轻教师的负担,但是,距离AI+教育多追求的真正的个性化定制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教和学环节的使用只是积累了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并不能超越传统的教授模式。

然而,在练习和测评方面,人工智能仍然不够智能,问题不断。

利用语音识别系统进行口语练习是作业盒子、一起作业等作业类APP的智能应用之一。但是,家长反映软件发音不规范或者随便说句话也可以通过的问题仍然存在。

有家长曾吐槽自己家的孩子在一起作业网上练习口语时,系统多次提示发音不标准,几次机会使用完后,仍然提示通不过,最后变成了错题,孩子很郁闷,积极性受到打击。“我们家的孩子用一起作业网做作业有一段时间了,学校要求孩子回家后的英语练习都在一起作业网完成,可是口语发音只能按照他们系统提供的,否则就提示不标准。”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表示非常不合理。

有人质疑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赚吆喝阶段,甚至成为教育培训企业占领市场、笼络生源和吸引资本的噱头。

对此,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耀鹏说:“人工智能加教育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有教育机器人和机器人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技术进步,但还处在比较低端的弱人工智能阶段。”

“也有企业、个人或者组织,为了个人利益,存在花钱赚吆喝的想法和行为。”邵耀鹏认为,“从产业上下游整体来看,人工智能+教育确实需要资本的助力,也需要市场和家长的认可,如果一个噱头可以为一个产业带来持续的发展力,这个噱头还是有必要的,至少让大家先关注到这个点。”人工智能已是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教育是必然趋势,所有行业都必须做好接入人工智能的准备。

人工智能+教育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邵耀鹏告诉未来网记者,“技术上研发难;把技术转化为应用产品难;将应用产品推向市场真正推广使用难,这是目前人工智能加教育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

在邵耀鹏看来,这些问题都可以攻克,最长远、最大的问题是从人类教育出发以人类思维和教育模式向真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和思维的转变。这包括三个阶段,代替人类部分功能阶段;超过人类部分功能阶段和人类从未进行过的全新突破性阶段。

如今,很多看起来创新的教育理念,其实在一百年前杜威、怀特海、陶行知的年代就已经被提出来,被人实践过了。为什么教育如此难以改变?

“因为教育的范式还没有发生改变。”邵耀鹏认为,“范式” 是一个领域里人们对于现实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了人们思考和行动的默认前提,进而塑造了整个领域的基本形态,影响了它的发展方向。

范式就像是底层的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不改变不升级,仅仅靠开发新的App并不会给系统效能带来质的提升。“所以,未来如何让人工智能教育按照人工智能思维而不是人类固有教育思维去进行,才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最长远的问题。而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创建者、突破者,一定不会从传统教育行业内出现。”邵耀鹏补充道。




“麻辣未闻”是中央级新闻网站未来网推出的专注于教育的微信公众号。

“麻辣未闻”全面关注新闻热点话题,尤其是教育行业的热点事件。

如果您有教育新闻线索或者自己的观点,请与联系,期待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