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① | 华附130周年校庆启动!邀你来听“HFer”的故事!

羊晚教研院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羊晚教研院”8月29日报道


▲ 8月29日《羊城晚报》A15纪念版



2018年12月8日

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校130周年暨“附中日”活动日


百年华附,菁菁学子

如桃李般散布五湖四海

传承着华附

“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精神


为记录这所不平凡的学校,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磅推出《华如桃李,菁菁归附——华附建校130周年系列报道》,将分10期讲述“华附人”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你将看到华附一线老师对教育的匠心,领略退休老师的大师风范,体验华附学生社团的活力,赞叹“永远都是HFer”校友的卓越。


华 • 附 • 名 • 片

全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昵称:华附(HF)

曾用名:广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广东联大附中

花名:神学院

生日:1888年12月8日

座右铭:进德修业,格物致知

信仰: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

奋斗目标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新人

联系方式

(020)38630561、38630511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1号

个人主页

http://www.hsfz.net.cn/homepage/index.jsp

我的脸谱


    2012年,华附首次发起“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以下简称“最师”)评选,此后每两年一届,今年已是第四届。“最师”堪比华附老师的百花奖,是华附民主的真实写照;非官方的评选,对新时代师生关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深入采访了8位在四届评选中上榜次数最多的老师,从他们的故事中,发现了这样一些共性……



华附“百花奖”,老师最珍视



华附在坊间的昵称是“神学院”,因为学神一堆堆。相形之下,华附的老师似乎是绿叶,完全被学生的光环掩盖了。于是,在很多人口中,华附只是学生牛,似乎老师不咋的。



华附的老师也很清楚外界的评价,他们只是一笑而过,不为自己辩解,问心无愧足矣。


2012年5月,华附团委学生会首次发起“最师”评选活动,堪比老师的“百花奖”,因为这是由学生投票产生的奖项,包括老师的评选标准、海报宣传、投票评选、奖品等,全过程均在学生干部的自主组织下进行,完全是由各年级学生自己按“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而开展。



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自己心目中老师的标准,他们不怎么执着于荣誉奖励的美好光环,也不太关注于资历身份的闪耀头衔,他们只是从学生立场去思考如何让自己发展得更好。“老师”一词的内涵就是那么单纯而真实。


看着户外宣传板上孩子们写下的一条条标准时,你会忍俊不禁,如“会说粤语”、“上课不止一种表情”、“不拖堂”、“能用艺术的方法催作业”……



“最师”的评选完全颠覆了以往对老师至上而下的评价,评委成了学生,这不仅让老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还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学生更加理解、尊重和感恩老师,师生关系不断优化升级。每两年一届的“最师”评选,到今年已是第四届,从第三届起,“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更名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华附老师特别看重这个民间荣誉,比起他们获得的官方学术认可,这个来自学生的评价他们更加珍视。1985年任教于华附的廖耀良老师,不管在学术还是行政管理上,都获得过全省乃至全国的奖项,但每次写简介时,“获得华附第一、二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金奖”总是排在他所有头衔的第一位。“因为做老师最关键是获得学生的认可,这样才真正实现了你的价值。”最让廖耀良老师感动的其实是他做学生工作十几年,是对学生最凶、最严的老师,没想到也能收获最多的票数,这让他更加珍视这个荣誉。


▲ 2016年教师节,学生代表为获得第三届"我最喜爱的老师"金奖获得者颁奖


在华附,你可以看到教育的初心



华附今年130周年校庆,我们有幸深入采访那些自称自己是在“高原上种树”(注:文末有详细解读)的老师们,每采访一位老师,都有感动的瞬间让人泪目。我们感动于华附老师的默默付出,深感教师这份事业的不易。



我们要为华附的老师正名,为什么大家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华附的学生这么牛,老师如果实力不济,如何镇得住“神学院”里的这群学霸、学神?


