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原有STEAM教育课程基础上,本学年我校还引进了蓝晶实验室的定制课程“未来基因工程师”。周六上午,在生物创新实验室开展了《未来基因工程师—生物创新实验》的第一次课。本课程由生物科组的陈健仪、张文婧李金月和刘桦老师负责,我们邀请了合作方蓝晶实验室的研究员向学生们介绍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进程、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质粒提取的原理和步骤,再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质粒的提取。

我校的吴青副校长对生物创新实验的STEAM课程给予高度的关注,向同学们介绍课程的背景,生物科组长刘桦老师进一步说明了课程要求。

吴青副校长介绍课程背景

《未来基因工程师—生物创新实验》课程融合STEAM教育理念,以项目式学习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融合生物科学知识、基因工程操作和细菌绘画艺术与欣赏等多门学科。引导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因工程基础实验设计和操作,构建科学思维;了解生命科学发展进程、前沿生命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在社会生活生产应用,为学生提供生物学相关的职业规划新思路;实际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生物创新实验室

课程伊始,蓝晶实验室的王老师通过“从DNA到人造生命”的精彩讲座向同学们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从性状到DNA、从DNA结构到基因组、再从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到合成生物学。同学们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中体验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了解基因工程的前沿技术,对合成生物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由蓝晶实验室的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实验室规范、移液枪的使用及质粒提取的原理和步骤。

最后,学生分组练习移液枪的使用,分步进行质粒的提取。

学生练习使用移液枪


学生使用vortex震荡仪混匀细菌和buffer


学生使用高速离心机进行分离提纯

《趣味生物学实验DIY》课程由李金月和邹晓燕老师主持。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融合生物科学和作品设计美学等多门学科,渗透STEAM教育理念。选取“制作类”实践活动作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制作生物相关制品(DIY,do it yourself),在收集相关制作资料、体验制作过程、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生制作的简易叶脉书签

学生制作的花结构贴画

同学们还制作了压花标本和干花滴胶,为下节课做准备。

压花工具和干花滴胶

打造精品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我们一直在努力!

编辑:李金月

审稿:刘   桦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