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版“快车”,称得上奢华,算不上超越

2017-11-17 水水 水说

 


2017年11月10日 ,侦探小说女王 “阿加莎•克里斯蒂” 的“东方快车”再次向全球奢华出发。

    说它再次,是因为这是该小说第三次被改编成电影,1974年、2010年先后两次被搬上过大荧幕。作为阿加莎她六十多部侦探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东方快车谋杀案》也是被改编最多的一部。

     小说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故事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林德伯格是美国著名飞行员,也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这起谋杀案曾在当年引发巨大影响。阿加莎的故事发生在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这趟列车是历史上第一列横跨大洲的火车,始发于1883年。车内设施豪华,从法国巴黎到伊斯坦布尔只需三天半时间,深受当时上流社会喜爱。在阿加莎的故事里,一名乘客意外被谋杀,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波洛在列车上拨开迷雾锁定真凶。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阿加莎侦探小说中常用的的毒杀、别墅、暴风雪、熟人作案等元素在这部作品中都有完美展现。

说2017版“快车”奢华,不仅指这部小说和“列车”本身豪华,还因这次制作和演员阵容强大。导演肯尼思·布拉纳是名爵士,是纵横英国戏剧界和电影界的一位全才。 2012年他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称号,这是英国演艺界人士在本国获得的最高荣誉。他也是演技派和颜值派实力演员,2017年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中,他扮演了海军指挥官博尔顿。2017年4月,他获得代表英国戏剧及音乐剧最高奖劳伦斯·奥利弗奖和电影领域艾伯特·R·布洛柯里奖。在了“快车”部影片中,他主演侦探波洛。

2017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演员都是奥斯卡级别的世界巨星。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迪·丹奇、米歇尔·菲佛等出演了剧中的12名嫌疑人。而如此大规模的动用横跨大西洋优秀演员出现在一部电影作品里始于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SidneyLumet)导演《东方快车谋杀案》。从那后,电影导演们改编阿加莎的作品都偏爱全明星阵容。有人说,本世纪,能唤齐12位当红巨星同演一部作品只有肯尼思•布拉纳和阿加莎合力才做得到。

在多次的改编中,1974年的电影版被公认为经典,当年叫好又叫座,是首部登顶北美票房榜的英国片。1974版还原了小说的“怀旧”氛围,2017年版的电影秉承了1974年的怀旧气氛,在场景设定,人物服装造型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技术使用上,尽管3D技术大行其道,2017版坚持使用了65mm胶片摄制,画质清晰,质感古朴。蒸汽式火车、碳烤的面包、阿尔卑斯连绵的雪山、侦探招牌式的胡须将人带回到阿加莎的小说情境中,拉回到20世纪30年代旧日氛围里。

镜头的运用、场景选择、细节的讲究让2017版电影在视觉和表演上给观众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感受。2017版运用了诸多长镜头和远景镜头,体现了导演对时代的敬意和他技法和调度的 51 29698 51 15288 0 0 2465 0 0:00:12 0:00:06 0:00:06 2756娴熟,也将东方快车豪华及其横跨大洲的壮阔展现得一览无余。旅客上车时,一处长度近两分钟的长镜头将整列车做了一个全景的展示。电影多处使用了顶拍的手法。比如“遇到罪案”、“讲述案情”这些对于案情交代的镜头就是这样的视角。这种顶拍是俯视的视角,也是上帝的视角,让观众以上帝之眼审视列车上发生的罪恶。


既然是改编,2017版的“东方快车”在情节和人物上也作出调整和变动,加入了原著没有的枪击和互殴场景,人物上多了黑人乘客。在书中,哈伯德夫人并非一位性感开心的寡步。电影中的标志性台词——“我的名字叫赫尔克里·波洛,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是从阿加莎的另一本小说《蓝色列车之谜》中借用过来的。

相较1974版,2017版有了更多艺术处理,节奏紧凑,镜头语言也更加多样化,对于波洛的心理刻画比起原著和1974版更具人性色彩。2017版影片结尾极富仪式感和象征意义。在电影的最后,12位乘客坐在长桌边,类似“最后的晚餐“的图景。12个人恰好组成一个陪审团,他们同时也在审判波洛。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哪个人不是观看者,又是被看者,就像是卞之琳诗中所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而正是这样的结尾完成阿加莎惊世骇俗,颠覆套路的反转结局,将侦探波洛面对法理与人情时抉择的艰难展现的一览无余。





无论岁月怎样流转,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已成经典。2017版的电影虽做了部分改动,整体还是遵从了阿加莎的原著,对于1974年的并没有明显超越之处,算得上是导演一部诚意之作。

本文应公众号“娱乐系主任”邀约原创。

 



扫码,关注水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