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

——在华附庆祝第33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朱子平老校长,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美好时节,我们“聚清园”又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学校行政和学校工会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将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特向别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子平老校长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早上,我走在校园里,美丽异木棉下,迎面而来的学生大声地喊着“老师早”,尔后大踏步地走向教学楼。他们的声音朝气大方,他们的脚步自信坚定。这使我想起了自己的读书生涯,同样是因为置身有着深厚底蕴、名师辈出的学府中,对求知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憧憬。三十年前的我就是如今这些学生,不同的是,那时我学为人师,今天,我要行为世范。值得庆幸的是,我能在华师附中与优秀的在座各位并肩前行。

我们华附办学有着辉煌的129年历史,仅是过去一年就硕果累累。学校被评“首批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创建单位”、获得“2017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首届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学示范团校创建单位”和“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高考继续保持领先,奥赛和学科竞赛取得了大丰收,科技创新教育取得很好成绩,我们体育艺术健儿扬威赛场。所有这些成绩的获得,都离不开指导教师、教练员们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育,更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和默默奉献。我再次代表学校感谢你们!

今年10月18日,我们党将召开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我们出色的业绩正是献给党的十九大最好的礼物。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身为“引路人”,每年的教师节既是我们当老师的内心倍感幸福和充满成就感的重要时刻,也是对自我肩挑重责的鞭挞和警醒的重要时刻。今年这个教师节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四句话,与大家共勉。


第一句话:秉承师道,引领学生胸怀天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尤其是面对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对我们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和彷徨,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使命,我们心中要清醒认识“为谁培养人”这个“道”,应当坚定“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站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切实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祖国的需要中,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民族的发展中,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培育崇高的理想情怀。


第二句话:涵养师德,引领学生完善人格


《资治通鉴》里有一句话,叫做“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意思是说,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不少,能够教化人生的老师不多。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同事:她教学成绩突出,去年在高三,当备课长兼班主任。不幸的是,在上学期她突然左耳失聪,后来紧急住院治疗。当时,她挂念班上学生,稍微稳定的时候就申请出院。出院时,医生说让她至少在家静养两周,可是因为高考在即,她在家呆了两天自己觉得没有问题,就回来上班。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克服各种困难、忍着身体病痛仍坚守岗位的好老师好同事。爱在老师身上,不仅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力量。我们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成为学生完善人格的引路人。我们其实并不“高冷”,我们经常为学生成长俯下身段,更显得我们的高贵。我们常常发现,当我们直起身板,看到的是更广阔的世界。


第三句话:锤炼师艺,引领学生激发潜能。


身正为范,“学高”方能“为师”。我们华附老师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高超的育人技巧著称与世。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上课深受学生喜欢,连续三届获“我最喜欢的老师”金奖;他注重专业水平提升和理论学习,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校天文奥赛的指导老师,先后开设《野外求生》、《城市规划》等多门选修课,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他还参加多项课题研究。今天,受表彰的老师仅是我们的部分代表,不是全部。我们华附不缺优秀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优秀走向卓越。我们华附不缺优秀的老师,我们有使命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但不能让优秀成为我们发展的“敌人”。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引领我们学生站在这个时代正中央。


第四句话:推陈出新,引领学生创新创造。


马克思讲得很深刻,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华附的老师们绝不是教科书的“搬砖工”,更不是百年教案一成不变的“代际传递者”,而是能直面人的生命与社会变革发展的创造者。

我们有位数学老师,指导学生关注国家的二孩政策,尝试用数学模型来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的结构。这个课题获得全国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我认为,这位老师就是位“直面人的生命与社会变革发展的创造者”,毫无疑问,他的工作是很有尊严的。

教师的创新思维的实践本质上就是一种知识的传承与发展,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精神,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延伸,尔后内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之中,继而促使这些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因此,正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自身不断创新,从长远意义上,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具有创造的力量,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老师们!“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让我们一起心系学子,情归“聚清园”,凝心聚力,和合共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特色成长和拔尖创新的引路人,共同努力把学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学。

最后,衷心祝愿全体教职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节日愉快!

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