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附网课老师的“十二时辰”:化身“超人主播”24小时on call

新快报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

总第 722 次图文 ▎

今年第 40 次图文,第 76 篇内容 ▎



《新快报》2020年2月18日A6版


华附网课老师的“十二时辰”:

化身“超人主播”24小时on call



2月14日晚上10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级长之一的杨超老师还在埋头刷手机,活跃在微信群里为学生答疑。而他这一天持续在线工作的时间已超过15小时。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广东全省各级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2月10日,广州多所学校上线了高中网络课程。当日上午,华南师大附中网课观看人数就达15万人次。


网红课程是怎样炼成的?这背后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从杨超老师那里采访得知:2月1日学校发出通知,高三各备课组在2月2日即迅速出炉了录课的具体课程和录课人员计划;经历一天的紧张统筹,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华附高三老师们开始正式回校录课。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安排,以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高三的开课录课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准备堪比公开课;台上20多分钟,台下可能就是20多小时。


比如年级级长任文韬老师,从第一天便开始赶回学校,进入录课的工作状态。比如林程吉老师,从5日起几乎每天都回校,一天一课,连续录七节。而杨超老师自己,也从大年初二开始筹备线上课程;而网课上线以来,作为级长之一的他和任文韬老师,更是“24小时处于战斗状态”:配合学校其他老师一起安排统筹网课,关注学生身心状况,解决老师反映的问题,在线为学生解答疑惑……


变身“超人版”主播的他,希望拼尽全力,尽量减少无法当面授课带给学生的影响。

▲  杨超老师


/


备课

 为了避免网课无趣,他发朋友圈求助 


1月23日,刚放寒假,驱车回到老家湖南的杨超,起床看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到街上补买了许多口罩和酒精后,马上取消了家庭聚会和年夜饭。


1月27日,大年初二,杨超收到学校发出的通知,让各科备课组讨论线上课程,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2月8日,元宵节,和家人草草吃完早餐,杨超又一个人驱车十四个小时赶回广州,正式投入线上课程的筹备。


最终,老师们商量出了线上课表,学生们7:30开始早读,8:00-16:30间安排了六个科目的课程。在每科一小时的时间内,播放老师们提前录制好的20-40分钟的课程,剩下的时间用来答疑,晚上则是自主整理和答疑时间。离学校较近的老师2月4日就已赶回了学校,提前录制好了一周的课程。


杨超的英语课也即将上线,“本来应该提前一周录制,但是级长有其他事务,我自己备课又比较磨叽,所以周一去录制,周三马上就要上线。”杨超打趣道。


虽然只有三个小时的线上课程,但杨超已为之准备近一周时间,“线上课程学生只有单向输入,而语言学习最需要互动,必须加入鲜活有趣的素材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所以,杨超四处搜集与课程相关的有意思的图片和段子,甚至发朋友圈求助配图。


此外,杨超还特意在备课的例句中,加入了类似“我们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打赢这场战争”的句子,“希望这些鸡汤式的话语能给孩子们带去力量。”


不少老师面对镜头可能会紧张,但对杨超来说不存在。“十年前教育实习时,经常到教育机构录制上课视频,我还被表扬很有镜头感。”他还透露了一个面对镜头的小窍门,“盯着镜头的最深处去讲课,观众看起来会最舒服。”


2月10日,华附高三网课正式上线,一炮而红。而杨超原有的三周寒假,实际只放了不到一周。


/


上课

 化身“段子手” 开直播间当“主播”答疑 


按照华附的网课安排,学生们看完录播课之后,就会进入各班的微信群或qq群,老师给学生进行答疑。如何更好地互动和答疑?不少老师都根据自己科目的特点做了设计。


“像英语这种语言类的学科,特别需要及时得到学生的课堂反馈,效果才会更好。”根据这一特点,杨超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在群里用语音或者文字回复学生的问题,而是开了直播间,当起了“主播”。


在点评作文或者答疑之前,他会将直播间的链接放到群上,需要听答疑的学生就能与他进行实时互动。“大家是不是也买好了新衣服,女生弄好了新发型,最后却罩着件睡衣扛过了春节呢?”“主播”杨超会时不时穿插点段子,增加课堂乐趣。


