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斗吧,莞工青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莞理工学院 Author 新闻中心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广大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在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当代青年人,应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里,我们难忘102年前那群热血拼搏的青年人,他们用燃烧的青春点亮灯塔、照亮前路,那“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传颂、发扬。生逢盛世,肩负责任,这个青年节,让我们一起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勇于创新、实学实干。



#01

五四青年节,莞工这么过


4月29日,学校在学术会议中心报告厅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大会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的灯塔学习会,并对一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党委副书记李忠红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莞工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校青年工作的上级团组织和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大会上,他从五四运动谈起,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激励莞工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02

青年有理想,不懈在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的殷切期望。在莞工,也有这么一群青年,他们奉献在高原、成长在军营、创新在校园、教研在莞工,用青春奋斗在莞工谱写一幅绚丽篇章。



在高原上奉献自我,用青春点亮孩子的心

2017级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周楠欣


阳春三月,2017级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周楠欣响应国家号召,随着学校援藏队伍踏上远赴高原的列车,跨越三千多公里的路程后抵达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初来乍到,周楠欣来不及适应眼前崭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便被安排成为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小学一年级的小班班主任,负责起数学课、班会课、少年先锋队课、劳动技巧课、科学课的课堂讲授任务。



孩子们对汉字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周楠欣往往需要投入更大的耐心,以更加直白、形象的方式讲述每一个知识点。班里有七个“活宝”,调皮捣蛋又天真好学,周楠欣便利用课后时间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辅导。


身为班主任,周楠欣在学生眼中是威严的化身。“一,二,三。”话音刚落,歪歪斜斜的孩子立刻正襟危坐。而在课后,周楠欣则是他们亲近的“家长”,“这里的小学都实行住宿制,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老师怎么做。”他会为生病的孩子感到忧心忡忡,为解决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忙碌奔波,为弥补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缺失的温暖而给予更多关心与爱护。



西藏林芝每年都会迎来一群20岁出头的青年,他们尽己所能地提供援助,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周楠欣只是其中一员。“我不知道自己能为他们带来多少变化,但是我相信这一代的孩子会比上一代的更优秀。” 周楠欣坚定地说。


在军营中蜕变,国防教育成理想

2020级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易柏旭


理想是光,照耀我们前进的方向,每一次的磨难都是我们奋斗路上的勋章。对于2020级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易柏旭来说,最耀眼的勋章是他当年背上行囊,义无反顾地走上当兵的道路。



易柏旭作为第一届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深深地被国护队中奋勇拼搏的精神所触动,后来便萌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都说部队是个大熔炉,我觉得我可以去锻炼一下。”在部队中,高强度的训练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体的极限,在训练中受伤也是常有的事。“即使胸椎骨折了也要咬牙卧倒,双腿骨膜炎也要跑五公里、十公里,腰部骨裂也要跑障碍爬大绳。”易柏旭说道。正是有着这份坚韧的意志,易柏旭在总队特战考核中获得了全支队的第一名,这也使他对部队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退伍之后,易柏旭回到学校,在部队中培养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使他更有信心去面对学习和工作上的困难。由于在部队待了两年,易柏旭对以前掌握的知识有所遗忘,所以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巩固学习。



在服役期间,易柏旭深刻认识到国防教育对于在校大学生的重要性,便开始着手成立国防教育社团,希望通过这一社团,能够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意识。除此之外,易柏旭还积极参加院运会和“红星闪耀故事汇”等活动,在2020年东莞高校第四届国防教育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我只是希望充分利用在部队所学,继续干一些力所能及且有意义的事情。”


创新创业在莞工,青春在不断拼搏奋斗

2018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邹烨


新一代青年的想法和构思通过各种途径付诸实践,在创新创业类比赛中大放异彩。2018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邹烨在大学期间,曾多次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凭借着综合测评成绩第一、两次获得杨振宁奖学金、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国赛铜奖的优异履历,最终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奋斗的过程是艰辛的,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在准备“互联网+”大赛的过程中,他白天与队友讨论商量,晚上修改项目介绍PPT和策划书的表达方式,并探索用视频和新媒体的方式更生动地展示实验数据。他自学制作GIF动图,并通过多个项目VCR的形式辅以文案,让项目的呈现变得更加立体。由于备赛节奏十分紧凑,在备赛期间突发急性荨麻疹的邹烨并没有选择及时治疗。到现在,他仍然要经常接受脱敏治疗。当问及是否后悔时,邹烨坚定地说,“一切为了学校荣誉。” 



作为一名未入职场的大学生,经验和能力还比较有限,他们仍会不断吸取社会的优秀案例,对项目进行调整。“细心发掘社会痛点,多分析理论方法,肯下功夫去钻研”,这是邹烨在多次参赛后的经验总结。他认为,创新创业类大赛不仅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想法的大平台,还成为了青年们的逐梦大舞台。


不停下前进步伐,在教研道路继续前进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 王频


来自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王频,从逐渐向教师这个职业靠近的时候,便再也没有停止她前进的步伐。王频以及她的团队更是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但是她仅仅把这些成果作为继续向前的动力。



“教师”这个形象是经由王频二十多年的求学经历而渐渐具体、丰满的,当王频在本科还没毕业时,便已经确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目标,“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别人求学生涯当中的一段美好回忆”是王频成为教师的初心。从上第一堂课时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失误,到能够带着创新教学成果去参加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每一步王频都走得十分踏实。


当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信息发布后,王频便想把《建筑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借比赛的机会进行系统的整理,以此来发现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当面对课程学时与课程实践的时间分配难题时,王频以及她的团队成员不断提出并修改解决的方案,最后采用了线上会议指导的方式,利用灵活的课余时间开展实践设计的指导工作。



即便是在此次比赛中收获了成果,王频仍会通过这次比赛去寻找自己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差距,从不足之处开始调整自己的教研方向,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更多的研究。


学在莞工,研在青春道路上

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 王鹏旭


青春是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对于青年人来说更是不可辜负的,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王鹏旭即是奋斗青年中的一员。与其他研究生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大学毕业之后就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而是在工作两年之后,又重新拿起了课本,踏上了考研的征程。



在毕业后工作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认为自己不该安于现状,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因此,他选择了放手一博,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成就更好的自己而拼一次,考研来到了莞工。


考研成功的他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考博。在追求理想的这条道路上,王鹏旭没有丝毫的懈怠。在莞工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他早已克服了来到外省的不适,融入到了莞工这个大家庭里,始终与老师同学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互相成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了在日常交往方面的发展,他也加入到了研究生会,并且凭借着出色的能力,成为了研究生会的负责人。



目前,他希望能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好好地把握自己的这段青春时光,学到更多的本领,在自身专业研究领域做出一些成绩来。


五四青年节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怀满腔热血,立远大理想,秉承着“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文字来源丨新闻中心 纪健生 周楚润 罗幸儿 扶海云 何宛桢
图片来源 | 校团委 新闻中心 受访者提供
图文编辑丨辛承祚
一审 | 辛承祚
二审 | 蔡耀蔚
终审 | 叶妙娴

点赞、在看,双连支持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