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开东:斜风细雨不须归(三)

2017-01-01 王开东 王开东
斜风细雨不须归(三)



入教坛

此后,我的生活开始安定下来,教学热情也有所看涨,我的教学完全是另类,常常好剑走偏锋,然而,教学效果却不错。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首先,打倒师道尊严。我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就正式宣布师道尊严的消亡,我和学生没有距离,我的开心、愤怒、悲伤,我都拿来和学生分享,而学生也乐意和我交心,我也因此走入学生的心灵,懂得了很多教育之道。对那些脸若冰霜、高高在上的老师,我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可怜,他们很劳累,但却失去了最宝贵的教育快乐。
其次,是鼓励错误。因为错误,能给我们教训;因为错误,能让我们进步;因为错误,还能让同学警醒。而在某个层面上,所谓的正确却让我们一无所获。我把“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贴在教室的最前方。我鼓励学生错误,最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推脱怕错心理,主动参与教学。

鉴于此,每次回答问题前,我都让学生小声的交流一下,提高他们的信心,终于很多学生都能主动起来了,而每当学生第一次站起来,我都要及时提醒同学给以鼓励。那些没有主动起来的学生,我每天都用眼睛鼓励,还有就是课下策动……终于,我把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人人争着说、个个抢着说的活跃课堂,让所有的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是奇迹。

最后,我还创造了认识、怀疑、批判、吸收的文本认识观。课堂上,我们共同认识,每个人都来谈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收获、阅读困惑,然后怀疑、批判,争论吸收。我们没有大小,没有尊卑,只有自由自在,我没有想到陶渊明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我的课堂里变成了现实。

98年,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如果没有这一年,我会依然满足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个乡里人认同的好老师,与黄土为伴,与孤灯为伴,与书本绝缘,聊天、打牌、打球,整天的无所事事。就是在这一年,我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有幸是孙文广教授,孙先生当年是北大研究生学生会的主席,二十八岁就随同导师萧涤非先生编撰《中国文学史》,其中的明清两个章节就出自孙先生笔下。可能是天妒英才,先生因才华而卓著,也因才华受到伤害。三十多岁,孙先生发表《用阶级的观点看〈红楼梦〉》,此文因被毛泽东看中,因而登上了《红旗》杂志的头条,孙先生因此被苏联报刊称为毛派理论家。可是,先生是一介书生,哪里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文化大革命之后,先生因此文获罪,从此一生潦倒。

后来,先生专注于奖掖后进,真正的文章是很少落笔了,现在中国微型小说的主编杨晓敏,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等人都是先生的高足。但先生是大儒,尤其是国内龚自珍研究第一人,这一点我很快就体会到了。第一天和先生见面,谈得很愉快,先生很关心中学语文教学,我也得以请教了许多困惑很久的问题。因为未能赶回去,先生就留我住宿,那个晚上,我睡在先生的书房里,心里感慨万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房里有很多无价之宝。比如范增的工笔画《史湘云卧芍药图》、曹禺先生的字“清泉石上流”等等。

从此,我与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朝夕相处之中,我悟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做学问的方法。在先生的辅导下,我的《从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看中国女性的爱情历程》获得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双优秀。

2004年,我出走江苏,先生在美食街设宴为我送行,此情此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孙先生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记得先生第一天留我吃午饭,鬼鬼祟祟的把我拉到一边,让我猜猜师母给我弄了一个什么特别的菜。我哪里猜得着,先生只不告诉我。到了中午,我才知道,竟然是一盆臭豆腐!先生哪里知道,臭豆腐在我们农村可是家常菜啊!

后来,我每次拜访先生,都要送一束花,感觉总不大般配;有一天,我灵机一动,就送了一壶臭小菜水,先生大乐!妻子后来常常笑话我,给国家一流研究员送臭小菜水,吉里斯记录也要被我糟蹋得一塌糊涂!

师母名叫王世芸,特别和蔼宽厚,温柔可亲,而且气度非凡,颇有吴仪的神采。有趣的是,我和妻子第一次见到师母,两个人都脱口而出叫了王妈妈,也许只有妈妈这个称谓,才能表达我们对师母的敬意。师母是形式逻辑方面的专家,但却常常和先生争论文学问题,每每不依不饶,天真得就像一个孩子。后来先生送了我一本香港出版的诗集《天光云影楼诗稿》,正好把孙文光和王世芸的名字镶嵌在里面。我当时脱口而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真是好名字啊!先生忙说:“还有一层——还有一层意思。”我们都笑而不言,但却深深感受到先生的伉俪情深。

就在认识先生的一个星期后,我妻子临产,选择了芜湖妇幼保健院。到了时间还没有生产,我非常着急,就打了师母的电话,问了她一些情况。没想到一会儿先生就携夫人来了,并且主动拿出两千元给我应急,防止剖腹产。在“说到钱,就无缘”的当今社会中,先生的举动,灼得我眼热!更何况先生当时和我们还不是很熟啊!

