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节2021 | 浓墨重彩,经典“剧”献:华附第十二届课本剧大赛

华南师大附中20级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3-03-30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

总第 1279 期图文,总第 2652 篇消息 ▎

今年第 297 期图文,第 470 篇内容 ▎


NEWS

浓墨重彩,

经典“剧”献

--华南师大附中第十二届课本剧大赛



高二课本剧大赛


话剧比赛见风采,华附学子展色彩。

百家争鸣集大成,中华文化永流传。



总感

 “浓墨重彩,精彩剧献”的课本剧大赛标题名副其实。既在于各班精当的选材、充满表现力的剧本,也在于协作排练、进行充分准备的团队,以及呈现沉浸式表演的演员。这一场视觉大餐、心理盛宴上,台上带台下走入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情感。


  观剧时,我们不禁想,残酷的人心、无情的社会,会把人变成什么样?高二一班的《警察与赞美诗》里,因为寒冬想去监狱熬过所以故意犯罪的流浪汉苏比告诉了我们;高二三班的《觉醒》里,用手撑地“走路”还近乎祈求地要一碗酒的孔乙己告诉了我们。他们处在困窘的境地,无法苛责自己也没人可怪罪。


  那么,如果说苏比像风中飘忽不定的脏棉絮,孔乙己像泛黄了起毛了的经书,江姐则像一团烈火,即使人心残酷、社会无情,依然坚守,正所谓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巾帼不让须眉。高二六班的演员们把握住细节,一举一动都富有高低错落的叙事节奏,收放自如,成就了江姐、许云峰等形象,也成就了“猩猩”、国民党军官等丰满的人物。


  在观看高二十二班的桃夭时,不禁感慨——人心和社会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精致的一抹灰。《桃夭》把时代的指针拨回“好男走出家,好女走进院”的封建社会,医学世家子贺文若,在纳表妹为妾以满足自身欲望和只娶女主明儿之间徘徊,明儿是何等洁傲、何等冰雪聪明的女孩她早就意识到贺文若并非良人,于是主动退出这段关系,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剧作者想表达的其实是女性可以也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主心骨、人生的主导者。


  这次的课本剧大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更让同学们深入的理解课本内容,发现语文之美,文学之美。



壹班


  寒风呼啸,凛冬已至。按常理来说,此时应该准备过冬的伙计,但主人公苏比却另辟蹊径,想要去到监狱里;按常理来说,犯罪的人会被逮捕,但警察们却对苏比的种种行为置若罔闻。苏比到底做了什么?他最终又是否实现了他的愿望?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高二(1)班表演的《警察与赞美诗》,他们演绎出了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揭露19世纪末底层民生之艰。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警察与赞美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贰班

内涝、风沙、盐碱,麦子被涝坏、打毁、碱死,粮食绝收……一九六二年的冬天,苦难如黑云压城。在党组织的关注与重视下,焦裕禄同志来到了兰考,兰考人民等来了点亮黑夜的光。

兰考实际情况不清楚,就组织实地走访;风沙挡不住,就在沙丘上种树;地方发大水,就办疏解工程;降大雪收成骤降,就去人民家中关心生计。穷尽一切办法,拼却生命,他只为不负使命,换将兰考好收成。

鲸落海底万物生,而焦裕禄身后是兰考的新生。全县的情况被统计在案,防风的泡桐树也扎稳了根,麦穗在改善后的盐碱地里抽芽生长又丰收,此后兰考发展如长明之灯,人民生活年年常新。

焦裕禄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好干部,兰考这一切的繁荣,与他,息息相关。

高二2班带来了改编自课文的《焦裕禄》课本剧。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焦裕禄“人民的好干部”的形象被人民深刻地记在心中,他兢兢业业的精神,更是鼓舞着作为青年的我们埋头苦干。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人民的焦裕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叁班


英国用船坚利炮轰开了清朝紧锁的国门,中国从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那个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时代,有人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有人挺身而出,浴血奋战。在列强的贪婪剥削下,在风雨如晦的时代中,一批又一批勇者从时代浪潮中涌现出来。雄狮终会觉醒,荣光必照九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烈士们的身影似乎日渐模糊。但是,我们分明看见,英雄气概驰骋大地,英烈精神光照后人。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我们缅怀英烈,正是要传承他们的理想信念;我们铭记英雄,正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立足本职工作,以他们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让理想之光不灭,让信念之火永存,这是对英烈最好的致敬,也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责任。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觉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肆班


年轻的媳妇将新婚陪嫁的唯一物品——印有百合花的被子借给了部队,当然她有些不情愿,因为她新婚才三天。小通讯员在掩护其他担架手的过程中舍己为人,扑在一枚手榴弹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小媳妇在帮助救护伤员中正好看到了牺牲的小通讯员,这个去向她借被子的年轻人。当人们将通讯员抬进棺材,抽出百合花被子时,年轻的媳妇执意要将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通讯员的高贵品质、年轻媳妇的热爱士兵之心、军民鱼水深情,在百合花的映衬下,显得动人心魄。有一种悲伤叫崇高,有一种牺牲叫伟大,有一种感动叫流泪,那场面,那人那情,怎能不叫人潸然泪下?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百合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伍班

百年前,山河动荡,中国如同风雨飘摇里的一座将倾的大厦。1919年5月,由于中国巴黎外交的失败,郁积已久的亡国之忧和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般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用热血与丹心呐喊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率先揭开五四运动的帷幕。同年6月,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并示威游行以响应学生,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起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以全民族的搏击开启追求解放实现振兴的伟大奋斗。

