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来,博士教你做个粽子 | 端午节特辑

2017-05-30 文艺报1949 文艺报1949

点击上方“文艺报1949”,让文艺成为一种生活!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舒頔《小重山·端午》


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一个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一个把生活过成诗的姑娘。

她是杨慧子,艺术学理论系在读博士,除了做学问外,她还喜欢做手工,今天,她将教大家用丝绳缠个五色粽子,过一个特别的端午节。


来,缠一个五色粽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07hfl69m&width=500&height=375&auto=0

准备好五色丝绳,分别为: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


准备好卡纸,折成16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将之合成一个粽子。



把流苏塞进粽子里。


用五色丝绳缠粽子。



缠好后,在结尾处打一个节,轻轻地塞进棱角的边缘里面。



这样,一个五色粽子就缠成了。



一直都怀有很深的古典情结,总是试图去做一些古人可能会做过的事情,这其实也是一种“和古人对话”的方式。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访杨慧子



Q

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知?

杨慧子:我们都是生活在当代的人,没有办法真的“穿越”回几百年几千年的过去,去看一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过端午节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古籍与文化遗产里寻访踪迹。一方面,可以从古代典籍中了解到一些关于传统习俗的描述,例如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提到,过端午时“于门首多剪红纸葫芦,以避瘟疫”。另一方面,可以从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到一些活态的、世代相传的习俗,例如用剪纸剪五毒葫芦,并且在五月初一把它们贴到门窗上,用来辟邪,以葫芦吸收邪气;再在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当晚将已吸收邪气的葫芦烧掉,消除邪魅。


杨慧子剪的五毒葫芦


Q

您怎么会想到用古人的方式来过端午节?今天,您觉得我们还有必要那么做吗?

杨慧子: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怀有很深的古典情结。我总是试图去做一些古人可能会做过的事情,例如我会在端午节缠一个五色粽子,或者剪一个五毒葫芦等,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和古人对话”的方式。那个遥远的时代或许并不完美,但是在文化的滋养上还是比较富足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这个时代,我们还是需要延续一些传统文化的。这个时代发展的太快了,我们在拼命往前走的时候,也应该回头看一看来时的路,看一看我们的根源在哪里,寻觅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文化基因。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全世界的制品越来越趋同一致,此时,文化基因就是最难能可贵的财富,它使得我们的文化、艺术不同于其他的民族、国家。


杨慧子的剪纸作品


Q

您是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博士,并不是专职的手工艺人,我看您在生活中会尝试做许多手工艺品,并且还在大学开了一门手工制作的选修课。您和我们印象中的博士生,甚至大多数年轻人的娱乐方式都很不同,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古朴雅致”,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生活方式吗?


杨慧子:手工艺对我来说是爱好、是研究对象、更是我日常的一种休闲方式,我非常享受做手工的过程。有些人会用看电影、听音乐、运动的方式去放松,而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做手工。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难过的时候,你想要做什么?我想过很多次这个问题,一遍遍筛掉各种答案。美食最终也不幸出局了,因为在你最悲伤的时候,可能会没有食欲呢。最后剩下旅行和手工。唯有它们,可以抵消一世悲凉。

当然,我也喜欢画画,喜欢古诗词,喜欢许多古典雅致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相通的。我一直试图找一个方式,把我所喜欢的东西全都串在一起,后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


我攻读的博士学位方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而我在本硕阶段的专业方向是平面设计,我想通过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将我所热爱的非遗和我所熟悉的设计结合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也想为非遗在当代的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


杨慧子设计的文身贴纸


Q

我能感受到您对非遗的这份热爱,您的朋友圈里分享了许多关于“非遗传承”的文章,博士论文做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并且表示“我将穷此生逐心中之光,为非遗尽绵薄之力”,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您对非遗的研究吗?

杨慧子:你说的那句话,是我在博士毕业答辩那天的有感而发。一直以来,我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一直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非常笃定,这辈子所从事的事业,一定是和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有关,也在努力用知识和技能为非遗尽绵薄之力。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这也囊括了我的求学经历。我是一个设计师,是一个老师,是一个手工发烧友,更是一个非遗研究者。现在常说“要让非遗走进当代生活”,这其实是为当代的设计师指出了一条路,非遗为源,文创设计为流,设计师可以汲取非遗中丰富的养分,将它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使中国的文创产品在世界舞台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我常常和我的学生们分享很多我所知道的非遗项目和文创案例,在以非遗为源进行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对非遗项目有深刻的了解,有实践的经历,所以设计师也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应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不只停留在电脑鼠标键盘之上,而是应该扎根我们脚下的土地,去广袤的华夏大地走一走,爱上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杨慧子设计的“孤山梅”发簪


很多同学喜欢西方的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我在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剪纸》选修课,在我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民间艺术之后,大家也对民间艺术产生了兴趣,并且愿意动手去做。一些同学在毕业以后成为了中小学的老师,他们又可以把剪纸技艺、民间美术的知识教授给小朋友们,这种薪火相传让我特别欣慰。

 

作为老师,我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设计师这个职业,能让我随时随地都捕捉到一些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思路;而我对于非遗的研究和喜爱,又使我尝试以一种古人的方式来生活,这三者其实并不矛盾。我针对非遗进行文创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这也是引导非遗进行当代发展的途径,这些文创产品能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所得的经济利润也能对非遗进行反哺,起到保护的作用。

 

当下,关注非遗的人越来越多,对手工艺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能够通过自媒体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做手工,过传统节日、和古人对话。



杨慧子,现为艺术学理论系在读博士、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在学习和教学中,一直尝试将丰富的中国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关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中国民间工艺与当代设计的结合。有一个“慧子手工”的小店。


文字编辑:樊金凤

视频由微信公众号“世角”提供

图片由杨慧子和微信公众号“世角”提供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文艺报1949微信号:wyb19490925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