后来,孩子出生了,我们执意要先生给他取名字,结果把两个老人害苦了,白天争论不休,晚上商量到点灯。终于,名字取出来了,叫王启元。先生解释说:“元是元旦出生,而且‘元’这个字最大,元气充沛,万物为‘元’;‘起’则大开大合,有男子汉的气度。另外,从音韵上来看,正好是平仄平。”

我们于是很欢喜,哪个父母不想给自己孩子取名字呢?但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将来接触到文学史时感到骄傲——他的名字是孙先生取的,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正是有这一段复杂的思想基础,我后来开展了一项“感恩父母、亲近父母”的活动,我让所有的孩子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寻找自己名字的来历,然后完成一篇心情文章——《名字里有故事》。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父母对他们的钟爱和期待,结果此项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家长的敬重。

先生大女儿王焰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任;小儿子孙川十七岁,就考入北大。我不知道少年得志的孙川,走在父亲走过的未明湖畔,内心中会有什么样的畅想?不过,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孙川,并没有选择父亲的路,如今三十刚出头的孙川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传媒学和经济学双料博士学位,并且娶了一个美丽的苏州女孩为妻。

前段时间,我在张家港买了房子,因为没有钱装修,就直接搬了进去,可是房子是框架结构,又没有门,所以显得不尴不尬。先生问起来,我就玩笑说,“老师,人家是家徒四壁,可我连壁也没有。”先生大笑,说:“无妨,无妨。让师母给你画幅画,我给你写几幅字。”我在电话的这头就哽住了……过了几天,画和字都过来了。画是写意画,画的是江南栩栩如生的垂柳,“柳”既是江南的寻常意象,又有怀乡思人之义;先生写的是“心远地自偏”,非常朴拙,与陶公的山水田园诗一样的清新如洗。先生,你们爱护我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我该怎样报答你们对我至高的厚望!

坛新星

九八年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评选教坛新星,可以说这次评选,给我的影响是终生的。评选分为演讲,教育话题写作,抽课、上课、说课、答辩等四部分组成,先在组里评,然后学校评,每个学校出线一名;再划片多所学校联合评选,推出的人选代表自己的片,参加全县评选。最后在全县一万多名教师中,取前十名命名为“无为首届教坛新星”。

起初我已声明放弃参加,因为我对自己的普通话,十分不满意,还因为我刚刚定级,三级教师的证书还没有下来呢!可是后来一个老教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想法。他说:“陈老师的声带有问题,我们排除他了;王老师的课上得好,可是没有人能听懂……”说完大笑,当时,我正好来到办公室的门前,我感到了莫大的耻辱,为了不让他难堪,我蹑手蹑脚地回去了。

第二天,我改变主意决定参加比赛。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在学校出线,争一口气,然后弃权,不要出去丢人现眼。颇有晋人的“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的想法。

很快我从语文组出线,在全校评比中,我上的是《人类的语言》,我的构思是“走进去”——“跳出来”。先从单元知识中总结出事理说明文的几大特点,给学生方法,以便学生从容地“走进去”,然后,把课文仅仅作为一个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读懂一篇真正的事理说明文。最后,我要求每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事理说明文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从事例中“跳出来”,抽象出自己的阅读收获。



今天看来这个很简单的想法,当时竟然让我获得了一等奖,我终于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了。我这时才知道我当时想法的幼稚,学校的重任挎察一下子落在我的身上,我能弃权吗?我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

过了大概三个星期,评委们终于来了,一共有八个评委,来自东乡的八所学校,而且清一色都是教导主任。下午第二节课,上午我抽签抽到一个班级,那是一个糟得不能再糟的班级。中午教导主任偷偷来通知我,为了确保学校荣誉,想来个掉包计,请我把自己班学生和抽到班的学生对换。我至死不从,在我看来不能获奖只是能力问题,如果那样做则是品格问题了。

但是,教导主任依旧不依不饶,我不得已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拿下这场比赛。可是谈何容易啊!因为每个学校的领导心里都有小九九,而且,这些教导主任绝大多数不是语文老师,怎么样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同呢?还有那个捣蛋班的学生会不会积极参与课堂?这些都是问题。
中午,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原先准备好的课抛开,我打算给学生上《歧义句》,在我看来,只有“歧义句”才能够让非语文学科的人能听懂,感兴趣,而且那些捣蛋的学生说不定也喜欢参与。当时我校附近出了一件很大的事,一个人家办丧事,媳妇买了不少牛肉,怕烧不烂,就买了一些硝加入。然后,把硝随手放在灶台上。第二天早上媳妇上街去了,来抬重的人,先打尖每个人泡一碗锅巴,放一点猪油,就把硝当作盐用了,结果造成五死三伤的特大事故。新闻都播出了,学生也有所了解。

下午上课,我就此特大事故导入,先声夺人,我说这起事故的起因是烧牛肉的人,看到了硝的说明书上写“硝不可轻用”而造成的,同学们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结果很多学生抢着回答,不可“轻用”是不能“轻易使用”,而不是“轻量使用”的意思,我说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齐声回答——歧义句。然后,我循循善诱的说,歧义句不仅影响我们表情达意,甚至还能害死人命,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道把可恶的歧义句解决掉,学生们扯着嗓子喊——愿意!我知道这节课我成功了,然后,我又激将说:“我把歧义句列出来,你们能否找出歧义原因,我将以你的名字给这种歧义类型命名,你们有没有信心?”学生更加亢奋,我于是出示九个例句,学生争先恐后,下面听课的老师也兴味盎然,不多久,多音字、多义词、重音、层次切分等等歧义原因,学生都一一总结出来了。

然后,我在把握歧义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消除歧义。最后,我精心选择十八道题,让四个组抢答,气氛极其火爆,让原来的授课老师瞠目结舌!整个一节课,我按照“提出问题(歧义句)——分析问题(歧义句的原因和类型)——解决问题(消除歧义)”来策划,结果获得巨大的成功,八个评委都给我打了最高分!

