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EDx讲者 回顾(一)| 蕴 育__天津滨海文化中心设计思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EDxYouth小白楼

共建有机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

To jointly build a  synergetic city and share a better life



"蕴 育"—滨海文化中心城市设计思考

演讲嘉宾:冯天甲

嘉宾介绍(一)


Ms.Feng Tianjia

冯天甲



滨海文化中心城市设计主持设计师。

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学士、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领域为城市设计。代表项目包括: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中心区城市设计,天津市河西区总体城市设计,中加低碳生态示范区城市设计等。


作为一个年轻的设计师,我非常幸运能够全程参与并见证“滨海文化中心”的从无到有。但它并非一蹴而就,也曾几经坎坷,这是一个历时7年的漫长“蕴育”过程。


从何而来



这是2003年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对于城市结构的考虑是通过中央大道将八个重要功能节点串联起来。当时的中央大道准确地说并不能称其为城市轴线,仅只作为一条串联各节点的道路,两侧现存和规划了大量住宅用地和铁路货场用地,公共空间分散,基本没有体现城市设计的思想。

2006年的规划将三个新划定的功能区通过中央大道串联。此时已有大量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商务办公用地汇聚在中央大道两侧,并串联了包括紫云公园和于家堡半岛公园这样两个大的公园,沿线的公共空间也进行了有意识的规划,城市设计的思想和布局手法已清晰可见。随后,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的选址和规划按照这一思路逐渐展开,这将大大改善核心区作为城市中心的都市感。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滨海文化中心。

最终滨海文化中心选址于中央大道西侧,成为连接周边的区域枢纽。

基地为原永利碱厂旧址,创办于1914年,是中国乃至世界制碱工业的先导,当时奠定了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基础。从“老碱厂”到“文化中心”,我希望延续滨海百年工业记忆


大师盛宴


     

    2009年,我们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方案征集,这是一场大师盛宴

坦率的说,当时我们的内心还是极大依赖于国外设计大师,而我们自身对城市空间的思考以及建筑方案征集的思路是模糊的。这可能也直接导致了之后综合方案推进的不理想。

每位大师提出一个整体设计方案,同时深化自己的单体建筑。

建筑方案可谓异常精彩,但是后续的城市设计整合却成为大难题。我们以何镜堂院士的总体设计为基底,保持覆土建筑美术馆对紫云公园山体景观的延续,通过景观的深化设计,在保持造型各异的单体建筑特色的同时,可以说是勉强形成综合方案。可这对于刚入行的我简直是天堂一般得体验,能亲手整合大师的方案。

由于前期清晰的城市设计思路的欠缺,再加上这种均质的设计组织模式,使得每位大师在建筑群总体设计中,均把自身主创的单体建筑作为空间的主角,诚然每个大师的建筑设计都非常棒,但公共空间却不够出色,也没有能够塑造清晰的城市空间,同时这样重要的公共项目对城市结构的形成缺乏必要的贡献。原本以为的胜利曙光,谁想只是后来艰辛探索的开始……

     

三年困境


   

    就这样,我们的项目在大师盛宴的华彩之后陷入整整3年的困境

我终于意识到,大师的方案不是随随便便改的,是需要复出代价的。

这其中最难的是

“体制的困境”

“文化中心”兴起于上世纪末,大多随新城建设,多半与一些行政功能一起,在土地财政模式的推动下拉动新城开发。这个时期国内涌现了一批,大尺度的广场和建筑。

这种各自为阵的宏大空间正是“文化事业”供给型体制的最直接反映,也是内向型的管理体制下最快速有效的建设方式。

传统的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文化部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每个场馆都有自身的事业人员编制,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保证场馆运营维护,而不同文化部门所辖的场馆又归属独立的财政程序。

    “设计的困境”

一次次方案修改,似乎变成了一个看不到头的怪圈。从各委办局到开发商,从国家标准到商业价值,不断有新的问题引发争执。

在2012年的夏天,设计方案迎来了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随着滨海新区城市建设的推进,周边城市综合商业区的整合深化,文化中心被纳入更大城市区域的整合思考中。在原有零散绿地的基础上,我们惊喜地发现,沿着中央大道,一个长1800m,宽500m的城市公园正在逐渐成长。它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1/3。我们有一个绝佳的机会为城市在核心区保留一块弥足珍贵的绿色资源。

明确了公园之后,如何处理文化中心与公园的关系成为设计的核心问题。我们随之又进行了数十轮方案的探讨。但在体制的限制下,多年来一直没有走出传统设计手法的框定,一味追求文化建筑的宏大和仪式感,这始终无法避免超人尺度、功能单一,冬季室外空间缺乏活力、利用率不够高等这些“通病”。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必须全方位突破传统模式的决心。

