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理财产品,背后都是城投债,该不该担心?

teafox 茶狐看世界 2023-06-15

请戳蓝字关注“茶狐看世界”

我的投资经历比较独特。2007年初的某一天,我去银行办事,偶遇客户经理,她强烈建议我买股票基金,当时我对什么是「股票基金」完全没概念。但她言之凿凿地说,买到就是赚到!我比较相信她,既然她推荐的,就应该比较靠谱,于是我买了人生第一次股票基金,也是唯一的一次。

大概几个月后,我查看自己的网络银行,猛然发现,我的基金居然涨了一倍,当时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容易赚的钱嘛?其中必有蹊跷!由于从小到大,我都深受小农思想毒害,手一抖,我就把基金卖了。

那一波行情,从大约1000点的底部,猛攻到6124的历史高点,事后查看时间点,我发现,买入基金的位置大概是2000点左右,卖出的时候,大约是4000点,涨幅差不多一倍。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碰过股市,如今回想起来,小农思想也未必就是坏事。

后来,我唯一的投资渠道就是银行理财产品,过去20年,收益率有高有低,高的时候,甚至可以到6~7%,常见的是4~5%,连早期的余额宝,收益率都大于4%。如果我的记忆不准,请大伙指教。但这几年的收益率可能是历史最低,不到4%。至于过去20年的平均收益率,我也没算过,就算4.5%吧。可千万别小看这个4.5%,一旦成为复利,威力就非常大。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原话很简洁: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复利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

一年4.5%,20年后,50万就可以变成120万。虽然比不上房地产,但流动性比较好,安全性也不错,至少,过去20年我买理财产品,从来没有赔过本。

最近一次理财产品的大波动,就是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这段时间。据我所知,这是全国性的普遍负收益,我想买理财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段经历。

去年的低点
我看到一个资料,截止2022年11月17日,全市场34382只银行理财产品中,近一周内总回报为负值的有13295只,也就是说,有将近40%的理财产品收益是负值。此外,有2024只理财产品跌破了净值。

虽然对我来说,这轮波动也没有让我赔本,但这次经历提醒我,如果经济强劲增长的趋势放缓,人口负增长成为常态,那么理财产品稳定高收益(超过长期定存)的日子,可能要到头了。从那次以后,我就多长了一个心眼。

现在回想起来,以前我买理财产品,从来不关心投资去向,但现在形势变了。最近我看到很多城投债的新闻,难免心头一紧。于是马上给我的客户经理打电话,对方态度很好,但就是一问三不知。

后来,我联系了在银行工作的朋友。

据他说,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确有部分城投债,但城投债也分三六九等。比如,他的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如果注明「主要投向江浙地区优质信用债」,其实都是城投债为主,不过投资的区域都是江浙沪,云贵这种项目没有涉及,违约概率不大。另外,别说西部省份,他们连长三角的某些地区,比如某省北部,某省西部的城投债,都尽量避免。

但说归说,到底他们买了什么城投债,占比为多少?作为一个普通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其实也完全没底。

另外,我还发现,理财产品说明书的水也很深,绕了很多弯,目的似乎就是让顾客看不懂。对于城投债,可谓是,句句不提,又句句不离。最关键的是,你要看准「信用债」,只要出现这三个字,大概率就是城投债。

根据DM数据库披露的银行理财数据显示,2022年末,银行理财前十大持仓债券总额合计1.34万亿元,其中信用债持仓占比65.67%,银行理财明显更偏好信用债。 

信用债分主体类别来看,城投债、产业债、金融债各占了46%、13%和41%,产业债占比较低。简言之,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主要是信用债,而城投债占据了信用债的半壁江山。

面对这种情况,我的想法是,是时候把鸡蛋分散一下了,比如,把50%的理财产品,到期后转为银行定存,目前,某些商业银行有业务员现场贴息,虽然收益还是比理财略低,但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只要不超过50万,就刚性兑付,这可是国家信用背书,没比这个更安全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城投债到底靠不靠谱?我虽然不是一个金融专家,但我有行走世界各国的经历,也许,我可以从我肉眼观察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市场的环境,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面对危机,体质越好,越容易存活。虽然中国不一定能做到总是比过去的自己好,但只要做到比竞争对手好,也就够了。
判断一个国家债务的健康情况,应该有两个标准。分别是「数量」和「质量」。

首先,是数量,借得越多,越危险。
其实,世界各国都在发债,从上图可知,中国的杠杆率水平大约在100%左右,相比美国的145%,日本的260%,明显要低,而且也低于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和英国。中国处于中游,比所谓G7的杠杆率都要低。 
债务增长最快的其实就是漂亮国,从来没有看过像拜登这样的美国总统,上任才两年多,美国国债就从川普2020年的24万亿美元,一下就增加到31.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拜登执政短短两年就激增7.4万亿美元,川普执政4年也才增加8万亿而已,而且还是在碰到新冠疫情,发了两次纾困金的情况下。
如果说,川普花钱还有迹可循,那么,拜登的花钱方式就完全没有脉络。几万亿就像一个石头子砸到水里,连个回响都没有。

今年美债利息就已经8500亿美元了,再升息下去就要超过一万亿了,且美国政府去年收入4.9万亿美元、支出6.3万亿美元,赤字高达1.4万亿美元。如果这样下去,总有一天,美国光付利息,就要占用大部分的联邦预算。