决赛的时刻到了,我抽到的课文是《友邦惊诧论》,抽到的班级是个中等班,可是,那节课我上得十分轻松,我以“一个成语——有的放矢,一个俗语——打蛇打七寸”为引子,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这篇精彩的驳论文,“树立什么样的‘靶子’?击中什么样的要害?”整个一节课如风行水上。

随后,我在规定的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了《我的语文教学观》,有三千多字,基本上代表了我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认识。

晚上就是演讲,我的普通话很差,但我没得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上。以朱永新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狗要叫,小狗也得叫。记得我的演讲题目是《班主任工作要“唯新”》,大致意思是说,只有创新的班主任,才会有创新的集体,才会有更多创新的学生。我从两个方面来谈我的创新体会:

第一,正确对待优差生。我说我准备了三个“镜”,用望远镜观察学生的未来,鼓励他们走自己的路。我用显微镜寻找优生的缺点,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并且当众批评。但私下里我跟优生交心,我说,老师之所以严格要求你们,是因为你是卓越的学生,大有潜力可以挖掘;而且我还有一个担心,如果老师过多表扬你,其他的学生就会妒忌你,不利于你处理同学关系。这样一来,优生自然心悦诚服。而对所谓的“差生”,我却满腔热情,努力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当众表扬,隔人表扬(在别的学生面前表扬,让学生传言),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有时候,我还很动情的和他们说,误谷误一季,误人误一生,我看到的不仅是你们,还有你们的家庭,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啊!我怎么会、怎么能、怎么敢放弃你们呢?你们也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啊……终于,我们班没有一个差生,他们都找回了自我,站稳了人生,个个脸上都是阳光灿烂。

第二,正确处理男女生的关系。为了杜绝男女生“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不少老师费尽心思,割断男女生的联系。我却鼓励男女生大胆交往,在学习、工作、文娱、体育各方面表现自己。每个月,我都要让女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选出最佳男生三名,最佳进步男生三名,然后让女生代表为男生颁奖;同样,男生也选出最佳女生三名,最佳进步女生三名,并为女生颁奖。这样一来,就把男女生的表现力引上了正确的轨道……

演讲到最后,所有学生的身影浮现在我面前,我情不自禁地说了这样一段话,“九七年,我眼睛受了伤,请假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学生全部站起来流着眼泪为我鼓掌。并且送了我一张大大的卡片,上面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您不会有事的,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眼泪是小溪的流水,幽幽的、平和的、无力的,然而却能折射出孩子纯净的心灵,牵动起老师的情感之潮!那一刻,我闭上眼睛,任我的眼泪肆意的奔流——选择了教育,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感觉无怨无悔,因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

演讲完了,所有的评委呆呆地坐在那里,我的教育故事打动了他们。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演讲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年底,我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获得“无为首届教坛新星”光荣称号!大市的报纸对我进行了图片报道,标题是《无为升起一颗教坛新星》,当时我从教还不到三年!

后来,我才知道关于我的入选,曾经引发过一些争议。一些评委认为我太年轻,普通话又不标准,弄个教坛新秀当当还可以,教坛新星就打马虎眼了。其实是早有头头脑脑打了招呼,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人选,教育评选有时候也不见得公平啊!但教研室的盛书山老师却坚持己见,严格按照程序来评选,我这才顺利摘下了人生中的首颗“星星”。

正是因为这次评选,我认识了盛书山老师,并且在他的引导下,开始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后来《语通》重点推出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就是盛老师和我们研究的成果。盛老师是一大怪人,只要他专心去弄的事情,没有弄不好的。所有朋友对他的评价就是没有老盛做不好的事,为了帮助儿子高考,年近五十的盛老师,除外语外把高中所有学科都踩在脚下,包括高中物理、化学,全部手到擒来。一个人担负起儿子的家教,终于把儿子送上了重点大学。后来,盛老师发现网络是一个好东东,又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络高手,我最初在网络上遇见的所有问题,他都可以一锤敲定!我从盛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做人须刚直,做事须咬定青山不放松。

2000年我面对全县语文老师作《构建语文的良性循环》的报告,而我高中最敬重的老师就坐在下面,那一刻我心情复杂,我先向我的老师表示感激,然后作我的报告……

很长时间过去了,我都忘不了这一幕,我想将来我的学生上了舞台,我坐在下面,也会一样的感慨啊!记得小仲马曾问大仲马:“爸爸,你一生最伟大的作品是什么?” 大仲马回答说:“孩子,我一生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你啊!”叶圣陶老先生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而我现在,能够和老师互相欣赏,互相倾慕,这是多么大的一种幸福啊!