高二五班的原创课本剧《曙光》讲述了在五四运动前夕及发展过程中,围绕张思哲父子间展开的矛盾冲突。剧中展现了工人对五四运动从最开始的犹疑观望,到最后加入奋起呐喊的转变——国难当头,万千华夏儿女忠魂化碧,虽死不辞!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曙光》-觉醒年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六班

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

红岩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红岩精神,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70余年前,正值中国革命进入关键的转折期,胜利即将到来之时,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却正处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刻,纵使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已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仍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却从不畏惧的江姐;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的刘思扬;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的成瑶;渣滓洞里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的难友们;白公馆中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的人们。没有一代革命志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又何来如今国泰民安的盛世华章。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许云峰在死神即将到来之时那份信念的坚定:

“走!前面带路。”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囚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柒班


法国七月王朝建立之后,原本尖锐的社会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明显,同时,霍乱疫情在1832年达到高峰,大量市民因此去世。很多心怀理想的青年学生在此时进行着大大小小的秘密结社和沙龙。 1832年6月,法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拉马克将军病逝,引发了法国六月起义,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但人们在其中望见了真理人类灵魂的光——放射光芒。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悲惨世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捌班

如果死亡是必然的,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都曾思考过,在莎士比亚笔下,有这样一位忧郁的王子:他是理想与矛盾的结合体,被复仇之火灼烧,他在面对同样难题时,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抉择-------用行动,赋予自我生命的意义。他思考着一个著名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以自身为代价造就一出伟大的悲剧。他就是哈姆雷特,一个逼迫自己成为战士的孩子。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而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们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知道在你们的眼中的哈姆雷特又是什么样的呢?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王子复仇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九班


新时代的风雷掀起了陈年往事,两个家庭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掀起了过去的恩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以及个体于环境和时代的矛盾,在种种冲突中埋下了悲剧的伏笔,在最后时刻终于爆发,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地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曹禺的《雷雨》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雷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拾班

十班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十九日之梦》,剧本改编自东坡居士所作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相隔,阴阳之间,那一段苏轼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夫妻之情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十九日之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拾壹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世人只羡勾践终成霸业,敬范蠡运筹帷幄,叹西子沉鱼落雁。却无人记得有一个身怀绝技的青衣少女,不明姓名,不求功名,在历史中来去无际。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越女剑选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拾贰班


起承转合风雅颂,重章叠句赋比兴。桃之夭夭诗三百,灼灼其华醉人心。在泛彼柏舟,在彼中河的美好中,她不由自主地奔寻那乱世浮生中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绚烂中,她向往“宜其室家”的爱情与“有蕡其实”的幸福,追寻美与自我,渴望理解与尊重、关怀与体贴、独立与自由。她是含苞的桃花,渴盼一场盛大的绽放,却被困于深宅大院中,无从反抗,只能从云缝透出的微光中获取慰藉。循环往复的诗句中深藏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满含泪光的双眼中饱含她对这个世界小心翼翼的质问:若无肥沃土壤,何来落英缤纷?这是一场盛大的纪念与哀悼,关于那些她未曾拥有的爱、美与自由。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桃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拾贰

拾叁班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慷慨就义。同年,23岁的秋瑾随丈夫迁居京城。在这里,她遭受到封建家庭的压迫,目睹清朝的腐朽统治,于是私下加入进步妇女谈论会,广结革命志士。受谭嗣同之死的震动,她决意摆脱束缚,孤身赴日本求学,并在东京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回国后,她与徐锡麟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安庆起义,起义因叛徒告密失败后,秋瑾为掩护组织而主动选择牺牲。“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以一己之死唤醒四万万国人,她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在照耀后人道路。


高二课本剧大赛



精彩瞬间:

《秋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拾叁






高二年级课本剧大赛“浓墨重彩,经典‘剧’献” 


圆满落幕


获奖名单

2021高二课本剧大赛


最佳导演组(3、2、10班)、最佳剧本(1、5、13班)——颁奖嘉宾林程吉老师;


最佳道具奖(5、11、7、12班)、三等奖(12、8、11、4班)——颁奖嘉宾任文韬老师


二等奖(9、13、7班)、一等奖(6、1班)——颁奖嘉宾陈达姗老师


特等奖(5班)、最佳男女演员(高二1班余越、高二2蓝秉煊、高二9王胜今;高二9陈卓、高二13班王楚琰)——颁奖嘉宾:谢青教授


颁奖照片:

谢青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奖

林程吉级长为获奖同学颁奖


任文韬级长为获奖同学颁奖


陈达姗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BEST AUTUMN · 2021

致谢:



感谢任文韬、林程吉级长,高一语文备课组陈达姗老师、李智老师、黄曼旖老师担任评委和嘉宾。

特别感谢中共省委党校谢青副教授莅临指导

在高二语文备课组长尹军成老师带领下,盖英俊老师、赖慧老师、杨玲老师、朱缘新老师、都曦卉老师给各班课本剧施以指导并作为嘉宾出席


感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志愿者和社团成员。

感谢每一位高二同学的参与。






历届课本剧大赛获奖作品

在“华附春晚”的演出情况



- End -



特别鸣谢:本期推送制作班级 高二12班

▌负责人;指导老师:杨玲

▌总编写:陈烯敏

▌文案:龙腾格

▌转载:公众号“华南师大附中2020级”12月4日


相关链接:





征集聚清故事 | 欢迎亲们赐稿

信箱:hf_tougao@163.com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