“2020年之殇:I bought a lot of clothes, only to find the nightgown is the best.(我买了一大堆衣服,发现只有宽松睡衣最舒适);Having lived like a pig for a few days, I realized the life for a pig is not easy at all.(过了几天猪的生活,发现猪的日子也不好过);I travel in the house to keep fit(我在家旅游来保持身材)……”在复习到“非谓语动词作状语”这一单元时,杨超列举的这几个段子型例句,把不少学生逗笑了。

▲  杨超老师给出的例句


/


课后

 “超人”老师24小时on call 


昨天晚上10点,杨超还拿着手机,给学生解答完形填空的问题。这种24小时随时处于工作状态的工作方式,有点像“工作超人”,对他来说这也是这次线上课程最难的地方。


“以前可能规定每个老师每周到办公室答疑两三天,同学们有问题就去问这个老师。”但是现在,杨超随时处于在线状态,班群里的同学一有问题,他就得去解答。


杨超还一直在配合学校技术部门和领导小组的老师,解决科任老师们集中反映的问题。“今天要给孩子们的卷子,有一道题有七个选项,但是由于系统只能放下六个选项,我们只能临时改编试卷凑合先用,同时跟平台沟通尽快更新软件版本。”以前只用花几分钟就能发下去的卷子,现在却花了杨超和备课组的老师们一上午的时间,商讨解决方案。


再比如,杨超即将要批改孩子们的周测试卷,但是系统没有1.5分的选项,“只能先将1.5分变成1分,然后再将成绩进行换算。”


他说,学校的几个信息技术人员,最近都在加班加点解决各类网络问题。 



/


课外

 又是技术员又是心理老师,常给学生吃“定心丸” 


杨超一直在想办法减轻线上上课给学生带去的影响。刚开始,老师们用了多个渠道进行教学和打卡,“我们工作起来都很吃力,更别说18岁的孩子还要应对那么多的资料和科目了。”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杨超协同老师们将所有的资料收发规整到统一平台上,“尽量让学生能够最顺利,最容易地在线学习,不要让他们再受到其他无关方面的影响。”


此外,杨超还负责当技术人员去培训老师,教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如何设置答题卡,如何操作系统。“老师们很不容易,平常不太懂技术的老教师们也在非常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索,为的就是更好地掌握技术,给孩子们提供方便。”


杨超看到网上有很多传言,“最后一届文理分科了,以后不能复读了”,“高考要推迟了”,他也怕这些传言影响学生的情绪。他说,在这样的舆论环境和大灾难面前,孩子们难免会感到压力和困惑。成年人经历过风雨,尚且会感到烦恼,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的心态可想而知。“孩子们的世界比较小,问题在他们的世界里就被放大了。”为此,杨超经常和学生交流,给他们吃“定心丸”:“你们要知道,全省高考生都和你们一样,大家都没开课,我们处在同样的压力和环境下。” 


“我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喜欢教学,所以才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因为疫情,杨超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喜欢的学生了。他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老师不需要再面对屏幕讲课,学生也不需要在直播间里提问,而是师生能够面对面击个掌,来一句“Give me five”!

▲  杨超老师和学生们


 【 华附网课“主播”的十二时辰 】  


 2月13日 

  • 7:30—8:00,上线进群看学生早读情况;

  • 8:00—9:00,进入系统看学生上课;

  • 9:00—9:30,在班主任微信群提醒老师们安排当日学生的健康打卡;

  • 9:30—10:30,和学生一起上英语课,接着进行20-40分钟的直播答疑;

  • 10:30-12:00,备课,特意为网课找寻段子加入例句,增加课程趣味性;

  • 14:30—15:00,进入系统看学生上课;

  • 15:00—15:30,健康打卡结束,督促班主任联系打卡情况异常的学生家长;

  • 15:30—16:30,与技术人员一起解决老师们反映的问题;

  • 18:00—19:00,对部分学生进行英语培优;

  • 19:00—22:00,进入微信群解决孩子们提出的疑问。


- End -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图片:受访者供图

▌转载:公众号“新快报”2月18日

▌编辑:李芸  卫嘉瑜


相关链接:




征集聚清故事 | 欢迎亲们赐稿

信箱:hf_tougao@163.com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