大包天

九八年,我所带的班级参加中考大获全胜。也就在这个暑假,学校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让我接手高二语文兼班主任。我知道,我所接手的班级一盘散沙,就差没有闹到天上去了。所以,学校孤注一掷,把该班的所有老师连根拔掉,让我中途上马。

我感到了压力,但军令如山。我只提出一项条件,就是学校容许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那时,我还有一个愿望,我要让学生的思想有自己的跑马场。接手班级以后,我有一周没有上课,而是和学生重点讨论四个话题:你了解你的父母吗?你懂得父母的艰辛吗?你知道农村的贫困吗?你有信心吗?我自己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我现身说法,我说,母亲曾经和我说过:“我自己把一块钱当成十快钱用,而我拿钱给你是十快钱当成一块钱。”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很多学生大受感动。他们也纷纷发言,有学生说:“我母亲总要买一些小苹果,让我晚上自习时提神。她总要把它削好,而她自己总是说怕酸,不肯吃,有一次我到厨房里倒水,竟然发现她——她在吃苹果皮……”学生说不下去,热泪爬满了他的脸颊。我们一起哭,为农村的贫困,也为伟大的母爱。

类似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诉说,我们倾听,我们感动。我们共同在父母的艰辛中穿行,我要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爱。



后来,我和学生共同探讨农村的贫困,我们分析了很多情况,还利用假期和学生采访一些家长,贫困深深地刺激着我们每个人。比如,我们当地是棉产区,但国家规定棉花不容许异地销售,所以,农民只能卖给当地的轧花厂。所以,轧花厂可以随便压低价格,而农民只有深着脖子挨宰。农民成了《多收了三五斗》中的旧毡帽朋友。

最后,我问学生你相信自己吗?学生都说——相信自己!我说,那好吧,我们就从今天,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把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命运!

对课堂教学我也进行了改革。最大胆的改革是提出——高中语文自读课文小组授课式。很多有识之士都强调,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提出学生也应该研究教法。鼓励学生研究学法自是必然,但教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不了解教法的规律,学法研究必然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换位,利用自读课文让学生实践教师的教学过程,再在实践之后的评价中,加深对教与学的认识,对教法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势必有助于学法的更新和改进,更何况学生在小组授课中,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加强了合作意识,还体验到老师的艰辛,而这些特别有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以为道德教育不仅是终身教育,而且是其他所有教育的助推器。我始终认为,一旦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学习和发展自然就成为他们的第一需要。

我的做法是,由学生自荐或民主推选班级的“道德模范”。然后,由班主任聘请这些“道德模范”担任班级的“道德观察员”。“道德观察员”负责监督班级的道德建设,并向班主任和同学们反映本班的道德建设情况。学生往往反感老师的道德说教,却愿意接受“道德观察员”的监督,不少学生甚至采用签名的方式,支持“道德观察员”的工作,并主动向他们学习。事实表明,道德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降低内耗,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他们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事实证明我的这些措施,取得了重大的收获。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我和学生做了一个刺激性的游戏,我用一个特大的信封,装好学生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梦想。然后,我们师生把它用封条封起来,等待高考尘埃落定,我们一道揭晓。

那以后,我们常常提到我们的梦想,但谁也没有权利打开它,这是一个我们共同沉睡的梦!

那一年,学校还大量植树,我把这项任务承担下来,我和我的学生一道植树,我说每一棵树都能够实现一个愿望!我还说:“我想让你们每个人都知道,谁都可以对未来许愿!我还想让你们知道——我在母校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它们在那里自在地成长,坦荡地茂盛,我想为你们感到骄傲!有一天你们高飞了,我会和后来的人说,这就是某某植的树,那些树高高站在那里,它们——就是路标,就是榜样!”

我感觉我们学生所有的激情都被激活,青春也被点燃了。我们教室的最前方的标语是——热血注定要燃烧!学生学得很苦,但很快乐。班级中同学感情好得不能再好,连家长都对学生名字如数家珍,每个人都获得了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释放的安全感,那是怎样的一个班集体啊!

其实到高三的时候,我已经很忙,甚至有些不堪重负,因为我还兼了一个复读班。我没有教过高一,半路杀出教高二,已经让我诚惶诚恐了。可是,现在又加了一个补习班。关于这个补习班,还有很重要的一段插曲。在一个农村中学,能够教补习班,不仅是重大的荣誉,而且还有不菲的经济报酬。原高三的语文老师,都争着要教这个班级。

学校没有办法,最后,让补习的学生投票选老师,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三十七个学生,有一个学生选某老师,有七个学生选另一老师,竟然有二十九个学生选我,学校很尴尬,又不能食言,最后,只得让我接替了这个班。我原本也是不同意,但当我听到一些人的风言风语,特别是一些老师不断的诋毁,我的牛脾气又上来了,我决定接下来,不管生存还是毁灭!

那以后,柏杨先生说的“酱缸理论”,在我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应验!幸亏我还有课堂,还有学生,还有妻子对我的爱,我才得以扛下来。三个班语文,一个补习班,两个毕业班,一个班主任,我真感到累了,但我每天都提醒自己不能倒下!

每当晚自习结束之后,我劝说不了我的学生早早回去,只有陪伴,看着一支支蜡烛次第亮起,我的眼睛潮湿了,我躲出去,在五楼上看万家灯火,“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那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郭沫若的诗。我想,这么好学生,他们还有理由没有明天吗?

