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 | 日本宣布投降73周年:【华附校友冼星海】“我愿担起音乐在抗战中的使命”

华附主页君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综合自公众号“人民日报”、“在此见字如面”近日推送


8月15日

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73年前的今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共同庆祝战争的结束

为和平止战欢呼

为了这一天

中华民族奋战了十四年整

为了这一天

中华民族奋斗了多少代人


今天,就请通过我校著名校友冼星海一封感人至深的家书,了解那烽火连天岁月的一个时代侧面——


冼星海(1905-1945)华南师大附中20世纪初著名校友,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曾为全民族抗战奉献了《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之恋》等不朽的音乐杰作。

冼星海


为纪念其不朽功绩,全国各地皆立有纪念建筑,广州市麓湖边上星海园是其纪念墓地;

华南师大附中南教学楼前西侧草坪是其纪念雕像。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澳门海边的一艘渔船上,幼年的冼星海也随着母亲在海上漂荡,在祖父忧伤绵长的萧声中,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中,一天天成长。


在冼星海6岁的时候,就辗转随母亲到了新加坡。1918年,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华南师大附中前身之一——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正式开始专业学习音乐。


冼星海在延安创作

冼星海并不是纯粹的音乐家,在短暂的40年生命历程中,他经历了从一个普通贫苦船工的子弟,到音乐家,再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转变。

 

1937年“八 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冼星海跟随上海抗日演剧团第二大队奔赴敌后,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矿井,宣传抗日救亡。在此期间,他创作出了一大批抗战歌曲,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奔赴抗日最前线。

 

下面这封信,就是他随上海抗日演剧团转移武汉时,写给母亲的家书。

 

信件原文:

妈妈:


上海“八 一三”的炮声使整个中华民族有血气的民众觉悟了!团结了!从此以后国土四周围都布满了敌人的火焰,每一个中国人都免不掉危险。年前的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遇到更大的浩劫,更残忍的屠杀了。

在这关头,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国民再没有第二句话,“只有保卫国土来参加这伟大而神圣的战争!”我们并不赞颂战争,可是没有战争,或许就不能发现人类的真理,没有战争,就失掉自由和独立的存在。


亲爱的妈妈,我是在上海开火后五天离开那素称安逸的上海的。沿一条弯曲的苏州河向前进。一路上也都是四处炮声,头上也都是敌机盘人一旋。同行14人一样地不顾一切向前,为着踏上一条大路,竟没有顾到目前所坐的是一只拖粪小船的臭味,和肚里的饥饿。

 

但,妈妈,你得明白我们并不是逃难,我们14人都是救亡的勇士,虽然还没有实现我们预期的愿望,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明了自己对国家应负的责任。

 

从出发到今天已经是整整四个多月了, 100多天的旅程,100多天的过去,国土又不知沦陷多少,同胞又不知被屠杀多少?!但我们并不悲观,也许我们失去了的土地会被炸成一片焦土,但到最后胜利在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收复已失的土地,更可以重建一切新的建筑、新的社会。伟大的先驱告诉我们:“没有破坏便没有建设。”只有赶走了敌人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现在我已到武汉了,并且不久又快去重庆。在这无一定的飘流生活,虽然也为着国家宣传救亡工作,但遇到像今天晚上的漫漫黑夜,那凄凉冰冷的四周,我好像耳边有无数的失去了儿子的母亲,和失去了母亲的儿子的哀诉。那不能告诉人的,潜伏般的音乐,很沉重地打我,使我不能不又想起了我唯一的你——妈妈。


我想在每一个母亲也想念着她自己的儿子出发为国宣劳的时候,或许会更恳切些吧!是的,或许会更恳切的!因此我半夜没有酣睡。但想念着国家的前途和自己应负的责任,我又好像不得不要暂时忘记你了,忘记一切留恋,但我并不是忘记了你伟大的慈爱和过去多年的飘零生活,我更不是忍心地来抛弃你去走千百万里的长程。可是我明了我自己的责任,明了中华民族谋自由、独立、解放的急切。


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希望用洪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一切苦难的人们,但,妈妈,我常感到自己能力的薄弱和自己实际生活的缺乏,虽然有时站立在整千整万的民众面前,领导着他们高歌,但有时我总有战栗,因为我往往不能克服自己的情绪又想到遥远的妈妈了!


