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英格兰 ▏诗人多多读诗•第1期

2015-05-30 诗人读诗
詩人讀詩│第1期

在英格兰 • 多多

诗人读诗 ┃ The poet's poetry reading



✔收听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c0155ukh6m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英格兰

作者:多多


当教堂的尖顶与城市的烟囱沉下地平线后
英格兰的天空,比情人的低语声还要阴暗
两个盲人手风琴演奏者,垂首走过

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
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
两行新栽的苹果树,刺痛我的心

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是英格兰
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
整个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亲嘴
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诗人读诗说诗

韩庆成:《重读经典》推介词

指甲缝中的泥土隐藏多深,诗人内心对祖国的赤诚,就有多深。那些把“爱”挂在嘴上的“爱国者”,永远不配理解这种流亡的赤诚。

徐敬亚:现代汉诗史上最辛酸的流亡诗歌

前四行是全诗的时空背景:阴暗!瞎盲!垂首!下面三行是抒情:没有!刺疼!下面六行,仍是抒情:“耻辱,那是我的地址”,百年名句。全诗辛酸的最高潮!最后三行:指甲缝中的泥土一一多多以地球上最小的土地单位,构成了现代汉诗史上最佳的诗歌细节。从“思乡”的意义上,称得上几千年来中国人诗歌中的奇佳比对。

这首看起来很短的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结构上,有某种相似的起承转合关系。我试着用中国古典诗歌的方式,仿写:

教堂晚钟暗亦盲,

墓碑失却诗人伤。

家书莫寄耻辱地,

指甲缝中邦土藏。

可以发现:现代汉语里蕴藏着的那种更强劲、更辽阔、更细腻的情感力量,古代话语没法表现出来。

张无为:我看《在英格兰》

首届《今天》诗歌奖授奖词所提到的多多“近乎疯狂的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后来一直未稍歇。但《在英格兰》对语言的挑战,还没有达到《我读着》,《没有》、《忍受着》等诗的程度,其后现代品质也未彻底。

此诗层次清晰。起节营造氛围;次节似乎突兀,实则有内在线索;诗第三节言说个人;再一节既是矛盾的消弭,也是矛盾的分岔;末节表现的思乡仅仅是指认,“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几乎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极致,而这恰巧暗示出某种分量。

从“祖国”到“母亲”并非是等同的外延,无名氏寄出与无地址送达决定了某种特异状态,个中冷暖,包裹也未必自知。这只是爱和恨交织杂糅的事实,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与况味,与爱国与否无关。

中年人: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

从诗歌的本性上说,始终是对现实和常识的解构和超越。多多实现了这种超越。多多在诗中对异国的一些意象进行了解构,在被解构的碎片中重新构建起东方的厚重传统,每个碎片被重新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诗人浪迹天涯的“痛”与“空”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诗人在“痛”与“空”中不变的祖国心也是无法改变的。别林斯基说:“真正的批评的任务,是在作家的作品中找出一般的东西,而不是特殊的东西;人类的东西,而不是个人的东西;永恒的东西,而不是暂时的东西;必然的东西,而不是偶然的东西”。我们在多多的诗中找到一颗我们共有的——祖国心。

这就是多多,这就是多多在《在英格兰》诗中展现的核心。

方程:寻找语言的划痕

越是高超的诗歌写作者,他语言背后的表情就越是丰富。拿多多的《在英格兰》来说,如果我想告诉你的只是说我穿过英格兰的街道往我的故乡——祖国寄一个包裹,想起了我因“出名”而导致的流亡,想起我的耻辱,在这种耻辱中我仍怀念我的祖国,这将是多么无趣。实际上,诗人要表达的,或者在那一瞬间凭“直觉”的能力而感受到的东西并非仅限于此,而是我不知道怎么说,但我仍然说,说了也白说的东西。

我不是想告诉你我流亡的状态,而是我流亡这个词语在我身上流过的痕迹,我陷入了两极的悖谬之中,一种没有消失了,它的影子仍然在那里,我无法脱逃,“没有故土,便不会有他乡”。

楚天之云:这不是流浪,是流亡!

因为特殊原因,诗人多多不得不远离祖国,流浪异乡。这种流浪是被迫的,诗人在流浪中自然时时刻刻思念着故乡,思念着亲人。

诗中,母亲祖国并列,母亲纵有千般不好,我们总是爱母亲的。“指甲缝里的泥土”与台湾诗人纪弦的诗作《一片槐树叶》,有异曲同工之妙。欢喜是短暂的,马上“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此处,诗人可谓沉痛之极。这种沉痛是去国怀乡的沉痛,是理想不得实现的沉痛,是诗人对自己苟活的深深自责,是恋恋不忘祖国的悲怆。

这首诗,读来嘘唏,心酸。一个人,一个诗人,继承着屈原的情怀,跳动着范公的忧乐。

无奈的行走在异国他乡,这是一出怎样的悲剧,这是一种怎样的无法释怀的愧疚。

诗人多多

多多(1951- ),当代诗人,原名栗世征,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系朦胧诗代表之一。诗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2000),《多多诗选》等。其代表作《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早已成为汉语诗歌的宝贵财富。



图说


蔡蔚油画▕ 三亚记忆·布面油画


蔡蔚:男,汉族。1966年生,海南省三亚市人。

主要创作有《三亚日记》、《三亚记忆》、《抽象》等系列油画作品。



[诗人读诗•制作团队]

出品方|虞山当代美术馆

音频制作|陈彬

文字整理|小雅

编辑|燕子


Next up

下期预告


※ 诗人杨键读诗《空园子》, 敬请期待!



詩人讀詩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