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我校杨学霖同学获2017丘成桐科学奖(计算机)全球总决赛铜奖

课教处 校研组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杨学霖同学她的研究课题屡次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因表现出色,曾被推荐参加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中国理论计算机交流会等活动。

杨学霖同学

颁奖后与丘成桐先生(左四)和姚训琪校长(左一)合影

12月11日,被誉为中国“英特尔科学天才奖”的丘成桐科学奖全球总决赛在清华大学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我校高二8班杨学霖同学获得2017丘成桐科学奖(计算机)铜奖。在此祝贺杨学霖同学及其指导老师杨晓安、夏涛老师、信息学科组、高二年级组。

本届丘成桐科学奖于今年一月份启动,有来自海内外15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国内外专家四轮评审、南北赛区及海外分赛区面试答辩、论文公示等严格选拔,来自海内外79支团队脱颖而出,获得参加总决赛的“入场券”。总决赛以英文答辩形式举行,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先生,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先生等三十余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了本届丘成桐科学奖的决赛评委,最终评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各学科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3个、优胜奖5个。

今年恰逢丘成桐科学奖设立十周年。历经十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已形成以科学为总体框架,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累计1200余所学校,580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覆盖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共169个学生团队的306人受到奖励。200余位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担任评委或顾问。超过1/2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进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

杨学霖同学跟评委合影

杨学霖同学是我校参加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的学员。她的研究课题屡次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因表现出色,曾被推荐参加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中国理论计算机交流会等活动。本次参赛课题为《Faster R-CNN over Attention:基于渐进区域提取的视频共享单车检测》,它提出了Faster R-CNN over Attention算法,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复杂环境下共享单车位置和种类的准实时检测;对算法进行anchor box优化,并泛化为ARE plus R-CNN特定目标检测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她虚心请教、勤于思考,锻炼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其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感谢中山大学李熙莹教授、郑子彬教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