其实很多人无法想象当华附的老师压力有多大。首先,专业功底必须过硬,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华附的学生智商和情商都特别高,特别是奥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给老师纠错,所以老师的备课时间经常是无底洞。课本知识远远喂不饱华附的学生,他们还需要课本之外的升华。像廖耀良老师的《国际大舞台与中国》、李芸老师的《欧洲文学》、黄华林老师的《投资理财》、肖朝云老师的《插花》……会如此受追捧。



为了准备这些课,老师们查阅各种资料、准备大量图片和视频内容,精心制作课件甚至自编教材,比写论文还更难、更花时间,他们做这些额外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让华附的学生在课堂上能会心一笑,能有更多的收获。


有压力,就会有很强的动力。华附老师的动力来源于强烈的育人责任感。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强调,华附的学生太优秀了,老师必须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当好领路人,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在华附,你可以看到教育的初心——从学生立场出发,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做任何决策,出发点都是:是否对学生发展有利。这也是华附人的追求。


所以,在华附的课堂上,老师更多是引导和激发学习潜能,而非灌输知识;华附的德育工作中,老师更多是让学生追求信仰,而非简单地讲授道理;华附的社团活动中,老师更多是让学生自主自由,丰盈心灵,而非掌握技艺……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教育家顾明远说过:“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闪烁着教育的哲理和智慧,若要真正践行,实属不易。


但华附的老师做到了。



华附的教学楼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没有扩建,只是翻新,若拼大气和漂亮,华附可能连广州前十都上不了榜,但强大的软实力才是华附最引以为傲的财富。


教书育人的细微处随处可见。比如华附规定,晚自修时间7:00——8:30这一个半小时内不能提问,是大家独立思考的时间,每天都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区和睡觉时间不允许用手机”,这一提案是学生代表大会经过全校调研后提出的。也许手机管理是现在每个学校最棘手的问题,但华附却放弃容易操作的“一刀切”式的禁止做法。“手机社会病是学生迟早会面对的事情。”副校长肖朝云说,“学校只能管他们一时,离开学校之后,如果他们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社会病迟早会侵蚀他们的生活。管理好手机其实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个习惯如果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华附不变的,是永远在变



华附130周年校庆活动特别创新,着眼于未来,呼吁大家共同畅谈未来教育,为华附的未来把脉。


所以,“你对华附的未来怎么看”成为此次采访的必答题。社会变化风云莫测,特别是近十年,互联网几乎颠覆了整个传统行业,在这个“黑天鹅”事件频出、“黑马”频爆的时代,教育的未来同样被各种不确定性阴云笼罩。



但几乎所有的老师对华附的未来都很乐观且信心满满,因为民主和创新已深入华附人的骨髓,肖朝云说:“华附不变的,是华附永远在变。”变的是教育的细节,力求更完美;变的是学生的活动,更创新的设计;变的是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更加平等……


▲ 2012第一届“最师”金奖获得者:(左起)陈妤、吕鸿斌、林春鸿、刘莉、阮慕瀚、廖耀良、黄华林、郑舒文、黄永友


▲ 2014第二届“最师”金奖获得者:(左起)

前排:黄华林、阮慕翰、张锦春、肖朝云、苏剑文

后排:林春鸿、林程吉、廖耀良、李汝清、李剑虹


附:华附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奖名单












(向上滑动启阅)

高原上种树的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团委会教师 李芸


    一战前夕,满目疮痍的普罗旺斯高原上,不知从何时起,一孤独的牧羊人每天坚持种下一百粒橡实。就这样,他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这位沉默无言的牧羊人叫艾尔则阿·布非耶,一九四七年悄然安息于法国巴农的赡养院。

    这是小说《种树的男人》所讲述的内容,法国作家让‧季奥诺的作品。

    那么,荒凉的高原后来究竟变成怎样呢?季奥诺这样写道:

    “我最后一次看到艾尔则阿·布非耶,是一九四五年的六月天。他当时已是八十七岁高龄。我以前要靠步行穿过那片荒凉的高地;如今,尽管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的乡间,但在杜兰斯山谷与高地之间,已有公共汽车来往其间了。坐这相当快速的交通工具,出现在我眼中的景象,不啻是一片崭新的大地。我只能从村庄的名字上,确认这是以前的废墟与荒凉的故地。

     “步下公共汽车便是弗根镇了。一九一三年,这片十来间小屋的村庄,只住了三个人。他们当时是野性未驯的动物,相互憎恨,靠落到陷阱的动物为生。他们并不迁移,无论精神或肉体,都锁在史前期人的环境中。他们眼睛所见之处,只是一片荨麻爬满的破败房舍。他们的盼望便是等待死神召唤——那种生活空间,真是败坏品德的炼狱。