有人可能要说,美国不用慌,美国的国债是割全世界的韭菜,这种话,似是而非。凡事要定量,而不是泛泛而谈。
美国国债,本国投资者持有比例32.5% ,外国投资者持有比例29.3% 美国政府持有27% 。美联储持有比例11.2%
最近几十年,美国国债外国的持有比例非常稳定,几乎都是在30%左右,其余70%持有者都来自美国国内。也就是说,美国国债最后买单的,主要还是美国自己,而不是外国人。


其次,是质量,使用效率越高越好。

既然发债是每个国家不可避免的财政手段,那么,债务的使用效率才是重点。如果借来的钱,都转化为优质资产,那么你还怕什么?反之,如果什么资产都没有留下,债留子孙,那就危险了。

川普4年,拜登2.5年,一共借了16万亿美元,相当于110万亿人民币,差不多是美国全部国债的一半,相当于中国一年的GDP。

借钱也就算了,问题是,这么多钱都干了什么?说白了,就是吃光、花光、用光,花钱一时爽,还钱泪汪汪。

美国铁路
川普和拜登任内,是否留下任何肉眼可见的固定资产?我要求不高,高铁,高速公路、特大桥梁,新建机场,只要举出几个例子,就行。我查了半天,什么都没查到。

中国铁路网
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4.2万公里。根据世界银行出版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分析》,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往往低于其他国家。中国350公里时速的高铁,每公里的建设成本通常为1700至2100万美元。200~250时速的成本更低。我清晰记得,甬台温高铁造价只有5800万人民币每公里,不到1000万美元。
就算全国高铁平均造价1.5亿人民币,2000万美元,那么这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高铁网(4.2万公里),总耗资也不过0.8万亿美元而已。还不到美国国债的一个零头。

反观美国,加州高铁已经建设了几十年,到今天除了一个资金黑洞,啥都没有看见。与此同时,美国加州的各级官吏,没有一个人因此而下台!神奇吧。

贵州高速
另外,我刚从贵州回来,我要再谈一谈贵州。上次的文章,我提到下面一段数据,后台有很多留言,对贵州的「超前建设」感到担忧。

从2014年到2022年底,仅仅8年时间,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331公里,排全国第4,综合密度排全国第2。贵州面积,排全国第15(17.6万平方公里),人口全国第17(3856万人),经济总量全国第24(2022年GDP为2.02万亿),人均GDP只排在全国第28(2022年5.2万元)。贵州人口密度219人/平方公里,和英国、德国大体一个档次(英国人口密度272人/平方公里,德国人口密度232人/平方公里)。

但2022年底贵州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是2.16公里/万人。德国是高速公路的故乡、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大国,贵州人均GDP只有德国七分之一,但人均高速里程已经远超德国(1.57公里/万人),而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人均高速公路(0.6公里/万人)不到贵州的三分之一。

后台有很多人留言说,贵州的高速公路比起周围省份,如云南和广西密度太高,太超前。

首先,贵州的高速能不建设吗?答案是,不能!否则贵州永远发展不起来,永远只能靠其它省市转移支付。另外,如果贵州不修高速公路,受影响的不仅是贵州,而是周边各省。

其次,贵州高速公路里程长,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因为交通基础薄弱,在其它省份,除了高速,还有各类国道省道,但贵州是一步到位,很多高速公路,其实就是国道、省道的升级版,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我一个设计院的朋友告诉我,贵州山多沟深的地形决定了,修路必须架桥打洞,国道和高速的成本几乎一样,既然如此,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修高速,还能收费,有自我造血功能。

另外,只要看地图,就能发现,云南和广西都是边境省份,相当于高速路网的末梢,而贵州却是五省通衢,换句话说,贵州的高速公路,不仅是给贵州使用,还是连接各省的枢纽。

总之,贵州的高速公路,其实也就是适度超前而已。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贵州还不起,那人家还有茅台啊。2022年,贵州GDP为2万亿,显性债务规模1.2万亿元,负债率60%,排全国第二。贵州省持有茅台集团90%股权,茅台集团持有贵州茅台54%股权,按当前贵州茅台2.2万亿元总市值计算,贵州省持有市值大约1.07万亿,基本可以覆盖显性债务。

写在最后
无论国债还是地方债,大规模违约的可能性非常低,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相比之下,我国的债务,至少还留下大量的优质资产,完全没有悲观的理由。最后的处理结果,大概率和美国的国债一样,由全民买单。

最后用一个真实的小故事结尾,基础设施建设可不是一堆空洞的数据,它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幸福感。几年前,我自驾318,从成都到拉萨,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我的手机没信号,但另外一个公司的信号很强,让我非常意外。

当时,我遇到一个藏民,那也是我第一次和藏族朋友打交道:
我举起相机问他,可以拍照吗?

他说,可以,能把照片给我吗?

我说,我手机没信号。

他掏出一个最新款的iPhone说,

没关系,我给你设热点。

通过他的热点,我加了他的微信。

他每年花一个多月时间去拉萨朝圣,徒步!

他喜欢乔丹。


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喜欢的话,请在右下角点一下“在看”,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