40多个方案探讨,每一个方案也许并不精彩,但这坚持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它让我们在多变的城市环境中逐步理清思路,最终推动那个理想的“它”浮出水面。


蕴育而生


     2014年,一个全新的方案蕴育而生

我们设想为市民创造既融入自然,又能享受繁华城市生活的双重体验,在保持中央公园通透完整性的同时,以人性的尺度建立文化长廊串联各文化建筑形成文化综合体。并以此开启公共文化服务2.0时代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新模式。

以文化长廊为核心的文化综合体模式,实现了四个层面的创新

以机制改革为先导,在规划之初即与市场对接,一方面整合协调文广电局、经信委等近10个政府部门;同时引入中投发展集团、东方歌舞团等市场力量,充分匹配需求,界定权责,形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的产业网络,以公共文化服务带动文化消费。

以制度设计为支撑,在国家提倡ppp之前,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首次应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上,政府以土地入股与社会资本共同形成混合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运营、管理。同时设计相应的土地供应、规划审批、管理边界划分等配套制度。

以空间创新为载体,在功能构成上,它不是简单地通过长廊串连孤立的文化建筑,而是由多元功能复合的若干功能区共同组成的综合体。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三维空间深度复合。满足市民吃、住、游、玩的城市生活需求的综合性城市空间。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塑造城市场所

规划最终为城市在最核心区保留了一块珍贵的绿色资产。与同面积的市文化中心围合大水面的景观特色不同,它三分之二面积的绿地景观着力突出大绿、自然。外部,文化综合体完全融入自然,与公园直接步行相连。内部,通过人性尺度的文化长廊,形成文化综合体的灵魂。长廊的半室外空间更适应滨海地区冬寒、大风的气候特点,通过可持续设计,实现最大化自然采光,被动式低能耗和宜人的风环境,提供四季皆宜的舒适体验。长廊与两侧建筑充分互动,我们希望它能如无数伟大的街道那样,去承载市民最丰富的生活。

   其实有人会问,在国内综合体遍地开花的时代,其中不乏武汉万达,北京侨福芳草地这样的文化主题综合体,这有什么新鲜。我想这里做几点解释:首先文化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内容,这样就涉及到众多政府的文化部门,当然也有各部门的财政资金,统筹整合这众多文化部门其实是对现有体制的极大挑战,远比由一个集团经营的综合体来的复杂可困难的多。其次,这样的文化综合体并非是一个建筑,而是众多建筑单体的高效衔接,这样最大程度去创造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

这样一个全新模式的提出,起初一度遭到几乎说所有建筑师的强烈反对,原因集中在这么几点:1. 建筑单体通过长廊串联,但是为了保证空间的多样性,各单体又由不同建筑师进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的技术协调的难度会成数量级的增加。2.文化长廊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建筑,是制定规则的一把尺子,对于它的设计权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3. 综合体和公园之间直接联系,没有城市道路阻隔,这为朝向公园一面的建筑单体带来交通组织、消防、水暖设备等一系列后续的问题和技术挑战。

在第二次国际方案征集中,不仅有清晰明确的城市设计方案,更建立了明确设计组织模式。以总建筑师承担总图、文化长廊设计,同时协同各建筑大师分别完成其他单体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为集成设计提供了统筹多专业的平台,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思维模式,通过国际工作营、设计例会、专题研讨会等机制,确保精准落实。

一路而来,这不仅是对个体项目的研究探讨,更是对滨海新区核心区整体城市空间在成长变化中,循序渐进的思考。

最终我们为核心区这块“寸金”之地,寻找到了最有价值的归宿,它对中央大道城市发展主轴线的形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城市的博弈中,它平衡了市民、政府、开发商等众多利益需求,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最大的公共效益,把最美的城市场所还给人民。

最后我想用三句话,来描述我对滨海文化中心7年蕴育历程的认知:

它是一次机制创新和技术突破,以拥抱市场的姿态,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

它是一次规划价值观的转变,从对仪式感的偏好回归到对世俗生活、人文社会的关注。

它更是一次复杂的改革实践,以高品质城市空间作为公共政策,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8年,我的故事就告一段落,

可滨海文化中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美好城市的故事正在继续,

我想那一定无比是精彩纷呈的。


稿件提供:Ms.Feng Tianjia 冯天甲

稿件编辑:TEDx小白楼 志愿者团队

活动摄影纪实:TEDx小白楼 团队&大美摄影工作室

文内部分图片来自参会观众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