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其它报道 | 清华大学举行2018级本科新生代表座谈会,我校毕业生唐宁静和唐致远出席会议

清华大学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清华大学官网8月27日报道


我校2018届毕业生唐宁静和唐致远作为优秀新生代表,参加了与清华邱勇校长的座谈会。

清华新闻网8月27日电(记者 王河洲)“每一位清华人的经历与成长都是清华事业的一部分,我期待在同学们身上看到清华发展的更多可能。”8月23日上午,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结束后,清华大学在工字厅东厅举行新生代表座谈会。校长邱勇与16位本科新生促膝长谈,交流作为清华人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副校长杨斌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过勇主持。

邱勇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邱勇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他首先对同学们进入清华表示祝贺。他表示,从同学们身上能够感受到3800余名本科新生对未来充满自信与期盼,以及与优秀的人一同奋斗、提升自我的渴望。

邱勇讲话

邱勇说,进入大学,同学们开始不断积累知识和阅历,思考人生长远价值,逐渐确立新的目标并为此执着奋斗。清华会为同学们的思考和奋斗提供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清华的希望、国家的希望、人类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希望同学们不断提升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培养质疑批判精神与人文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脚踏实地、务实前行。

最后,邱勇对同学们提出期许:“清华所能给予的机会比同学们所能想象的要多得多”,同学们要抓住机会,实现自身素质的更好发展,学会选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培养思考独立性的同时,形成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习惯与优秀的人同行,培养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会在社会网络中共同成长。

参加座谈会的新生代表畅所欲言,分别为(从上至下、从左到右)达尼亚尔·排祖拉木、孙遇晴、马依晴、李承谦

座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展望对未来大学生活的规划和期待。同学们纷纷表示,暑期通过阅读校长赠送给全体本科新生的《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了解了科学史上一个个重大发现的故事,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对科学研究、对世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不断超越自我,在清华园的平台中实现无穷大的可能。

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达尼亚尔·排祖拉木爱好足球和说唱,受职业为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影响,他选择了电机系。他表示,希望能向优秀的师长学习,提升素养,同时脚踏实地地学习电力工程技术,力争在学术前沿有所创新和突破。

毕业于香港拔萃女书院的孙遇晴因为清华的体育精神、美味的食堂美食等标签与清华结缘,作为一名建筑类新生,她希望在学期间能到内地不同的地方走访实践,为改善落后地区的人居环境作出贡献。

毕业于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中学的马依晴说,在高三学习过程中,每周都有来自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对她进行心理和学业上的辅导,由此结下了与清华的缘分,也坚定了她考到清华的意愿。

生命科学学院的李承谦因入选生物学竞赛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2月份就提前来到清华生命学院预科班学习,作为预科班班长积极组织各类团队建设活动,他笑谈自己“算是半个学长”。谈到未来大学生活,他希望好好利用时间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扩展视野,提升自己。

双胞胎姐妹唐宁静、唐致远在座谈会上

来自广东的双胞胎姐妹唐宁静、唐致远分别被录取到自动化系和新雅书院。喜爱阅读的姐姐表示看到课表的时候发现书中的名家纷纷都从书本中走了出来,学校给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让人大开眼界。社团工作与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妹妹则表示对严谨踏实的清华风格心向往之,希望能在大学生活中丰富人生经历,开拓实践视野,践行清华的精神。

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来自秘鲁的国际学生凯骏(Ramos Arellano Carlos Daniel),入选“自强计划”的广东学生甘锦生,篮球特长生、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火炬手方佳晨,热爱播音主持的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的刘开伊,勇敢突破自己的新生骨干营主题展示主持人郭与时,西藏生源中的第一位医学生何成青,兴趣爱好广泛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刘皓瑞等同学也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入学感受和未来规划。

会后师生合影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