    “然而,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原先刺面的焚风也变成微风徐来,充满馨香之气。林间的风声,如山中的水声。清晰可闻。最不可思议的,我亲耳听到水流入池塘的声音。我看到人造的水泉,汨汨流山水来,最悸动我心弦的是一泉水旁种了一株菩提树,菩提树至少有四年了,枝叶扶疏,象征着重生的明证。

    “还有,弗根镇充满希望的活力——希望已经回到城里了。废墟已被铲除,颓墙也被推倒,五间房舍全然修复,目前居民已增加到二十八人,其中有四人是新婚的年轻夫妇。房舍已敷上新粉墙,菜圃与花园绕着房舍,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芹菜和秋牡丹。这里己变成人见人爱的新兴村庄了。我再继续走着。因为刚刚受过大战的洗礼,尚未让生活有足够的时间绽放灿烂的花朵,但是复活的拉撒路(注:新约圣经中被耶稣救活的基督徒)已从坟中走出来了。山坡下铺着一块一块小麦与裸麦田;狭长的河谷下,草地开始吐绿。”

    普罗旺斯高原上孤独种树的牧羊人,这是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如此真实,如此纯粹。

    2012年五月,华附团委会、学生会首次发起“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评选活动,其实也是一次学生对老师形象的大讨论。

    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三个月的精心准备、推荐宣传、投票评比……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干部的自主组织下进行,都是由学生自己按“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原则而开展。

    团委会、学生会的老师们第一次“袖手旁观”,因为我们真诚地相信,放手给学生们一次观察、思考、讨论的机会,他们能还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表现和成长。

    华附全体在职教师近两百人,虽然大家一样在聚清园里辛勤耕耘,但又实在是很难能保证所有人都榜上有名——从按年级教师人数的25%推荐候选者,再到全校学生每人1票、每票10人地电脑涂卡投票,从而最终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金、银奖获得者各10名——学生们已经竭尽全力地去学习做到客观、公平、公开,他们认真地倾听着各种批评的声音,他们努力地做着各种协调沟通……

    一切都太不容易。

    所以,怎么能不感谢附中的各位老师呢?谢谢你们对学生们的宽容理解、大力支持,真的谢谢。

    所以,怎么能不感谢附中团委会、学生会的学生组织者呢?

    所以,怎么能不感谢参与评选、积极投入的全体附中同学呢?

    于是,在学生们热情推荐的文字里,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位位平凡而可爱,努力而执着的老师;读到更多的,是他们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如何耕耘着自己的一份田地,如何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一份职责,如何努力地实践着“教师”这一个纯粹的名称。

    学生们几乎都不曾使用“呕丝的春蚕”、“落泪的红烛”、“飘零的落叶”等高频颂词——这样的形容词汇,太像是把牺牲和壮烈都加诸教师身上,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为什么只有这样非人性化的修饰语,可怕的譬喻与异化,才足以表达我们对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的敬意呢?

    教师是一份职业,这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他面对的并不是机械冰冷的对象,而是未来有无限发展性的生命。身为教师,我们深知,一颗看起来再平凡再卑微的小小种子,也可能使荒芜变成富庶,把平淡变成壮美;身为教师,我们不敢轻易放弃任何的努力,不敢到处宣扬自己的努力,因为从一颗种子到一棵树的成长,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不可预测的过程。

    这让人如何不想起那位孤独的牧羊人,靠着身体力行与蕴藏的品德,默默地在寂寞的普罗旺斯高原上耕作?

    丰美幽静的橡树森林不是一天造成,我深深相信,万物之中,这种仁爱是值得崇拜的。平静伟大的心灵与不渝的善举义行,才使牧羊人能有如此丰盛的成就。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耐心守护,我们的老师能够把自己这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完成得足够认真,足够执着,足够坚持,这已经很不容易,令人充满了敬意。

    请不必说崇高,不必说伟大,也不必说光荣,更不必说欢喜吧。

    我们,都是高原上种树的人。

 

2012年8月于聚清园











来源:羊城晚报

供图:林李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编辑:一脸阳光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