2000年高考揭晓,一个接一个学生打电话向我报喜,那一刻,我满眼都是泪水,那一刻我只会说两句话,一个是——好!一个是——谢谢你!结果,我们班级高考指标300%完成,而最让我狂喜的是季云峰和周洋,这两个中考均没有达到400分的学生,一个考入华东冶金学院,一个考入抚顺石油化工学院,他们用自己的汗水诠释了一句名言——除了自己,没有谁能够把你打倒!

犹记得周洋,这个典型的好害羞的男孩,一说话就脸红,他是我们班级最后一个主动起来回答问题的人,但也是最执著的一个学生。 后来,远在东北的周洋给我写信,他说:“老师,还记得我第一次回答问题吗?那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节课,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你用的‘开天辟地’这个词,从此,每天我都要和我的惰性作战,但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每一节课我都要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要有我自己的声音!老师,像你说的一样,我要做周洋,大写的周洋……”在信的末尾,周洋这样写道:“老师,在认识你以前,我是一棵枯黄的小草,孤寂的生长,不想人知道;在认识你之后,我是一棵挺拔的树,时刻渴望暴风雨的来临!”

外风景

转眼又是一个新高一了,我想整理自己零碎的思想,我必须在新的起点上,寻找新的突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接触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

可以说,新教育是一扇窗,它让我过去所有的不自觉,一下子自觉起来;所有的混沌,一下子豁然开朗;所有的梦想的迷离,一下子彻底洞明。说起我和新教育的渊源,不能不说到袁卫星。记得第一次读卫星的,是他的一堂关于父母的感恩课,这节课深深打动了我。也正是因为关注袁卫星,我进而触摸到了新教育,只是那个时候,我在农村,得到新教育的信息少之又少。


2002年夏天,应我的一个朋友之邀,我来张家港游玩,朋友和袁卫星早就相识,他介绍我上了“卫星话语”的网站。这次旅行还有一个最重大的收获,就是我在梁丰实验的网站上,系统地看到了“新教育实验”的五大核心主张。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永新认为,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他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教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朱永新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永新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朱永新说,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没有自己的特色,就谈不上辉煌。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朱永新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教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记得那天晚上,我是用手抄下这五大核心的。由于激动,由于对未来的狂想,我彻夜难眠。第二天我就踏上了返乡的汽车。我要利用这个特殊的假期,落实好新教育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在我的实验笔记本上,我写下自己的教育誓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我要以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己任,对学生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倡导学生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追求卓越的品质,天人合一的情怀,自强不息的意志,敢为人先的魄力,诚信公正的操守,浪漫时尚的气质,白璧无瑕的品格。



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给人的阅读体验,就像林语堂所言,“是灵魂的壮游!”接受经典,珍惜经典,是文明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特别经典,特别振聋发聩。可惜那个时候,我没有能够找到朱先生开列的书目,只能凭借自己的阅读感受,给学生列出下列书目:

高一年级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围城》 钱钟书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边城》 沈从文
《秋雨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傅雷家书》
《美的历程》 李泽厚

高二年级

《红楼梦》 曹雪芹
《论语》
《红与黑》 (法)司汤达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莎士比亚
《欧也妮·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爱因斯坦传》

高三年级

《诗经选注》 余冠英
《楚辞选译》
《西厢记》 王实甫
《热爱生命》 (英)杰克·伦敦
《白鹿原》 陈忠实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
《包法利夫人》 (法)福楼拜
《悲惨世界》 (法)雨果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我采取以下办法。首先,通过分解目标导引,加强阅读的定向作用,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的动力。其次,是强化阅读的成功体验。经常开展读书节、报告会、名篇荐评等活动。一方面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效,另一方面就是深化学生阅读的成功体验。成功的体验总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不仅大大消减阅读过程的艰辛,甚至有可能演变成阅读的乐趣。

我们采取师生共同编辑《美文选萃》的方式,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每两周学生每人推荐一篇自己阅读过的最美的文章,并且写上推荐的理由。然后师生把它们编辑成《美文选萃》,再由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佳推荐文章三篇,最佳赏析文章三篇(发一些小小的奖品)。这样一来,不仅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学生在写推荐理由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而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势必会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提供品质保证。

我还一直认为,阅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爱读书的老师,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体验阅读的甘苦,才能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模仿央视的“同一首歌”,我也开辟了一个版块——“同一本书”,每隔一段时间,师生都要同读一本书。教师力争与学生有相似的天真,相似的梦想,当然作为学生阅读的领路人,我还逼着自己多读经典名著的评论文章,指导学生,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还要和学生及时沟通,进行心灵对话,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成果,有时候还仿照央视的“对话”栏目,开展对经典名著的研讨、交锋、辩论。为了活跃气氛,在节假日,我有意识的播放一些经典老片,开展影展、影评等新颖的活动,来辅助经典作品的阅读。

第二,环境濡染

人文精神是深入心灵的东西,千万不要忽视环境的濡染。泰戈尔就曾说过:“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环境濡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班级文化。

