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刘佳|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2017-08-21 高校辅导员在线
高校辅导员在线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教育部印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述要求从“学科关系”范畴指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身份的学科属性及其理论责任。高校辅导员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创新的重要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可以说,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科学方法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产品、工作实践产品、制度规范产品,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科学系统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的“看家本领”,也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内核”。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活动,应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政治属性、学科属性、时代属性和价值属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政治向心力、理论创新力、实践解释力、价值影响力,使理论研究成为高校辅导员改进工作、推动创新、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实际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基础的理论研究,是党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始终把握理论研究的政治属性,要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研究原则,重点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理论创新活动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方法,研究高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新需要、新趋向、新特征,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路向,对标中央要求,对准工作实际,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青年化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理论创新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全面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科。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旧长盛不衰,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奥秘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着一种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的理论品格。它不拘泥于教条,而是面向实践和时代;它不自诩为“圣经”和“真理”,而是在人类文明的思想宝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滋养,永葆“青春”本色。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就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框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善于运用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技术、理论、范式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服务;要增强理论自信,培养理论思维,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升到理论范式、构建起理论逻辑、展开为理论叙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才能为理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素材,才能永葆科学理论自身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理论研究及创新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思维创造活动,任何一种理论研究都不是“经院哲学”式的“空中楼阁”,也不是“神秘主义”般的“上帝创造”,而是扎根现实、源于实践、寓于生活的社会历史性活动。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反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关于人的思想政治活动的学问,也是实践的学问、生活的学问、时代的学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属性,不仅要树立“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同时还要坚持直面现实问题、服务教育实践、澄清重大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实践解释力。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的“彻底”,就是抓住理论的本质,把握理论的根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解释力,就是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本质、抓住根本、深入内部,层层剖析。同时,还要直面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现实情境中找问题,在学生困惑中找问题,在思想对撞中找问题,构建起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抽象与具体的对话渠道,构建直面生活、聚焦当下、突出问题、面向未来的学术话语表达体系,增强理论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解释力。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辅导员的神圣责任。立德树人与理论研究是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的两个面向,在理论研究中把握立德树人的规律和特点,在立德树人中深化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空间,两者统一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过程。高校辅导员要把理论研究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要把理论话语体系与生活话语体系结合起来,而不是排斥;要把理论研究成果和制度载体设计结合起来,而不是分离。高校辅导员应当把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落脚点,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指导青年学生行动,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优秀青年人才。





作者简介

  刘佳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曾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辅导员,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论文评选一等奖、三等奖,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成果特等奖2项,全国高校辅导员之歌征集优秀奖,湖北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辅导员等奖项。


刘佳|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征稿:高校辅导员在线是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官方微信平台,本平台长期接受辅导员投稿,包括微课、微视频、工作案例、网络文章等,来稿请发至gxfdyzx@163.com.




高校辅导员在线

执行编辑:于苏静 李  宁

责任编辑:林  征

主编:王慧敏

欢迎加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辅导员工作部QQ群:3236279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