可是当我每到一个地方的时候我都被那民众歌咏的情感克服,令我不时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你,而且又更加紧我的工作。和他们更接近,更使我感觉自己的情绪已移向到民众了。

 

我不时在妈妈面前说过,我不是一个自私自利、自高自大的音乐家,我要做个生在社会当中的一个救亡伙伴,而且永远地要从社会的底层学习


过去多年的流浪生活,就告诉我实际生活的经验是超越了学校的功课的,我常常感到民众的力量最伟大,民众对音乐的需要,尤其在战时,那使我不能不忍痛地离开你而站立在民众当中。他们热烈地爱着我,而我也爱护他们。


冼星海指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生练唱(黄河大合唱)

自我离开上海后,妈妈必定感到很寂寞,因为并没有亲近的人在你身旁。连可靠的亲友也逃避到香港去了。但我很希望妈妈放心,这次抗战是必定得到胜利的,只要能长期抵抗下去。但在英勇的抗战当中,我们得要忍耐,把最伟大的爱来贡献国家,把最宝贵的时光和精神都要花在民族的斗争里!然后国家才能战胜。


所以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当中,我们更需要伟大的母性的爱来培植许许多多的爱国男儿上前线去,或在后方担任工作。这样才能够发展每个人对国家的爱。

 

妈妈!我更有一件事情可以安慰你的,就是现在我已经开始写《中国兵》了。这作品是继续《民族交响乐》之后的,是纯用音乐来描写中国士兵抗战的英勇,保卫国土的决心。那伟大士兵的抗战精神,已打动每一个父母的心。



在《中国兵》作品当中,我们可以听每一个不怕死的士兵向前冲。每一个做妈妈的都能够忍痛地抛弃私爱来贡献他们唯一的儿子出征。《中国兵》的写作就是根据爱的立场,偏重爱民族的伟大任务。


我也曾和伤兵们谈话,我也听过很多士兵冲锋和游击军的故事。可是我也得亲历其境,并且要参加作战,才能更明了《中国兵》的伟大。我除写作之外,我还想走遍各后方作救亡歌咏宣传运动。


在武汉7天后,我们预备去重庆各处担任后方宣传工作。我想在这长程的旅途中,我可以受很多社会的启示,得许多作曲的材料。我虽然时常地要想起妈妈,但理智会克服我,而且我自己知道在这动乱的大时代里,没有一个被侵略的人民不是存着至死不屈的精神。如果将来中国打胜仗以后,那一切的母亲们和儿子们都能有团叙的一天。国家如果被敌人亡了的话,即使侥幸保存性命,但在偷生怕死的生活中和不纯洁的灵魂的痛苦,比一切肉体的痛苦更甚了。


为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希望一切的母亲们和儿子们都勇敢地向前,中国民族解放的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们的纯洁的爱国心,同心合力在民族斗争里产生一个新中国。

 

别了,亲爱的妈妈,祖国的孩子们正在争取不愿做没有祖国的孩子的耻辱,让那青春的战斗的力量支持那有数千年文化的祖国。我们在祖国的养育之下正如在母胎哺养下一样恩赐,为着要生存,我们就得一起努力,去保卫那比自己母亲更伟大的祖国。

 

妈妈,看了这封信以后,我想,在您的皱纹的脸上也许会漾出一丝安慰的微笑吧。

 

再见了,孩子在征途中永远祝福您!

 

                                                                        冼星海写给母亲

1937年年底



我校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