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因此,打造班级文化,对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关重要。班级文化建设,可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几个方面来进行。
在集体之内,我积极营造一种“同行、同心、同乐”的民主氛围,力争做到人人心胸开阔,个个阳光灿烂,让生命获得一种安全感,让微笑从心底流淌出来,让每个个体都赢得统一的尊重,得到同样的重视,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个个体都有成功感,都有灵魂的依靠,都感到做人的幸福和快乐。
在环境布置上,我采用“每周一新”的方式,包干到组,每组四人,每周之内,让班级焕然一“新”。通过张贴大师画像,名言精粹,介绍名人传奇,名人业绩,让班级充满文化气息。同时让资料的提供者,举办一次主题名人的讲座或故事会 ,让名人的经典在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在活动开展上,我坚持一项原则,活动内容由学生讨论决定,不拘一格,唯求实效。可以是经典影片的影评,可以是读书经验的交流,可以是有关阅读的辩论,还可以是文化遗迹的走访……特别是美文荐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荐评美文,再把它编辑出来,“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三,书香校园
朱永新先生曾积极倡导“书香校园”,何为书香校园?我的理解是,校园之内,到处书香弥漫,人文洋溢,就可称的上是书香校园。如何建设书香校园呢?
从硬件方面,我建议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免费对学生开放。我为学生开列书目,写上推荐理由,指导学生阅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读书一族”,成为书香校园里的书香人。
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不在大师,而在大爱!”人文的精髓就在于一个“爱”字,爱自己、爱别人、爱人类、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如何去爱,如何达到“大爱”,当然还要有智慧,这就是“大智”。真正的书香校园,就在于让所有的师生都成为“大爱和大智”之人。
第四,引领家长
很多学生在校园里,往往是乖孩子,可一旦出了校门,回到家中,不少人又成了脱僵的野马,沾染上世俗的恶习。由此可见,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回到社区就与学校无关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相反,学校应该引领社区,发挥积极作用。当然,学校发挥作用,主要还是着眼于学生,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带动父母的读书活动,让父母离开酒桌和麻将桌,业余活动从庸俗走向高雅。孩子所写的亲情文章,我也请父母参与评价,打破代沟,冲破隔阂,沟通从心开始,感情由此升华,以此营造浓郁的家庭亲情氛围。我还建议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密切家长之间的交往,定期举办家长联谊会,坦诚教育的挫折和辛酸,分享教育的经验和快乐,家长们的感情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更加牢固,而且有助于教育的社会化。

第五,轮流随笔

我们是农村学校,我们当然没有网络,于是,我买了四个大笔记本,师生轮流写随笔。因为以往的写作,总是一个人命题,一个口味改,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创作期待,要知道蓄养总是没有放养,自在、有野性、有强大的生命力。于是,课后练笔,我采取轮流随笔法,四组四个大笔记本,每天一人,流水作文。后面的同学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还要对前面的习作进行评价。老师也适时参与,写一些下水作文。这样一来,阅读群扩大了,尤其是异性读者的介入,使得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欲望大为增强,而自主命题,自由发挥;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真情,写实感,又使学生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事实证明,过去不爱写作的人,喜爱写作了;写作马虎的,变的认真了……流水作文,其实质是把学生外在的写作压力,变成了内在的写作需求——因为最优秀的人也渴望理解,需要倾诉。如此一来,课后练笔,不仅落到了实处,而且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随着这些活动向深处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连续两年的读书比赛,全县3600多份稿件,我的学生都名列一、二名。2002年,吴少雷凭借《大钱》一文,获得全国读书竞赛二等奖。2003年,王欢凭借《人间喜剧》一文,获得全国读书竞赛三等奖,朱明山更是大出风头,凭借《科学,你小心地往前走》,获得全国读书竞赛特等奖。并在2003年暑假,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而我也因此荣获全国教师优秀辅导奖。

2004年高考,我又赢来巨大丰收,此时的我已经很平静了。感谢生活,感谢我的朋友和对手,让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的超越。在整整九年的工作中,我有七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七次年终考核为优秀,2003年,我被无为人民政府命名为“十佳师德先进个人”。同年,我被聘为大市级高中语文命题员,当时我还只是一个二级教师。可是,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萌生了出走的念头。


逃离家园

2004年3月15日,一个不同寻常的一天,我在张家港梁丰实验学校,即兴上了《窗》一课,梁丰实验的校长陈建平先生当即拍板,欢迎我加盟梁丰实验学校。由于梁丰实验只缺一名语文老师,所以,它没能解决我爱人的工作。

2004年,我爱人一个人高考结束以后,一个人独闯张家港,可能是我已经落实了工作,她着急了,就自己一个人找到了外国语学校,并且获得了上课的机会。她第一次上的是《说木叶》,张老师等人感觉不错,然后,又点了一篇课外的张晓风的《春之怀古》,校长也来听了,结果她也被录取了。可是,由于这两所学校之间的竞争,外国语学校要求,要过来就一起过来。我只得来到外国语学校应聘,那就是我课堂实录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我个人感觉,这堂课上得并不见佳,但是学校还是接受我了。这样一来,就把我放在一个很两难、很尴尬的境地。

当时,梁丰的校长助理葛敏亚——一个和我一见如故的朋友,受学校董事长秦力的委托给我承诺,凡是外国语学校能给你的待遇,梁丰一定不会比它差;同时由于葛敏亚已经考上了张家港教育局局长办公室副主任,一方面,我可能会接替她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爱人工作也一并可以得到解决。但由于我爱人的坚持,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外校。

在离开家乡的那个晚上,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就这么走了吗?踯躅在熟悉的路上,我一次次拷问着我的内心,我看到心的影子,在目光无法触及的地方,躲躲藏藏。不是有很多牢骚,很多不快,很多委屈吗?为什么现在都已化解成了热热的眼泪。往日的欢歌,今天的朋友,明朝的梦想,都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一个人在操场上来来回回的找了很久,失落了很久。倒是去年我无心种植的一棵柏树,在操场中野野的生长。


妻子和孩子早已经走了,可怜的孩子哪里知道这一去是永不回头啊!小伙伴呢,玩具们呢,孩子,有一天你问起我,我该如何面对?就这样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中,伤感就像暮色很快就统领了天空,感觉自己沉重得就像一条丧家的狗。电话早已经是捏死了,今晚我只属于家园,属于老屋,属于我一颗破碎的心。而我一定要拥老屋入眠,做一个纯粹的梦。

屋里已经搬空了,家具们挤在街道的一辆车上等我。就睡在客厅的地上吧!过去报时的钟没有了,不知道为什么嘀答声却隐约可闻……我知道半夜就要走,我知道我应该早一点入梦,可是,睡不着,老屋像极了我初恋的情人,在心灵的深处,用忧郁的眼神默无声息的呼唤着我。后来就有猫叫,后来竟然下起了雨……我还听见树叶挥着翅膀从我头上飞过……不知道睡了多少次,也不知道醒了多少回。再就是起来,洗个脸,却发现毛巾没有,镜子没有,刮脸的也没有,一颗心也就没有。

出门的时候,雨竟然停了,风却很大,夏夜的风居然还有点刺骨。叫醒了门卫,抖抖索索的开了门,一个人仓皇的出去,不想却惊动了村里的几条狗,在后面追的虎虎生风……”

这是我回顾自己离开家园时,从心底里流淌出的一段文字。

对于我的出走,很多朋友都不理解,尽管原先我多次说过要走。可是当我真的离开的时候,朋友们还是十分的惊诧、迷茫。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可是一个成功者啊!可是,又有谁知道一个所谓成功者的郁闷?



无须讳言,促使我离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首先,是孩子的教育。

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特别落后,我终身都深受其害。比如说我,因为普通话的原因,我失去了代表地区比赛的很多机会。可以说,普通话是制约我发展最大的瓶颈。现在,我绝对不能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的老路,还没有竞争,就输在起点上。农村小学有很多很多的带课教师抑或过去的民办教师,他们像陶渊明一样,又上班又种田,很多时候,他们传授的不一定是文明,而极有可能是愚昧。一旦孩子在幼年就种植下愚昧的种子,我不知道他们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抚平。所以,当我的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我于是喊了声“风紧,扯呼!”

其次,是竞争的不公正。

2000年,本地区有一所重点中学,主动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好运又一下子降临到我的身上。县政府办公室看中了我的豆腐干文章,准备选拔我当县长秘书,下学期就上班。于是我谢绝了那个重点学校,我的梦很美满,准备以后专门从事我所热衷的写作。可是,到了后来,那个县长却死活拒绝我,拒绝办公室给她配备秘书,原因是她不需要——其实,她需要,只是不需要我!后来,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我生平第一次给人送礼。记得那天我买了一条中华香烟,两瓶茅台酒,再在上面撒一些糖果,做伪装。然后在一个中间人的陪同下提心吊胆去“行贿”。县大老爷散步去了,我们和他丈夫一道默默的看着电视,尴尬的等待,记得当时我全身都湿透了,特别是那天的新闻上正播放某地反腐的画面,更是让我盼望地下有一个地洞。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县长终于回来了。县长说对我的印象很好,而且认为我书教得很好,没有必要进入政府,况且身份暂时还不算政府编制,总之一句话,不接受。但是,对我这个小百姓上缴给父母官的一点孝心,她还是笑纳了,因为对她而言那实在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于是我一个多月白忙活了。

可是,那时我还傻傻的等待,毕竟人家没有拒绝我的一番心意,于是,我又一次错了,我哪里知道贪官也有不讲职业道德的啊!后来,我的一个官场上的朋友告诉我,“老弟啊!不要愤愤不平了,人家送打火机,你送火柴头,换成你,你如何选择呢?要知道,这就是官场上游戏的规则。”

原来如此……

最后,是自我的发展。

人是惰性的,如果没有外在的巨大压力,没有内在的强烈需求,人可能就失去了上进的理由,可能就会永远处于休眠期。对于家乡,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我的青春、热血、拼搏、汗水,我一生中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和最纯真的思想和感动,我都留在家乡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了。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要证明的。我该奉献的、我该获得的、我该创造的,我全部做到了,于是,我感到了未尝经验的无聊,常常感到生命的苍白和不真实;而且扎根于同一个环境,一方面使人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常常使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还有,就是新教育的梦想和实践,也对我构成很大的诱惑,如果说我有幸采到一些果子,那么,新教育的启蒙应该是居功之伟。

到了张家港之后,我经历了一场精神折磨,我没有准备好,一下子就进入到了陌生的氛围里。特别是没有电视,没有了NBA,没有了赛场的激情飞扬,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马行空

在闲暇的时候,我听音乐,浏览新闻,当然还有孜孜不倦的人文濡染。2004年10月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了《师道》编辑部寄来的洋刊,我在教育在线上的《马加爵,你把青春毁给谁》发表了,而且还发在“新论视窗”上,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文章。

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师道》编辑部主任田爱录,到江阴参加苏霍姆林斯基纪念会议,亲自打电话邀请我见面。后来我们见面了,同时见面的还有姜广平,在“上岛咖啡”里,我静静地听她谈教育,当然,她还特别关注我们一线教师的生存状况、思想状况。记得田编和我说,她看好我的潜质,那时,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为了不让关心我的人失望,我一定要努力!努力的读书,刻苦的做人,做最优秀的人!

随着我在网上写作的增多,我的接触面也大为增加,我在教育在线上结识的第二个人是吴礼明,是他引领我走进《新风教育》,并与《新风教育》的主编江达宽和编辑部主任谷汉霞结下不解之缘。记得我只在他们刊物上发了两篇文章,他们就认定我,邀请我担任《新风教育》的特约编辑。感激他们,没有这些朋友的厚爱,我可能永远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坐井观天。

我在教育在线贪婪地吸收,疯狂地攫取,但我发的一些帖子,由于过长,真正关注的人并不多;于是我给李镇西写了封信,谈了一个初次发帖人的苦闷,记得李老师很快给我短信,告诉我如何发帖,并且批评了那几个斑竹,李老师如此做,一下子榨出我皮袍下的小来,我觉得自己特别小人,于是就此潜下水去,不敢露面。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拜读到了朱永新先生的《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朱先生犀利的剖析,深刻的良知,高扬的教育情怀,让我大为震撼。有一段时间,我总想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写一篇小文,来表达对一个教育实干家的敬意。这就是后来发在《师道》上的《中国教育缺什么》,我像一个孩子,当天晚上就兴冲冲地把它发给了朱先生,结果第二天我就收到了朱先生的回信。朱先生说:“开东,你写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不久之后,我校姜广平先生在《书屋》发表《斯大林的文学情结》,我很羡慕,于是不揣浅陋,也给《书屋》投稿,结果,很快收到《书屋》编辑部主任胡长明先生的亲笔书信,在一个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胡先生此举实在让我感动!
胡先生在信中说:

王开东先生:您好!
大作《〈红楼梦〉之奴隶众生相》一文已拜读,写得不错!
我们拟在今年《书屋》第七期上发表。请勿他投,亦请勿在网上张贴。
先生见解不俗,文笔亦好,还望以后多多联系。方便时请告知你的电话号码。以后有新作,望赐《书屋》。
多联系,多合作!
教祺!
胡长明

我至今觉得胡先生对我的鼓励,也是非同寻常的,因为《书屋》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杂志,谁不想上《书屋》呢?一方面想上《书屋》,另一方面也考验着我的诚实,因为我的所有文章,我都喜欢在第一时间张贴,而《书屋》是绝对不容许文章没有发表就事先张贴的。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特别是妻子旗帜鲜明的支持,于是,我给胡先生写了一封挂号信,我陈述了一切,请求胡先生撤下我的稿件。后来,胡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表示极大的遗憾,并且向我约稿!尤为让我感动的是,不久之后,《书屋》主编聂乐和先生也给我来信:

开东先生:

您好!收到来信,非常感谢您对《书屋》的关爱。《书屋》是一份受大家关注的刊物,我们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就是尽可能地发原创的作品,不然,大家就会觉得它淡而无味了。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也偶有疏忽,但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读者的批评。感谢您对我们这个规定的理解。

盼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我们。

聂乐和 上

正是这一次次的鼓励,开掘了我的潜能,我感觉我逐渐强大起来,洒脱起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2005年我在教育在线上,循着干干的一个链接来到“中国教师用书网”,我对其中的“海拔五千”很感兴趣,这就是以后的“深度语文”,我们有共同的愿望,把“深度语文”做大做强。与干干结识,我认识了一种大气,一种浑厚,一种深沉,一种精神,一种宿命!每每想起他,我会觉得特别愉悦,特别开阔,特别生动,干干是一棵守卫月亮的树,幸亏有干干,我才深切的体会到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后来认识了铁皮鼓、徐中华,他们热情、执著、好学,每每警醒我,抓住每一个遛走的时间,挤出每一个空闲,多读书多思考勤写作,深思慎取,厚积薄发。

如今我在光阴的流逝里,读着自己的过去,就像目睹一个不相干的故事,我的眼泪和青春早已经风干在跋涉的路途中,我只记得:我在路上,我在行走!

于是,又记起当初出走路上的一首诗。

壮志凌云下洲沙,王者归来尽紫霞。
青天直上揽明月,凯歌已奏五侯家。
故园多年空老泪,东风依旧可桑麻。
南国早见春晖色,横刀立马写物华。
故园多年空老泪东风依旧可桑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